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读法字正腔圆。

比如旁白什么的。
旁白的读法和考普通话是不一样的吧。

第1个回答  2012-07-17
在普通话测试中,双音节词语的读音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测试的成绩。因为每一个音节的错读相应地扣0.2分,即使是缺陷也要扣下0.1分。在测试中,我发现很多被测人读的是对的,即“字正”;但是,听着却别扭,不自然,所谓“腔不圆”。而且,我们也知道,在朗读和说话这两项中有“方言语调”和“方音”的相应扣分。词语如果读的不好,会直接给测试员一个信号,被测人有方音,而且还不轻。测试表明,如果第二项读的不好,第三项朗读和第四项说话也好不到什么地方去。
林焘先生有一段话说的好,“声韵调是汉语语音教学的基础,无疑应该放在首位,但是,对一个音节进入语句有韵律特征的变化如果注意不够,即使每个音节都读得很准,听起来必然仍旧是不够流畅的,可以说只做到了‘字正’,并没有达到‘腔圆’。”(《汉语韵律特征和语音教学》)
那么,双音节词语应该怎么读才会“字正腔圆”,才不会有方音色彩——南方口音呢?
我们首先从普通话的定义说起。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从定义上看,普通话有三个层次,即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标准对双音节来说自然是不可少的,关键的是词汇,普通话的词汇主要来源于北方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即要求我们要用北方话的词汇以及用北方话的习惯来念词汇,而不是用南方话的习惯。
以吴语为例,南方人说普通话受到了自己地方方言的影响,体现在语调上就是南方普通话,尽管声母和韵母都是准确的,字调也是准确的。王力曾说过,“单个字念就是字调,连读就是语调。”
首先,我们从双音节词语的量来看。
浙江省语委编的《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南》中共有轻声词982条,儿化轻声6条,加上宋欣桥编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实用手册》中《普通话“重·次轻”格式的词语》396条,共有1384条。总的词条(包括轻声、次轻)共有19277条。轻声(包括次轻)占的比例约为7.03%,除了“重·次轻”外,轻声占的比例约为5.1%。如果按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约24000词条去计算,5%还不到。2004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国家语委普通话测试中心编制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所列必读轻声词只有545条,儿化轻声4个,表一表二共有17055词条,儿化189条,轻声词的比例为3.09%。从以上统计可知,普通话中读“中重格式”词语有95%以上,即绝大多数的普通话双音节词语读“中重格式”。
而南方话词汇基本上是“重中格式”和“重轻格式”。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7-17
其实就是一句话:按照书本和新华字典上的正确读音,读准就行,不要掺杂地方口音,而且发音要准确。
第3个回答  2012-07-17
多活动口腔
第4个回答  2012-07-17
听广播,多听啊!追问

听了还是不会读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