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没落改怎样去应对 可以的话举几个新型过节日以应对节日没落的家庭的例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0-05
  实现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
1实现之可能性。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具有理论与史实依据:从理论上讲,传统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生成的,它有一个被创造的过程。节日产生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的观念的转变,原先的一些重要事件、现象或观念现在看来不再那么重要了,亦即节日丧失了一些起初的文化内涵,但就在这个时候,生活中新兴的重要事件和观念等又充实进来,为节日补充进了新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意义,经过改造后的节日可能与它的前身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之间没有多大关系,但这并不妨碍它的繁荣昌盛。传统节日的演变史为其现代转换提供了事实根据。
2传统节日现代转型之进路: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对于传统节日现代转型,笔者认为应从内外两个层面着手,这两个层面依循的精神基底是以人为本。
首先,内在层面源于重建传统节日之“节日叙事”,使定期的“回归”传统成为人的内在需求。“如果在古人那里,神圣时间与世俗时间还是未分离的连续体,那么在今人这里,世俗时间因其形式化而与神话时间的超越价值是彻底地分裂了。为此,定期地从世俗世界重新回顾神圣世界就较之古人有了更重要的意义。”[3]意义的重建是传统节日现代转换中最核心的工程。笔者认为,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意义的重建应凸显传统节日的民族自我认同价值、人际亲和价值与生态文明价值,论证如下:
民族自我认同价值的构建。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已经预言,21世纪人类最大的威胁来自生态危机和文明冲突。当今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中,越来越多的民族一方面高扬经济一体化的旗帜,另一方面在文化领域努力“求异”,不遗余力的刷新民族个性的独特标签。而在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却仍有很多人在种种物化的时髦符号的烟瘴中,轻视和拒斥传统,以戏谑传统为时尚。当前,唤醒国人的文化自觉、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以节庆文化的整合创新、对接现代为契机,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与自然、现实、社会的互动中,在民众感悟、体验、参与、创造的热忱中,实现传统文化生命的延续与升华,推动中华民族“保有鲜活个性”的融入世界,已经成为重大的时代使命!
人际亲和价值的营造。对传统节日倾力维护的“家庭价值”和“族群价值”的扬弃。很多传统节日中,祈求家族的和谐幸福与人丁兴旺都是重要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中团圆与亲情的主题应该有和谐社会建设等新的内涵,团圆与亲情在今天的展现也应有新的形式,因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已经简单化,一般都是三口之家,最多也就是五六口人,在新的情况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主题展现应该由家庭伸展到社会。这个“社会”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而是一个基本的生存单位,就是社区。因为社区是以居住为前提的、人们共同生活的一个基本单位。
生态文明价值的彰显。传统节日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化问题的极致显现。现代繁忙都市生活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工作狂”,“亚健康”人群,许多人甚至没时间外出购物,而当精通消费诱导之道的商家把节假日变成“购物节”时,这些人自然不假思索,趋之若鹜。对此,政府不妨通过继续进行公民休假制度改革,力求在避免交通拥堵、服务缩水的前提下,在客观上为民众度假休闲提供可能,从而有利于国民关照身心健康、追求生活质量,形成亲近自然、张弛有度、健康惬意、反物化、节律化的生活模式。
这种由内而外的进路不是朝夕之力所能成就的。为此,笔者又探寻了由外而内的进路,使二者内外互动,互为条件,成为传统节日的两股强劲动力。
首先,处理好传统节日的原态性与活态性、商业包装与文化内核的关系。当变则变,不当变则不变,让人们在生活与审美实践中做出选择。原态性与活态性并不矛盾,原态性侧重审美价值,一些偏远农村沿袭至今的传统节俗活动,其世俗价值削弱甚至消弭,但其文物审美价值提升,是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将激发寻根怀旧之美感的“原生态”的节俗观光与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化有机融合;活态性则强调对接现代,强调变革,经过现代“科学”、“理性”的过滤和商业包装,体现对于现代化都市生活的世俗价值。比如,在清明节一些城市为避免引发火灾,提倡市民用“花祭”代替“纸祭”,用安全时尚的方式表达哀思。
其次,传统节日在教育传承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当今视觉经济、读图时代,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会仅仅在博物馆和教科书中得以激活延续。传统节日教育应在电子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介中后来居上;家庭、学校、文艺工作者、媒体、商家应抱着对民族文化、对下一代负责的使命感,使传统节日产业化、品牌化、日常化,让传统节日既可视、又可听、还可玩,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传统节日更具生机和活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