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银行贷款的项目改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1)加快政策性银行的立法步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世界上政策性银行产生的历史来看,比较成功的组建模式一般是“先行立法,后建机构”,即先制定颁布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法规(尤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然后根据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法规组建专门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应尽早研究制定《政策性银行法》,进一步指明各类政策性银行作为国家信用机构的性质、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政策性银行的经营原则、资金来源、业务范围、贷款申请、审批、发放及收回的程序,界定政策性亏损与经营亏损,建立企业还贷约束机制,明确财政、政策性银行与承贷企业3方的责任及处罚办法等。 (2)正确选择政策性贷款项目,在源头上控制贷款项目风险。政策性银行是政府银行,必须依照国家政策进行资金投放,但它同时也是金融企业,其贷款作为银行贷款,可以低息甚至无息,但决不可以放而不收。否则,贷款将成为财政拨款而失去银行特征。对于在政策范围内的贷款项目,政策性银行必须自主进行严格的贷前调查和评估论证,择优扶植,选择效益好、盈利或微利、有还款能力的项目。如果政策范围内的项目达不到评审条件,也不予贷款。
(3)政策性银行需要建立现代银行企业制度,对贷款建立先进的项目管理,并建立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政策性银行要办成真正的银行,必须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借鉴商业银行管理制度,实行贷款风险管理,在承担必要的贷款风险的同时进行积极和全面的项目风险管理,尽量减少贷款损失;完善贷款审贷分离制度,健全贷款经营责任制和内部稽核制度,将责权利相结合,督促信贷人员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完善银行监控预警系统,开发信贷业务风险监控系统,对借款人和贷款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对借款人、地区、行业的信用评级制度,加大对借款人和贷款项目的现场监管力度,使监管关口前移,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管。
一般来说,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其放贷支持的主要是商业性银行在初始阶段不愿意进入或涉及不到的领域。例如,国家开发银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等“瓶颈”行业和国家需要优先扶持领域,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这些领域的贷款量占其总量的91%。进出口银行则致力于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拨付,专司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业务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