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重建信任的三个秘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现在我们经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 我为什么要相信你呢? ”

如果我们失去了和他人的彼此信任,这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他人因为缺乏对你的信任,而不愿与你 合作 和 表达内心 的真实想法,这会在给我们的日常交往与工作中造成很大的困扰。

你在团队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总会有人提出反驳,并且追问一句:“请问让我相信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在团队协作时,听到最难过的话就是:“算了吧,我不相信他可以完成这样的任务。”

信任,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听了哈佛商学院教授在TED的演讲让我对信任这个话题感受颇深,今天我们就从理性的角度聊一聊如何建立和重建信任。

信任由三个部分组成: 真实性,逻辑,同理心。

而建立信任的方法就是: 弄清自己的信任三角那一部分松动了,并且用实际行动去修复它。

一、同理心

如果你相信你我之间有共鸣,那么你会更愿意与我建立信任。

那么什么是同理心? 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

信任之间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三个环节中最容易松动的一环就是同理心,因为人们总是不相信我们是和他们是站在一边的。

这很正常,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时代了,也不是车马邮件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的时代了。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不到1秒就能从一个手机发送到另外一部手机的时代,而5G的出现,让我们的奔忙的分秒必争生活更加的便利。只要打打字,发发消息就能解决的问题,何必又要面对面慢慢的坐下来谈话呢?

而在手机这一层薄薄的屏幕,制造的却是两人之间心里无法跨越的巨大沟壑,因为隔着屏幕我们 无法感知对方的情绪与状态 。

正是这些方便与快捷往往也最容易挤掉我们发展同理心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每天忙着各种繁杂琐碎事情没有时间去发展同理心这项能力,而失去同理心就难以建立信任,没有了“我暂时相信你”会使我们的工作和社交更加忙碌,这是一个 恶性循环 。

所以解决因为缺失同理心而缺少信任的方法就是: 将你的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匀给你希望信任你的人,这段确定的时间就是你我彼此交流沟融的时间,认真地去倾听,认真地换位思考。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个很泛泛的方法,你根本不清楚怎样去倾听和思考。那么一个实际的做法就是: 放下你的手机 ,手机通常是最容易让我们分心的东西。

如果你在约会中或是会议中,经常玩弄你的手机,那么就会让他人产生一种感觉:你是一个很信不过的人。

二、逻辑

如果你认为我的逻辑合理,那么你会对我产生信任。

逻辑的松动有两个形式: 逻辑思维能力的松动 和 逻辑表达能力的松动 。

关于逻辑能力的问题,因为解释起来要写很长,所以在下一篇文章再单独写出来=_=。

其次就是我们逻辑表达的方式的欠缺,就算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我们无法用清晰的语言将它表述出来,那么也是没有办法建立信任的。

那么说一下逻辑表达能力, 就是你能否将有准确条理地把你的思维表达出来 。

比如我写的这篇文章,如果逻辑混乱,读者读了之后云里雾里,那么你们就很难相信我写的这篇文章时有价值的,可能读到一半,就开始点右上角的叉叉了。

或是你在团队里不能清楚地发表自己的建议时,出现的状况就是:你说的每句话我们都可以听懂,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你想说什么了... 所以难免会出现质疑的声音。

就算没有质疑的声音绝大部分人也会在心里骂到:“你tm到底想说什么啊?”更别提采纳你的建议了。

所以如何提高自己的逻辑表达能力呢?

首先,你要 打破固定思维 ,相信一切的技能都是可以通过可以练习来锻炼的。

其次, 用干脆利落的一句话点明自己的要说的主题,随后再给出支持你的支持证据。

最后,不得不说 思维导图 对逻辑的训练真的很有帮助。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多多利用思维导图总结自己的思路。

或者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你认为很厉害的人的文章,演讲,看看他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

三、真实性

如果你察觉我是真实的,你会更容易信任我。

关于真实性,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 做自己 。

穿上你想穿的适合自己的衣服,少去在意你觉得别人想从你这听到什么,而去关注更多超棒的、真实的自己真正想要表达出的那些东西。

这世上有太多的因素,使我们不得不带上一副虚伪的面具遮掩住我们真实的自己,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对自己真实性的弱化。所以“做自己”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挑战。

所以当你克服了这么大难度,以自己真实的一面来坦诚的面对那个你希望信任你的人,告诉他,“ 我就是我,一个真实的自己,我愿意以我最真诚的一面来面对你 ”。相信他很难不会被打动。

希望读完这篇文章的你,明天创造的信任,会比今天多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