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出血?病因及表现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14

脑出血(ICH)又称脑溢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

【病因与发病机制】高血压与动脉硬化是引起脑出血最重要的病因,其次为先天性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本病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①长期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内膜损伤,引起脂质沉着,呈玻璃样变,最终导致管壁纤维索性坏死形成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血管破裂出血;

②脑动脉重点为管中层细胞少,外膜结缔组织不发达,且无弹力层,因此管壁较薄,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易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微动脉瘤破裂出血;

③高血压导致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点状出血及脑水肿,继而发生出血。

本病可发生在脑实质任何部位,以内囊和基底节出血最为常见,约占80%。

【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中年以上人群,多有高血压病史。常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以及暴冷时发病,少数病例可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生。

1.全身表现

(1)意识障碍:轻者躁动不安,意识模糊不清。严重者可在0.5h内进入昏迷状态。

(2)头痛与呕吐:可有剧烈头痛,以病灶侧为重。呕吐多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多为喷射性。

(3)去大脑性强直与抽搐:出血量大,破入脑室和影响脑干上部功能时,可有阵发性去皮质性强直发作或脑强直性发作,少数病例可有全身性或部分性痉挛性癫痫发作。

(4)呼吸与血压:呼吸一般较快,病重者呼吸深而慢,病情恶化时转为快而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双吸气等。血压在出血早期多突然升高,可达200/120mmHg(2

6.7/1

6.0kPa)以上。若循环中枢功能衰竭时可表现为血压高低不稳和逐渐下降。

(5)体温:出血后即有高热。始终表现为低热者为出血后的吸收热。

(6)瞳孔与眼底:早期双侧瞳孔可时大时小,如形成小脑幕切迹疝,可表现为病灶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如双侧小脑幕切迹全疝或深昏迷,表现为双侧瞳孔均逐渐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脑桥出血则表现为两侧瞳孔缩小或呈针尖样。

(7)脑膜刺激征:出现于脑出血已人脑室或蛛网膜下隙时。若表现颈项强直或强迫头位而Kernig征不明显时,应考虑颅内高压引起枕骨大孔疝的可能。

2.局限性神经表现

(1)基底区出血:病灶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病理反射阳性。双眼球常偏向病侧。主侧大脑半球出血者可有失语、失用等症状。

(2)脑叶性出血:即大脑半球皮质下自质出血。多表现为对侧单瘫或轻偏瘫,或局部肢体抽搐和感觉障碍。

(3)脑室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以继发性多见。多数病例昏迷较深,常伴强直性抽搐。脑室出血本身无局限性神经症状,仅第三脑室出血影响丘脑时,可见双眼球向下方凝视。临床诊断困难者,主要依靠头颅CT检查确诊。

(4)脑桥出血:占脑干出血80%以上。常见出血侧周围性面瘫和对侧肢体瘫痪。若出血波及两侧可出现周围性面瘫和四肢瘫,少数病例可呈去大脑性强直。

两侧瞳孔针尖样,眼球向病侧偏视。体温升高。

(5)小脑出血:多无肢体瘫痪。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后枕部疼痛,眩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行走不稳。无昏迷者可见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周围性面瘫、锥体束征及颈项强直等。出血量大时可出现昏迷,甚至引起枕大孔疝至死亡。

3.并发症

(1)消化道出血:轻症或早期患者可出现呃逆,随后呕吐胃内容物。重者可呕吐大量咖啡样液体及排柏油样便。

(2)脑-心综合征: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等。

(3)呼吸不畅与肺炎:因昏迷、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不能顺利排出,易引起呼吸道通气不畅、缺氧甚至窒息,易并发肺炎。

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