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胃癌中医治疗医院的病案说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例一 简某,女,32岁,教师。1996年6月19日初诊。缘于数月前因朋友结婚宴请,多喝了几杯酒后感到脘胀不适,甚则恶心欲呕,至外院给予“胃复宁”、“654-2”等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终不能去。于5月20日在温州三医院胃镜检查示:①胃窦部溃疡型癌;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惧怕手术,又转至上海某医院检查治疗,检查结果相同,亦建议手术加化疗。因患者怕手术,又知道化疗的毒副作用。于6月5日自选出院,千方百计寻中医治疗,经一胃癌康复患者介绍,千里迢迢来本院求治。今见:胃脘痛剧,食入则加重,上腹部痞闷胀满,不思饮食,辗转不安,大便三日于,疼痛拒按,喜暖,喜进热粥,舌苔白,后部略浮现一此黄色。查体:未见淋巴结转移。即往两次怀孕6个月后不产,至今未有小孩。辨证:寒瘀互结。治则:温胃化瘀。处方:症消癀(症痛康)30瓶,每次1g,每日3次;慈丹胶囊、扶正固本胶囊每日各4次,每次各5粒。汤药:高良姜9g,干姜6g,吴茱萸9g,木香5g,枳实9g,厚朴9g,酒军9g,槟榔12g,焦神曲12g,三棱9g,元胡12g,每日1剂,连服15剂。
二诊(1996年7月20日):胃脘痛已止,胃脘痞满亦除,不拒按,且能进米饭,喜热饮食。脐左处重按之尚有轻痛感,大便干燥,舌苔薄白,脉滑,重按有力。据此脉症,可知寒邪已祛,瘀结渐行,故用温下法,以荡邪外出,仍以上方出入。中成药方同前。汤药方原方加附子3g,当归9g,桃仁易三棱,内金9g,再进20剂。
三诊(1996年8月21日):大便通畅,胃脘痛未再作,腹部已舒适。舌苔已正常,脉象已缓和。嘱再续服中成药3个月,汤药停之,另以饮食调之,嘱多饮怀山粳米粥。
1997年9月21日来信,已临床治愈,仍从事教师工作。
例二 简某,女36岁,个体户。1996年9月17日初诊。于1996年 2月9日咽吞困难,在瑞安市人民医院检查诊为:胃贲门癌,并进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示:低分化鳞癌,配合二次“FAM”方案化疗,未见很大毒副反应,但吞咽仍有阻塞感,食后即吐,胃脘胀满,大便干燥,小便色黄,手足不温,夜寐梦多,舌苔白,脉沉细无力,月经已1年未行。此为:胃虚失降,气血两亏。治则:温中降逆,气血双补。方药:①慈丹胶囊、复方莪术消瘤胶囊、
扶正固本胶囊,每日各4次,每次各5粒,连服一疗程。②汤药:党参10g,当归18g,白术12g,内金9g,生姜3片,大枣6枚,伏龙肝30g,麦芽30g,代赭石60g,连服20天。
二诊(1996年10月17日):药后呕吐已止,胃纳渐香,脘痛渐缓,大便亦软,心悸未作。但经闭未解,面部出现红斑10余日,西医检查诊为:亚急性红斑狼疮。此为:肝郁经闭,阴虚内热,血瘀生斑。治法:养阴凉血,活血化瘀,通络舒郁。方药:中成药同前未变。汤药:生地24g,元参12g,赤芍15g,红花9g,丹参12g,白藓皮15g,忍冬藤24g,香附12g,茜草9g,刘寄奴5g,蝉衣6g,连服30天。
三诊(1996年11月17日):服上药后,诸症渐轻。效不更方,以上方药再服60天。
四诊(1997年2月13日):药后,月经曾来潮两次,量及色均正常,面部红斑已退净,自觉症状全部消除。嘱汤方停服,丸药继服一疗程。
1997年8月21日,病人来信说,从榕回温州后,月经按时来潮,色量正常,红斑未见再现,复查未几异常,即正常工作到现在,一直很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