业主群相约一起打孩子,这才是真实的养娃生活吧,心疼最后一个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文丨福林妈咪

相传这是宋代才女朱淑真为了救父亲临场所做得“八不打诗”。

《还珠格格》第二部中,容嬷嬷被皇上下令打板子,紫薇不忍上前求情,也搬出这首不打诗,成功说服皇上不打容嬷嬷。

诗是好诗,才是有才,但是如果用在父母要打孩子之时,恐怕不管用。

而且一直以来,对于父母教育孩子该不该打孩子这个议题,也是各有各的说法,谁都不能说服谁。

一方认为,打孩子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影响亲子关系,父母需要用其他教育方式来教育孩子。

另一方认为,有些情况下孩子该打就得打,不打不长记性。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养孩子不是一件省心的事儿,孩子总有调皮捣蛋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不打只是说得好听,真到现实情况下,不打不行。那些不打孩子,不对孩子发脾气的父母,只存在 育儿 书中,根本不现实。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段业主群里的对话,感觉这一幕非常幽默,却也非常真实。

这位业主最后还愤怒又不失理智地说:“今天晚上我不弄她一顿,我感觉自己都对不起祖宗。”

看到这里感觉十分好笑,在被孩子惹怒的同时,还能理性 的 评估“揍孩子一顿”的必要性,并且周全地考虑到打孩子对周围邻居的影响,最后用冷静的语气在业主群提前和邻居打招呼,并且道歉,看完之后让人觉得,大概率真的是这个孩子做了什么了不得的事儿。

还有更好笑的一幕,这位业主发完消息之后,有其他父母接着说:“几点打?我也打我儿子。”

这栋楼里的小朋友实惨,不过还是最后一个小朋友惨,我仿佛看到这个小姑娘迷茫的眼神,“我又做错了什么?”

这份冷静理智,而又习惯的样子,根本不像是被孩子气到了,反而像是“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大家背着孩子们这么冷静和谐的商量,这栋楼的小朋友们,他们知道吗……

没想到现在都这样式儿的了,业主群相约打小孩儿,求孩子们的心理阴影面积。

不过想想网上那些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场景,好像也能理解这些爸爸妈妈们,毕竟,教育孩子这事儿,是真的太上头了。

当然,相信群里的爸爸妈妈们可能只是 搞笑 幽默一把,对待自己家孩子,还是有分寸的,不会真无缘无故打孩子。

在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没有不打孩子的,每天在楼道里,都能听见父母教育教育孩子,追着孩子打的声音,邻居劝架时候说的都是:“老张,打会儿就得了”。

那个时候家长打孩子,是很正常的事儿,孩子也不会因此而怨恨父母。

不过马老师也说,父母能够打孩子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和孩子之间没有隔阂,对孩子好这是基础,然后再打,这样才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理伤害,亲子之间也不会因为这个产生矛盾,因为孩子知道,家长打他是为他好。

另外就是,打完了之后父母也是需要安抚孩子的,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束语,让孩子知道,风波过去了,就好了,还得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了。

打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心里有个界限,知道什么时候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以后再做决策之前先多想一想,父母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不需要一条一条 的 告诉孩子,而是做给孩子看,让他知道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是怎么做的。

孩子父母的评价体系,也就是对孩子行为的一种反馈,做的对了表扬,做错了批评,错得离谱了惩罚,更过分的惩罚升级。

久而久之,亲子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样的行为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也就被父母教育出来了。

所以这种“挨打”,就有点像亲子之间的一个天秤,一边是孩子的行为,一边是父母给到的反馈,两边是有对应尺度的,父母不能瞎来,否则就会丧失这种尺度,这是对自己审判权的一种削弱。

打孩子作为一种惩戒手段,并非一无是处,孩子的行为会有越界,如果父母给到的惩戒不够严厉,孩子就会失去内心的法度,他什么都不怕,长大了什么都敢干,这就是父母教育的失职了。

前两天有个很火的视频。

幸好那个孩子的爸爸就在一旁,见势不妙,仿佛有预感般,赶紧走到孩子身边,及时接住了被推下去的孩子。

而那个推人的小朋友,他的爸爸也从远处跑来,上前就打了孩子。

评论里很多网友都说,这位爸爸做的对,这种情况下,需要用这样不容质疑的严厉方式来教育孩子,有些事情坚决不可以做,这才是对孩子负责。

总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什么都用打孩子来解决,那是不对的,因为肯定有一些情况,用其他方式来教育更加合适。同时,在一些该打孩子的情况下,忍住心中的不舍,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也是有必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