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子弟上大学》总结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上篇我们一起学习了《寒门子弟上大学》书中的第一部分: 看看美国精英大学的生源总体情况如何,以及精英大学的学生是如何分层的 。本篇我们学习后面两个部分 : 第二, 看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融入校园文化、与同学相处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第三, 再看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与老师打交道、建立社会关系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

      那么,这三个类型的学生,在融入精英大学的校园文化,以及与同学相处时有什么不一样呢?

      先说来自 高收入家庭的学生 。他们进入大学,往往能很快适应校园生活,他们会觉得校园里的一切都很熟悉,没有什么文化冲击,甚至大学跟他们的高中也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大学的规模更大,有更多国际学生。

      在精英大学,会有很多他们高中的校友,甚至他们的父母或者亲戚也曾就读于这所学校。校园里的建筑、文化、制度、设施,都让他们感到熟悉和亲切,没有什么东西令他们感到全然陌生或者不安。即便有一些他们没见过的新鲜事物,但是,那种新奇也不会让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相反,他们会认为,这些东西就是专门为自己设计的,会转化为一种有益的经验。

      当然, 比起精英高中,在精英大学里,有钱和有才华的同学都更多 。那些极富裕的家庭的孩子,平时坐私人飞机、开私人游艇,戴名牌手表,背名牌包,穿名牌衣,享受奢华的旅行和大餐,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在校园里,富家子弟有意无意的炫富和攀比随处可见。同时,大学里群英荟萃,拿过各种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科技、艺术、运动、写作类奖项的同学数不胜数,校园里弥漫着精英文化。

       不过,对来自高收入家庭的学生来说,这些虽然也会让他们觉得开眼界,但是,并不构成强烈的文化冲击,也不会破坏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他们会享受在校园里的生活。

      但是,“双重贫困生”截然不同,我们来看看他们融入校园时的困境。能一路过关斩将考进精英大学的寒门子弟,一定是品质坚韧、勤奋好学的。他们在从小成长的环境里,都是最好的学生,但是, 进入精英大学之后,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感 。他们就像是 闯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里到处富丽堂皇、精美考究,到处是身穿名牌、气质高贵的绅士、淑女,而自己不过是一个来自乡下或者城市贫民窟的穷学生,这种差异在他们的衣着、气质和言行上暴露无遗。

      他们会感到强烈的文化冲击,会 感到自己的贫穷和卑微,继而陷入低落、羞耻、尴尬、压抑和愤怒 。无论是面对新同学,还是更大的学校社群,他们都表现得格格不入,难以顺利融入校园生活。我们来举一些现实的场景。

      比如,同一个宿舍的同学,贫困生从不去校外吃饭,也很少出门买东西,他觉得食堂的伙食很好,而且自己已经为食堂套餐付过钱,如果不吃就浪费了。但他那些有钱的室友们经常说:“我讨厌在食堂吃午饭。我去城里点了一只龙虾,你猜怎么着,才花了30美元,真不敢相信。在我家那里,要吃上龙虾怎么也得80美元。这儿可真便宜。”30美元对那些有钱的同学来说只是个零头,但对贫困生来说却是很大一笔钱。更让人尴尬的是,那些同学可能还会邀请他一起去吃,“咱们别在食堂吃饭了,不如出去吃吧。” 穷学生会陷入窘迫和为难,久而久之,就会主动避开这些同学 。

       对穷学生来说,那些有钱的同学生活太不真实了,他们会高谈阔论自己的旅行、自己对衣食住行的品质追求,他们享受着富人的特权,不知柴米油盐贵,完全没有钱的概念。那些穷学生只能敬而远之。他们能考进精英大学,已经是全家最幸运的事,他们的家庭还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们可能有一个早早辍学打工的姐妹,有一个吸食大麻的单亲妈妈,有一个因打架斗殴或偷东西而蹲监狱的兄弟。他们可能每个月还要从自己的助学金里,挤出一部分补贴家用。在这些穷学生看来,那些花钱大手大脚、不知收敛的同学,既不懂得辛劳工作的价值,也不明白老实赚钱的道理。现实的巨大落差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变得敏感、沉默寡言。同学之间随意的聊天,都可能让他们的自尊心受损。

       总之, 双重贫困生在精英大学里,面临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冲击,他们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来到这里,却发现这是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他们接受着助学金,但那就像是有钱人给的一种施舍,他们之所以能在这里上课,不是因为自己能支付得起,而是仰仗别人的特许。这种感受让他们很难完全融入校园,或者说,融入的时间要比其他同学长很多。

       对他们来说,想要成为精英圈子里的一员,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而,有的人会主动回避一些场合,有的人会退出学校社团,还有的人甚至干脆休学。好,说完“双重贫困生”,咱们再来看看“寒门幸运儿”。

