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危害经济阈值名词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22

杂草危害经济阈值意为防止有害生物发生量超过经济受害水平应采取防治措施时的有害生物发生量(病情指数或害虫密度),又称防治指标。

杂草与农作物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妨碍田间通风透光,从而降低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许多杂草是致病微生物和害虫的中间寄主或寄宿地,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当杂草丛生时,农民一般会使用除草剂来消灭杂草。除草剂的长期单一使用,导致田间杂草群落发生变化,难治种群数量增加。

并且杂草抗药性发展迅速,除草剂超量使用严重。我国现已发现多个杂草生物型对一些化学除草剂产生抗药性。当常年长期使用一种除草剂,杂草的抗药性逐级增强,这将导致农民成倍增加除草剂用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另外,除草剂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危害。

经济阈值:

研究害虫防治的一个参数,即害虫种群数量增长到造成经济损害、而须采用防治措施时的种群密度临界值。实际工作中常把害虫种群数量增长到引起的损失相当于实际防治费用时的临界密度当作经济阈值,或称边际成本函数,即边际产值函蜜时的害虫种群密度。

它与经济损害水平不同,后者是农作物能够容耐的损害界限(如能耐受减产多少,品质降低多少)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种群密度的合称,又可称为损害容耐水平。病害合理防治时机的一种病害密度指标。即病害的某一密度(病情),病害达此密度时应该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病害种群密度增加而达到经济损害水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