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2个与交通工程学有关的问题

1从我国目前的交通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当前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2 你认为交通规划方案应如何评价 ?主要指标有哪些
最好写成论述形式

第1个回答  2007-11-28
发展方向:信息化公交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发达国家提出并执行了一系列研究计划,其核心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需求和环境保护压力,采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对传统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深入的改造,以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系统安全性,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基于类似原因,我国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也抱有极大的热情。根据中国的国情、技术基础及发展阶段,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需要突出如下原则:
1.中国城市目前正面临机动化的关键时刻,应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建立良性发展的交通系统基础。
2.为尽快实现产业化,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应该首先在较为成熟的技术基础上,通过技术集成,形成新的系统概念和系统功能。
3.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应该有利于提高交通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要资源。
根据以上原则,当前中国智能交通发展应予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是信息化公共交通系统。

1 道路交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1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运输效率低下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主要表现在:市内机动车行驶速度下降,流量饱和的道路路口增多,交通堵塞发生的次数加大。据统计,天津市市内机动车行驶速度到1996年下降至平均26.96公里/小时,比1989年下降35%,高峰时段,市中心某路段的机动车平均时速仅为10公里/小时,1995年天津市区主要路口机动车平均流量为2798辆/小时,相比1990年的1866辆/小时增加了50%;再例如北京,1994年全年发生交通拥堵11641起,1996年则升至16789起,市内干道平均运行速度为15-20公里/小时,城市中心区平均车速降至10-15公里/小时。目前,市区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超过4000辆以上的路口有98个,超过10000辆以上的路口有52个,市区主要干道负荷度已达90%。交通拥挤必然带来交通运输效率的降低,不但延长出行时间,而且造成能源、时间、金钱的浪费,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同时,交通运输效率的低下还将刺激车辆的购买,以加大车辆投入的方式来弥补运输效率低下造成的运量下降。车辆总量的增加又势必导致交通的进一步拥挤,造成车辆运行效率的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分析造成现阶段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 道路设施数量不足。据统计,我国1996年与1980年相比,城市道路增长了3.5倍,城市道路面积增长了4.7倍,人均道路面积由2.8m/人增长到7.58m/人。但是车均道路面积仍呈缓慢增长趋势,机动车拥有量由1980年的不足180万辆猛增到1995年的1040万辆。值得指出的是,我国机动车的拥有和使用有70%集中于全国的600多个城市之中。据统计,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34个大城市机动车的保有量占全国的50%,这种机动车辆集中的现状加之我国土地资源,尤其是城市土地资源缺乏造成了道路及停车场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同时,依据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国家用小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1320万辆,预计在大城市将增加约1500万辆机动车的容量,即需要增加3000km的道路和停车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3 路网布局不合理。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传统对现在社会生活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我国现有的城市大多是在封建社会城市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城市的结构、形态与道路系统均是历史上基本形成的,并且以往的城市规划管理仅仅重视城市的总体规划,对于规划的具体实施、操作准备的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就出现了从总体上看城市道路密度是合理的,但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环城快速路能上不能下”、“高速公路出口‘严’”等尴尬局面的出现。

4 现行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现行的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可以称做“区分职能,多头管理”。建设部、公安部分别负责城市内部的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公共交通运输、城市道路安全及交通秩序的维持。但是,行业管理外的税收、价格的制定、重大设施的建设还要与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国家计委等部门联系。加之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程序等问题,对于正常的交通运输活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5 混行交通严重。我国曾被称作“自行车王国”,现阶段我国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仍以自行车为主,次之为公交或步行,但是由于我国交通参与者的大多数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安全感与实际的交通安全状况偏差较大,造成了严重混乱的混行交通状态,恣意横过马路、骑车带人、逆行、闯红灯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加剧了道路交通的拥堵状况。

1.2 机动车对于城市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

机动车对于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尾气、曲轴箱、轮轴以及刹车磨损产生的颗粒物等。其主要污染成分为:CO、NOx、碳氢化合物、铅、固体颗粒等。据有关资料显示,若全球机动车均使用以石油为主的燃料,每消耗4.5dm3(1gal)的石油,大约排放8.6kg的CO,全球机动车排出的CO占全球石化燃料CO排放量的14%。1997年北京市三环内交通通道空气中的NOX和CO浓度分别比郊区空气中的浓度高43%和103%,平均达到190mg/km和16.1mg/km,其中NOX比十年前道路空气浓度高76%,CO不仅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同时也超过采暖期的空气环境浓度。另外,机动车对于环境的污染还包括噪声污染。据统计,在部分城市,交通噪声约占城市噪声的75%,而且交通噪声一般是60-90dB的中强噪音,影响范围广,干扰时间长,且增长很快,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1.3 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的挑战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997年我国城市共668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为34个,城市人口37942万人,城市化比重达到了30.4%。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差异较大,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化水平、经济结构也不同。东、中、西三部分的城市化水平也大为不同。以1993年为例,东部城镇密度为55.4座/万km,城镇人口密度为90万人/万km,中部城镇密度为22.7座/万km,城镇人口密度为33万人/万km,西部城镇密度为1.7座/万km,城镇人口密度为3.2万人/万km。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综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道路,其发展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时期,相应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据推算,到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可达到6.5亿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0%。这就预示着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国城市人口和产业规模将迅猛增长,大批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交通需求将随之扩大,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将更加紧密,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将面临空前的挑战。