       前面提到,“寒门幸运儿”与“双重贫困生”的不同,在于他们就读过精英高中。他们在高中阶段,就已经习惯了有钱同学的生活方式,也有了一些和富人打交道的经验。因此,如果说有文化冲击的话,那是他们在高中时就遇到的,而不是在升入大学时才遇到。人在青少年阶段,性格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成型,在遇到环境变化时,会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也可以更轻松地适应环境。所以,他们在高中阶段,就已经为未来的大学生活作好了一系列准备。

       富家子弟的奢侈生活,会不断扰乱“双重贫困生”的心情,但“寒门幸运儿”对这些早已熟视无睹。他们在高中时代,就已经见识过那些炫富的行为。他们也清楚地知道,那些奢侈品或者周游世界的经历,远非自己的购买力所能承受。他们早已经看穿这个现实,也就不再为这些事情迷惑、烦恼。

       就像书中一位同学所说,“因为我的高中朋友都很有钱,所以与有钱同学待在一起,对我来说没什么冲击。”他们愿意坦然承认自己在经济上的劣势,同时,他们会更关注大学和高中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会增加他们的归属感。他们可能会发现,大学和高中的一些建筑有同样的风格和名字,一些管理制度很相似,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也很相似,比如,在课堂上,你可以去质疑权威,但你需要注意质疑的方式。

       还有,精英大学里往往有很多他们高中的校友,他们的高中母校每年都会往这里输送学生,所以,他们并不感到孤单。 他们可以轻松地融入大学,不断扩展自己的社交网络,他们觉得大学和自己的契合度很高 。

      不过,对“寒门幸运儿”来说,家里的经济负担还是很重,这是他们在毕业前难以解决的。家里的麻烦事,或者一些富家子弟对他们的态度,偶尔也可能让他们陷入烦恼。但是,他们已经在高中阶段有过足够的历练,所以能够应对这些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 不同学生如何与教授和其他行政老师进行互动?以及他们在建立社会关系网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

      为什么要跟教授和行政老师互动呢?首先,当然是学业上的需要,许多问题在课堂上不能完全解决,就必须在其他时间向教授私下请教,学生的作业、考试、毕业论文都要由教授给出评判;其次,教授和行政老师手里掌握着丰富的资源,比如,实习岗位、保研名额、奖学金和荣誉的名额、做研究助理的机会、工作机会等等,老师们往往倾向于把资源和机会给那些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学生;另外,这些名牌大学的教授,也可能是你未来事业上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师友和门生遍布各行各业,通过跟老师建立关系,能撬动大量人脉资源。

      那么,三个不同类型的学生,是如何与老师们互动的呢?

      咱们还是先看高收入家庭的学生的情况。这些学生往往会积极主动地与教授互动,和老师搞好关系。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会主动向教授们求助,他们能轻松自如地与教授们谈笑风生。如果有机会跟一些明星教授会面,他们会欢欣雀跃,而且,他们交流起来得心应手,毫不怯场。不过,当他们的权益受损或者认为没有被公正对待的时候,他们也会跟教授据理力争。比如,如果认为老师给的分数偏低,他们就会主动跟老师提出来,而不是忍气吞声。

       除了跟教授频繁互动,他们还会和行政老师、师兄师姐建立起良好的联系, 他们总是在不停地扩展自己的交往圈子,也很懂得交往的策略 。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课程之外,人际上的交往都丰富了他们的大学经历。他们往往会成为各种学生组织的核心成员,如果他们热衷学术,还能成为一些重要学术活动的组织者。比如,邀请知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共聚一堂,就社会话题或学术话题展开讨论。

      而他们之所以能这样熟练,得益于从小的家庭熏陶。他们的父母可能就是从精英大学毕业的,平时常常接触各界名流。他们从小耳濡目染,非常清楚在各种社交场合应该要怎么说、怎么做。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把老师们视作今后学术和事业上的有力支持者。所以, 会尽可能地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

      那么,“双重贫困生”又是什么情况呢?

