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富华是50年代由张昌绍教授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全国药理学教材的主要作者,也是《医用药理学》第一、第二版的主要审稿人和作者。近年来,他积极筹划与支持多种药理专业书籍的拟定与出版工作,担任《心血管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等专著的审阅工作。他审稿认真,强调取材要严谨,重视论据,反对人云亦云。同时,他非常注意发现新理论、新观点,并强调百家争鸣。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使编写者受到深刻的教益。
吕富华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工作中,对列入药典的药物名称,进行了反复推敲,力求完美无误。益母草是民间广泛用于产后调理的要药,公元659年唐代苏恭的《新修本草》首先记载此项用途。益母草应于花正开时采集青草,方有疗效,但药材公司常收购已全脱叶的枯茎,由此枯茎制成的益母膏,疗效可疑。药理实验证明,益母草叶有较强的收缩子宫的效应,而茎则无效。吕富华提议,医用的益母草必须是开花时采集的叶片丰富的青草,药典委员会采纳了他提出的意见。
在师资培养工作方面,他善于和敢于放手培养人才。他常用德国著名科学家Straub说过的一句话:“当一青年向我报到,我就把他像青蛙一样,丢到水里去,他必须自己游泳”,鼓励中青年教师深入到实践中去,培养和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他还指出,先进的仪器设备不等于先进的研究成果,只有加上创造性的科研设计,才能得出先进的成果。他举出Otto Loewi巧妙地设计用两个蛙心灌流发现了胆碱能神经递质、Claude Bernaud创造性地用一个青蛙确定筒箭毒碱的作用部位等例子,鼓励中国年轻药理工作者打破陈规,勇于创新,奋力攀登科学高峰。
1989年11月,中国药理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在总结大会上,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王振纲和丁光生、宋振玉、徐叔云等,代表与会全体代表和全国3000名会员,祝贺吕富华82岁高寿,表彰了他50余年从事药理学教学和科研所做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