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红颜(五)| 月亮之合:君心妾意两相宜,一世修成福慧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上一章】: 三国红颜(四) | 年过三十,守寡在家的吴氏缘何能成为刘备的穆皇后?

提到诸葛亮,上至耄耋老人,下到总角孩童,都知道他是智慧的象征,忠贞贤良的代表。然而说到他的妻子,大多数人还停留在美丑的争议上。这种争议与史书上的语焉不详有关,也与民众的美好想象有关,但无论怎样,诸葛丞相的成就与这位洋溢着才华光芒的黄夫人(诸葛夫人)是密不可分的。

黄夫人没有留下真实姓名,只知道是沔南名士黄承彦的爱女,后人依据自己的希冀,称呼她黄月英、黄婉贞、黄硕,其中黄月英这个名字散发着才华的味道,与人们心中黄夫人的形象更近,因此最被大家所接受。

(一)月亮之合

这是距离三国较近的东晋的史学大家习凿齿在《襄阳记》里面对诸葛亮迎娶黄月英的记载,《三国演义》引用了这一记载。诸葛亮与黄月英成婚的具体时间还没有定论,大致是在他隐居隆中时期(公元200年左右)。

有人说诸葛亮迎娶黄月英是看中了老丈人黄承彦当时的声望地位,毕竟黄承彦当时是荆襄一带的名士,他的妻子与荆州牧刘表的妻子是姐妹,他的舅兄是当时荆州的军政第一人蔡瑁,这种显性的姻亲背景与隐性的名望资源为年轻时的诸葛亮提供了有利的成长平台。

也有人说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只希望能够一展所学,实现盛世太平,早年自比管仲乐毅,躬耕自乐;晚年贵为丞相,身后也只有15亩薄田,800株桑树的遗产。可见诸葛亮选择妻子的主要依据是才德,而不是其它。

无论是何种原因,诸葛亮与黄月英的名字从那时起就连在了一起,后来人们更是亲切地把他们的结合称为“月亮之合”,而有关他们妇唱夫随的爱情故事也广泛地流传在民间各地。

(二)贤内助与发明家

走进幽静的隆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与黄月英新婚后不久,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徐元直、孟公威、石光元一起前来拜访他们,正当诸葛亮发愁多么多人怎么招待的时候,妻子过来说米饭和面食都已经准备好了,诸葛亮感到很惊讶,就和一众朋友到厨房里面去看,结果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只见眼前几个形体相似的木头人正在一上一下地椿米,不远处有一头木驴在围绕着石磨拉磨。

所有人都大为叹服,其后每当诸葛亮的朋友们前来拜访的时候,黄月英都热情地款待他们,渐渐地黄氏勤劳贤惠、聪明能干的声誉在当地开始广为流传,如今的水镜庄、黄家湾依然流传着他们的奇闻轶事和各种小发明。

在隆重隐居的岁月里,应是黄月英一生最幸福的岁月,韶光的流转里,夫妻两人或在田亩中看着手植的幼苗茁壮成长,怡然自得;或携手山川江河间,览四季之景;或灯下对答,心意相通,陶醉于新发现。

民间传闻,传信的孔明灯,运粮的木牛流马,一次能发十支箭的诸葛连弩以及南征时驱除瘴气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都是黄月英帮助诸葛亮发明的,至于到底是夫妻俩谁发明的,由于那时候没有版权,文字记载也太过粗略,所以无法确定,但我想多半是得益于黄月英的。

(三)三代忠贞的诸葛家风

在诸葛亮54年的流金岁月中,前27年躬耕陇亩,养望修身;后27年日理万机,戎马倥惚。到了46岁(公元227年)才迎来了自己的孩子,而次年就开始了北伐大业,期间一直在军阵前线,军政要务一一过问,根本无暇教导孩子。

这是《三国演义》里面关于诸葛瞻和黄夫人着笔不多的描述,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只有8岁,或许是感到时日无多,诸葛亮临终前为儿子留下了《诫子书》。可以想象的是,在诸葛瞻的成长和教育上,黄月英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可惜的是,诸葛亮去世一年后黄月英也溘然而逝,以至于诸葛瞻没有机会去亲身学习父母亲的才智谋略,只能牢记忠贞报国的道理。

公元263年,魏军两路伐蜀,钟会兵临汉中,邓艾偷渡阴平,在生死存亡之际,诸葛瞻受后主诏命率军抵御,面对邓艾“封为琅琊王”的劝降断然拒绝,最后为国战殁。他年仅19岁的儿子诸葛尚穿透敌阵后听闻了战败的消息,叹息说:“我父子受到国家重恩,不能早日斩杀黄皓,让国家受辱,人民遭殃,才导致今天的失败,还活着干什么!”于是再次策马冲入魏军,力战而亡。

诸葛亮的千秋英名离不开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少不了子孙的恪守家风,忠贞报国,成都武侯祠殿壁上的碑文“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相门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贤忠武侯。”正是对诸葛亮一门三代忠贞报国的歌颂,这种家风的形成自然少不了黄月英这位伟大的母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世间美貌的人数不胜数,然而能像黄月英一般心思巧慧,家事不烦丈夫,国事鼎力相助,既能帮助夫君挂印封侯,又能教勉儿孙忠孝传家的女子古今以来又能有几人呢。

【下一章】: 三国红颜(六)|被套路的赵云与擦肩而过的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