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子有多少年的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1-10
如果说这里的坊子是“作坊”的另一种说法的话,那么其历史就可以追溯到唐朝。《旧唐书·齐复传》:“先时西原叛乱,前后经略使征讨反者,获其人皆没为官奴婢,配作坊重役,复乃令访其亲属,悉归还之。”唐朝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是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如果按照《旧唐书》中的说法推算的话,由于经略使的设置是在开元二十一年(733),那么坊子的历史就接近1280年。
第2个回答  2012-01-10
有人就会有江湖,有江湖就会有粗人、贱人和特别需求的人........
第3个回答  2012-01-10
  朝代
  年代
  建置
  记要

  隶属
  名称

  夏
  约公元前21~16世纪
  青州
  斟寻阝国
  《潍县志稿》载:“溯自大禹治水,潍淄其道。厥后,潍西平原始建四国:曰斟寻阝、斟灌、曰寒、曰三寿。斟寻阝为县东南境。”

  商
  约公元前16~11世纪
  营州
  莱国
  《尔雅·释地》云:“齐曰营州。”晋郭璞曰:“自岱东至海,此盖殷制,营即青也。”《史记·齐太公世家》云:“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莱。”

  周(春秋战国)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
  幽州
  淳于、杞、齐
  《括地志》云:“淳于在密州安丘县东北三十里,古之州国。周武王封淳于(公)国。”《潍县志稿》载:“周武王封太公于齐,都营丘。”营丘,今昌乐古城去县界数里。又云今县境南部属齐。《后汉书·郡国志》载:“剧有纪亭,古纪国”。
  《史记·齐太公世家》云:“八年伐纪,纪迁其邑。”州为杞所并,杞文公迁都淳于。公元前449年杞为楚灭,不久地为齐占有。

  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齐郡
  琅琊郡

  《潍县志稿》载:“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置齐郡、琅琊郡。县地属焉。”

  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青州北海郡
  斟、桑犊、乐都、营陵、淳于县
  《潍县志稿》载:“景帝置北海郡,领二十六县。平寿、斟、桑犊、乐都治所皆在今县境,今县境兼有营陵、淳于地。”

  东汉
  25~220年
  青州北海国
  平寿县
  《潍县志稿》载:“后汉斟与乐都、桑犊皆省,惟平寿存。今县仍有营陵、淳于。地如故,隶北海国。”

  三国
  220~265年
  青州北海郡(国)
  青州
  平寿县
  平寿侯国
  《补三国疆域志》云:“北海国,汉置郡。魏太和六年改作国,统四县:平寿、下密、胶东、即墨。”《潍县志稿》载:“魏初或云邑为郡治,其后郡改为国,平寿亦建为侯国。”

  晋
  265~420年
  青州齐国、北海国(郡)
  平寿县
  《潍县志稿》载:“晋初为齐国,隶青州。泰始中建北海国。太康时为北海郡,太安时又以平寿为国。治所均在平寿。”

  南北朝
  420~581年
  青州北海郡、高阳郡
  平寿县、下密县
  《宋书·州郡志》云:“北海太守,领县六,属青州。”《潍县志稿》载:“平寿属北海郡。”又载:“北齐改北海郡为高阳郡。天保七年废平寿县,并入下密。”

  隋
  581~618年
  青州北海郡、潍州、青州北海郡
  下密、北海、胶东、潍水县
  《隋书·地理志》云:“后齐改郡曰高阳,开皇初郡废,仍置北海郡,设北海、下密二县。”又曰:“后魏曰胶东,后齐废,开皇六年夏改潍水。”“开皇十六年,置潍州。”《续山东考古录》载:“大业三年,州废。改下密为北海,又改潍水为下密。”

  唐(五代)
  618~960年
  潍州北海郡、河南道青州
  北海县
  潍水县
  《旧唐书·地理志》载:“武德二年,于县治潍州,领十七县。”《潍县志稿》载:“武德六年,惟留北海、营丘、下密三县,余县并废。”又曰:“武德八年,废潍州,仍省营丘、下密二县,以北海属河南道青州。”

  宋
  960~1279年
  京东东路
  潍 州
  北海县
  《潍县志稿》载:“政和元年,改北海隶京东东路,州领县三:曰北海、昌邑、昌乐。京东东路到金大定七年始改山东东路,领府二、州十。”

  元
  1271~1368年
  中书省
  益都路
  潍 州
  北海县
  《元史·地理志》云:“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侯司。宪宗三年,省司侯司入北海。至元三年省昌乐入北海。”元代潍州治所一直设北海县。

  明
  1368~1644年
  莱州府、莱州府
  平度州
  潍州、
  潍县
  《明书·地理志》云:“洪武元年以州治。北海县省入。”《潍县志稿》载:“洪武十年降州为县,潍县之名由此始。”

  清
  1636~1911年
  莱州府
  平度州、
  莱州府
  潍县
  《潍县志稿》载:“清因明旧制。”

  民国
  1912~1949年
  胶东道
  莱胶道
  山东省
  潍县
  《潍县志稿》载:“民国三年裁府,山东改四道,县隶胶东道。民国十四年改四道为十一,县隶莱胶道。民国十七年废道,县直属山东省。”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中共
  山东省
  潍县、
  潍南县
  1926年5月潍县县委成立后,组织领导了潍县的斗争。至抗日战争时期,又组建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大队和潍县县大队等抗日武装,并组织人民开展了抗日斗争。1942年12月中共潍南县委在车留庄乡曹庄建立。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年
  中共
  山东省
  潍南县
  1945年日本投降后,潍县除城区和西南部,胶济铁路西侧和其他少数地区被国民党占据外,其余大部地区解放。1945年10月设潍北、潍南县,境域解放区属潍南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1983年
  潍坊特别市、昌潍专署、潍坊行署
  坊子市区、潍南县、潍北县、潍县
  1948年4月潍县城解放,坊子镇一带属潍坊特别市坊子市区,后改为潍坊市坊子区,又称潍坊市第四区,其他乡镇属潍南县。1950年潍南县制撤销,并入潍北县;1953年潍北县并入潍县。以后区划虽经多变,但区境大部属潍坊市和潍县。

  1984~2006年
  潍坊市
  坊子区
  1983年10月,潍坊地区改建为省辖市,12月组建坊子区,1984年1月施政,至2006年期间,所属部分乡镇有所调整,但区境内大部仍属潍坊市坊子区,现辖:凤凰街道、长宁街道、恒安街道、坊安街道、穆村镇、眉村镇、荆山洼镇、南流镇。

  2007年至今
  潍坊市
  坊子区
  2007年期间,所属部分乡镇有所调整,现辖:凤凰街道、坊城街道、坊安街道、九龙街道、黄旗堡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