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蜀先主庙》原文及翻译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4

蜀先主庙原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像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庙翻译及注释

翻译 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建国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汉室振兴。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注释 1诗题下原有注:「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2天地英雄:一作「天下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曹操曾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3「势分」句:指刘备创立蜀汉,与魏、吴三分天下。4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此代指刘汉帝业。「业复」句: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这里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想复兴汉室。5相:此指诸葛亮。6不像贤:此言刘备之子刘禅不肖,不能守业。7「凄凉」两句:刘禅降魏后,东迁洛阳,被命为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昭在宴会中使蜀国的女乐表演歌舞,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感慨,独刘禅「喜笑自若」,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妓:女乐,实际也是俘虏。

蜀先主庙赏析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这首咏史之作立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

  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高唱入云,突兀挺拔。细品诗意,其妙有三:一、境界雄阔奇绝。「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充塞六合,至大无垠;「千秋」两字贯串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永垂不朽。遣词结言,又显示出诗人吞吐日月、俯仰古今之胸臆。二、使事无迹。「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语:「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刘禹锡仅添一「气」字,便有庙堂气象,所以纪昀说:「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三、意在言外。「尚凛然」三字虽然只是抒写一种感受,但诗人面对先主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然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则其生前叱吒风云的英雄气概,自不待言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此诗题下诗人自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是借钱币为说,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然天成。

  如果说,颔联主要是颂扬刘备的功业,那么,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卒成,为之叹惜。「得相能开国」,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生儿不像贤」,则说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贤德,狎近小人,愚昧昏聩,致使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创业难,守成更难,刘禹锡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这一联用刘备的长于任贤择相,与他的短于教子、致使嗣子不肖相对比,正反相形,具有词意颉颃、声情顿挫之妙。五律的颈联最忌与颔联措意雷同。此诗颔联咏功业,颈联说人事,转接之间,富于变化;且颔联承上,颈联启下,脉络相当清晰。

  尾联感叹后主的不肖。刘禅降魏后,被迁到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天,「司马文王(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尾联两句当化用此意。刘禅不惜先业、麻木不仁至此,足见他落得国灭身俘的严重后果决非偶然。字里行间,渗透著对于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叹之情。

  从全诗的构思来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诗人咏史怀古,其着眼点当然还在于当世。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然而执政者仍然那样昏庸荒唐,甚至一再打击迫害像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使人感慨万千。全诗措词精警凝炼,沉着超迈,并以形象的感染力,垂戒无穷。这也许就是它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息的原因。

蜀先主庙创作背景

蜀先主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蜀先主庙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刘禹锡曾于公元821—824年间任夔州刺史,此诗当作于此时。 诗词作品: 蜀先主庙 诗词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诗词归类: 【唐诗三百首】、【咏史怀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