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轻,重度如何区分

下肢静脉曲张轻,重度如何区分

第1个回答  2019-03-14
下肢静脉曲张在发生之初,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人会觉得小腿皮肤骚痒、腿部肿胀、酸痛、疲劳、腿部沉重感,特别是在经期刚要来时最严重,尤其是站了一整天下来,小腿特别酸痛、脚踝肿胀,把脚抬高就比较舒服。
当静脉曲张越严重,疼痛就越明显,甚至发生脚部血液淤积,脚踝变紫色,更严重者,血液不易回流会发生色素沉淀,并产生可能湿疹样皮肤炎、郁积性溃疡、静脉结节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有时也会沿著静脉壁产生血块发炎,即血栓性静脉炎,表皮会沿着静脉呈现红肿、疼痛的症状,甚至可摸出非常疼痛的结节。若血栓跑到肺脏,就有可能发生致死的肺栓塞症。
第2个回答  2019-02-11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程大致可分为稳定期和并发症期两个阶段。稳定期平均在20年左右,扩张、迂曲的静脉形似蚯蚓,不仅妨碍美观,患肢常感酸、沉、胀痛,易疲劳、乏力,多发生久站后。当平卧抬高患肢后,上述症状可消失。随着下肢静脉瓣膜的破坏数量增多,逐渐累及到深静脉,多数病人会出现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进入并发症期,出现①淤血性皮炎、②血栓性静脉炎、③深静脉血栓、④静脉出血、⑤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最终发展至⑥静脉性溃疡(俗称“老烂脚”)。
第3个回答  2019-01-21

轻度为3期:

    1期: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影响美观。

    2期:在站立位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此期是治疗最佳时期。

    3期: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晨起时水肿可消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一些患者还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呈现湿疹、郁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

    重度为以下3期:

    4期:血管内血液淤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

    5期:为急性溃疡期,发黑变硬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溃,很难自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6期:未经正确治疗的静脉性溃疡反复发作,常见于踝关节附近及小腿下段,俗称“老烂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