如前所述,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面临自身运输效率低下,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能源消耗量大等问题,同时又面临着巨大的交通需求压力。

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实质上是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条件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即交通设施建设、管理者与交通“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矛盾(即采取不同出行方式的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矛盾),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交通管理者一方的管理方法、管理水平等以及当代人与后代的关系;第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类交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能源消耗、资源的开发等等。这是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分析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即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作出指导。

2 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2.1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交通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分析、解决城市道路交通中的各种问题,建立既有利于城市的交通发展需要,又同时保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子孙后代发展的道路交通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主要应当解决的是现有城市道路交通的膨胀发展与减少污染与消耗、保证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的矛盾。

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所广泛接受的发展理念,但是如何将这种理念体现到实际的社会发展道路之上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中出现的问题。

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发展的诸环节作出科学评价。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调整,即建立闭环控制评价体系,不断调整、更正。

2.2 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道路交通体系的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是保证城市道路交通沿着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将为评价城市道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性提供客观的尺度。该指标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内容:

环境系统。(1)自然环境:a: 空气质量: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应当包括:车辆排放超标率、污染物排放量、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排放污染分担率(来自汽车尾气的污染排放比率)、污染物排放浓度; b: 噪声:对于交通噪声的测试,多用A计权声级进行测量,其对于高频声较为敏感,对于低频声不敏感,由于其特性适应于人们的听觉特征,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使用累积分布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表示城市噪声。(2)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之中,绿化水平是受到道路交通发展直接影响的一项指标。城市绿化水平可表现为:城市绿化水平和城市绿化结构。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测量:干道绿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面积、人均绿地指标等。

资源系统。(1)燃料资源:包括对于汽油、柴油、天然气等现有燃料资源的消耗评估,对于人均资源储量的评估,未来一定时间内资源消耗的预测及新型资源的开发。(2)土地资源: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对于土地资源的评价包括:土地资源总量,土地资源结构,土地资源分布等全面考虑。(3)空间资源:人类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城市的发展自然也不是无限的,道路交通的发展也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包括平面空间和立体空间。例如停车场的建设必须考虑到合理利用空间这一点。

社会系统。(1)交通环境:即对现有的道路交通发展水平进行的评价。a: 道路设施:包括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停车面积,路网密度,路网负荷度;b:客运状况:包括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客运结构比,公交线覆盖率,公交车正点率,公交出行时间;c: 货运系统:包括千万元产值车辆数,车辆结构比,单车效率;d: 交通管理:包括交通事故死亡率,主要路口延误,市区机动车速,交通分隔比。(2)经济投入:包括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汽车生产投资和公共设施投资。(3)人口及文化环境:人口数量及结构的衡量标准较为成熟,主要包括:人口总量、增长率、各个年龄、知识层次人口的比例关系等。

2.3 对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建议

树立城市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观念和原则是一切工作的指针,对于交通管理者和交通参与者是同样重要的。每一名成员都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和日常交通活动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既满足了交通需要,又为人类的永恒发展提供了空间,真正实现整个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把握全局,预测未来,系统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从交通规划工作起就要树立全局思想和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方向、速度及可能出现的某些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同时应当结合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分析问题,合理规划城市用地、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为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绘制出美好的蓝图。同时可以注意结合其他的交通方式解决问题。

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含量。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极为繁重,尤其在混行交通严重的中国。加大科技的投入,以保证交通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环节。各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尾气检测装置、全自动检车设备、全程监控系统、车辆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等的使用,使交通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保证交通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发展提供了客观保障,也为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发展看公路交通和水运交通与城市的联系最为紧密,世界各国的许多公路交通和水运交通要道相继发展成为较为重要的城市。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我国将加速小城镇的建设,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就要求注意发展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发挥中小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在具体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建设中,注意将过境车辆的分离,加强区域间道路尤其是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小城镇之间的道路建设,做到方便城市内外人口的集散,客运枢纽点应与城市交通紧密结合,货运枢纽应满足城市的货运运输方向,具备良好的转运条件。

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应当控制机动车交通运输量的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无污染的交通工具。对于机动车本身应当改进机动车的排放性能,改进发动机、净化尾气、收集颗粒等具体的措施。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改进燃料,使用替代燃料,提高燃料质量等等。同时加强法规监管的力度,对燃油、机动车进行控制。

3 结束语

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制约或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上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道路交通发展的规划开始,贯穿于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的全过程,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为整个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交通规划主要评价内容:

1.进行了充分的现状问题分析,交通症结分析准确;

2.进行了科学的交通趋势分析和交通预测;

3.交通发展目标明确、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

4.规划内容符合城市的特点,内容全面;

5.规划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以及必要的前瞻性;

6.通过省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

7.政府批准实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