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刘慈欣最适合拍成电影的小说吗?为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3-01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所有小说中最适合拍摄成电影的了。

下面,我把大刘其它几部比较著名的小说与《流浪地球》比较一下:

《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是比较容易拍摄和制作的,需要特效的情节也不多,人物形象也十分丰富。

但《球状闪电》的问题是,它是建立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完成的科幻小说,对现代物理学没有一定认识的观众注定会被量子力学弄得云里雾里。

所以即便《球状闪电》拍出来了,也注定不会与《流浪地球》一样有如此傲人的票房成绩。

《地球大炮》:

《地球大炮》是刘慈欣所有小说里,除了《流浪地球》之外最适合拍成电影的。

《地球大炮》是以主角在经历两次人体冷冻技术后,用三个不同的时间线串联起来科幻故事。

但是相比《流浪地球》,《地球大炮》的故事性还是稍差一些。

《超新星纪元》:

《超新星纪元》讲述的是在未来世界里,成年人类全部灭绝,仅剩一群小孩存活并统治世界的故事。

这是一个科幻小说,但它同时也属于荒岛文学。与1963年上映的《蝇王》非常相似,荒岛文学旨在揭示未来和揭露人性的阴暗面。

所以《超新星纪元》的问题和《球形闪电》类似,就是大众对于此类题材接受度不高,不能达到《流浪地球》的票房水平。

《三体》:

《三体》的问题在于,它的世界观太宏达了,人物性格也太丰满,这也就注定了如果《三体》改编成电影,两个钟头是塞不进这么浩大的信息量的。

所以无论是以现在国产工业电影的水平,还是好莱坞,《三体》都是极难完成的。

就连大刘自己也说,《三体》并不适合好莱坞。

相比之下,《流浪地球》有两点点注定了它会是大刘的所有小说中,第一个改编成电影。

第一:《流浪地球》带来的末日感比起《2012》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末日面前是全球人民同仇敌忾,共同寻求机会,这样的剧情设置在大刘的小说里是很少见的。比如说在《三体》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剧情用来批判人性的卑劣,这是不适合搬上科幻片的。

这种末日感不仅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紧迫感,还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触动,这是科幻片很难的的品质。

第二:《流浪地球》说白了还是英雄主义电影,虽然说有一部分人看不上英雄主义,但这确实是最适合工业电影的主题,无论是漫威、DC,还是“票房怪兽”《战狼2》,都证明了英雄主义是行之有效的题材选择。

如今《流浪地球》直逼《战狼2》的票房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