      他们的情况恰好相反,他们会想方设法减少与教授共处的时间,甚至是完全避开教授,他们只要想到要和教授聊天,就会心神不宁 。他们习惯于自己埋头苦干,努力争取好成绩,而一旦要跟教授或者行政老师打交道,他们就会紧张、难为情。就算在学业或生活上有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不会主动向老师开口求助,而是对老师敬而远之。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没必要。他们有从底层逆袭、考进精英大学的成功经验,他们深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问题,因而没必要去经营跟教授或行政老师的关系。在他们眼里,那些拼命跟老师搞好关系的同学,都是在拍马屁,想要捞取好处,是一种道德堕落。但 实际上,精英大学的学业难度非常大,很多问题只靠自己阅读材料、冥思苦想,是解决不了的,而只要老师轻轻一点拨,或许就能轻松解决 。但他们不愿意发起求助,似乎求助就代表自己无能。这种错误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成绩每况愈下,只能拿到很低的分数,甚至连毕业都困难。很多贫困学生没法拿到教授们的推荐信,不是因为教授“势利眼”,而是因为这些学生从不主动跟教授交流。教授都不认识他们,推荐信也就无从写起。

       其次,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向老师们求助的权利。其实, 美国精英大学的老师每周都会设定固定的“办公室时间”,这个时间就是专门留给学生的,学生可以在这个时段就任何问题去找老师 。就算没有任何事,只是去闲聊,老师一般也都是欢迎的。但很多“双重贫困生”不知道这个“办公室时间”究竟是干吗的,因为很多老师并没有解释清楚。他们觉得,贸然去找老师,可能会打扰老师。

       另外,这跟他们以前的受教育经历有关。他们都来自一些比较差的高中,在那些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总是很紧张。老师们的主要精力,都是用来应付那些“问题学生”,处理学生打架斗殴、吸大麻、早孕之类的问题,而好学生通常是不需要老师管的。这让他们没有养成向老师求助,以及跟老师打交道的习惯,他们也缺乏相应的沟通能力。因而,他们在跟教授相处的时候,常常感到紧张无措。

       基于这些原因,他们总是回避教授,更回避各种行政人员,会刻意与老师们保持距离。他们更加没有建立社交网络的意识,只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里,学校庞大的资源,他们不懂得去充分利用。就算在遇到棘手的生活或心理问题的时候,他们可能也不会向任何人求助,他们认为自己就能处理好。等到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寒门幸运儿”的情况。

       不同于“双重贫困生”,“ 寒门幸运儿 ” 能很轻松自如地跟老师们交谈 。在向这些师长寻求支持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压力。 他们知道,学校为自己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和机会,那些老师都是帮助自己实现学术或职业理想的贵人,因而,要积极主动地争取老师们的时间和资源 。

       不过,这种能力不像精英家庭的孩子那样是从小熏陶出来的,而是在他们的高中阶段形成的。在精英高中,他们有机会去锻炼沟通和表达的技巧,学校还会着重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告诉他们:向老师咨询和求助是你的权利,不过,你要主动利用好这种权利,而不是坐等老师来找你。

       学校鼓励他们跟老师一起讨论问题。遇到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向老师发起讨论或寻求支持。这些是精英学校里不成文的规矩,他们在进入大学前,就已经懂得这些规矩,所以,在精英大学里能应对自如。

       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的精英大学里,很多家庭出身较好、有资源、有资本的学生,懂得经营关系,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壮大自己;而 寒门子弟缺少资源和资本,有些学生为了维护自尊心,不愿意发起求助,一步步更加闭塞狭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也让许多寒门子弟难以融入精英大学 。

       总结:这本书用很大的篇幅,描述不同学生在融入大学校园时的差异,并开创性地把贫困家庭的学生,划分为“寒门幸运儿”与“双重贫困生”两种类型。

       “寒门幸运儿”品尝过贫困线以下的生活的滋味,但也见识过来自富裕家庭的同学如何学习和生活,而 “双重贫困生”所经历过的只有贫穷 。这种差异是以前的研究者和教育决策者所忽视的,这种忽视会导致政策失效,或者造成一些扭曲。作者说,如果我们继续忽视这种差异,我们就无法打开视野,难以充分理解贫穷和不平等如何塑造了当今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针对寒门子弟难以融入大学校园的问题,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呼吁学校制定政策,加强不同出身的同学的互相理解,学校可以举办活动,促进关于多样性的对话。富裕家庭出身的同学,要更多地理解贫穷同学生活的不易,不要对他们的痛苦作轻描淡写的处理,要学会接受其他同学的生活方式,减少炫耀和有意无意的冒犯;而 寒门子弟也要勇敢地调整自己,走出自己的狭窄世界,去打开视野,接触不同层级的同学和老师,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世界观的扩展,一定要是双向的 。

      另一方面,大学管理者和教育者在制定政策或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不能不加分辨地把不同类型的学生混为一谈;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寒门子弟的隐私和尊严,不能在学生群体中强化这种阶层差异。

      “寒门子弟上大学”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过去,学界和公众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大多集中在社会阶层固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家庭教育缺失等方面;但这本书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它关注的是那些克服重重障碍考进精英大学的穷学生,如何艰难地融入大学的问题,这是作者源自切肤之痛的独特发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