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班里中等生,如何提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班里的优等生,因为各方面优秀突出,经常受到表扬,容易引起老师的重视;班里的学困生,偶尔或者经常性地惹出一点点小麻烦,得到老师的关注;而中等生,他们成绩平平,遵守纪律,是老师眼里听话的孩子,往往这一类孩子,最容易让老师忽视。作为一名老师,如何让班里的中等生有所提升呢?

面对班里的中等生,我先是进行调查了解,弄清他们不优秀的原因:

一是缺乏自信,胆子小,但却踏实努力,参与感不够;

二是生动活泼,自制力差,不够踏实;

三是由于父母忙,缺少管理的;

四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其它方面也较好的;

五是听课认真,但是作业质量不够高……

尽管促成中等生的原因很多, 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在班级中不够优秀,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度不够,没有持续的学习动力。

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我从以下三方面做起,提高他们对班级的参与度,提升他们在班级的融入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里中等生较之前进了一大步。

一、 提高自信力

爱默生说: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怎么样提高中等生的自信,最简单的就是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度。

我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机会,创设不同的情境 ,让班里的中等生都尽量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原来班级里管班级纪律、卫生的,都是固定的每日班长。最近进入复习阶段,哪位同学有进步(或者听写得了满分),就可以奖励他当半天的值日班长,或者当小老师批改课堂作业。这样,中等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学习积极,课堂听讲认真。

以前领读,习惯性地挑几个学习好的上来领读。现在,需要领读,我就开火车,给每个人当小老师的机会,谁的声音洪亮,领读得好,还会收到表扬。

这些看似简单却参与度很高的课堂活动,大部分中游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在调整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持续的是对班级的关注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二、真诚鼓励

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爱是鼓励、是唤醒,是成长的动力。表扬一定要大声,当众做;批评要小声地,站在没有人的地方批。

中等生不能像优秀生一样,处处都是优秀的,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点, 而借助一个个小小的点,放大表扬鼓励的情感 ,在班里找出固定的时间去表扬,让全班同学看到中间生的努力。

通过不同形式的短信在班级群里进行表扬,学生的进步让家长看得见,有付出有努力,有好的转变。而不再像过去一样,中游生在某一方向有所进步,但和优秀的学生相比,进步还是不够大,而后来就不一样了,只要有进步,随机就表扬,通过真诚的话语,让家长看到学生的努力,让学生看到努力的意义。

今天听写,冉冉竟然把最后一句诗都没写,她写作业速度慢,还不专注。我是把她的听写试卷拍照,发给妈妈,本来是想告诉她,女儿这次考得不好。可转念一想,在家长面前,也要多鼓励孩子,这样,家长才有可能把这份鼓励传递给孩子。于是,我把写好的“孩子这次听写很不好,多努力。”改成了“孩子是在慢慢进步了,继续加油!”

三、 树立榜样

一般情况下,班里都会进行优差结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困生在不同方面得到提高。而实际是优等生与学困生相结对的效果并不好,因为两个人的各方面相差距离太大,就像一个宝马与海马汽车比,都不是一个段位的。后来我发现, 找并不特别优秀的中等生去帮助学困生,反而取得不错的效果。

让中游生成为学困生的榜样,也给中等生找到了自信与学习的动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中等生的转变,也让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出不同的思考,在班级管理中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要用情、用爱、有真诚、用智慧,让每个孩子在班级这个家庭里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