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学业水平测试卷物理和化学的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6-07
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学基础》(化学部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第16~30题为化学试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注意事项: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不给分
16.2009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之一属于化学科学研究领域的是
A. 成功研制超级计算机系统 B.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恐龙
C. 研制出大容量钠硫蓄能电池 D. 量子计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7.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选用的仪器是

8.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料(如CH4、CO2等)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下列关于CH4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属于有机物 B. 都含有共价键 C.都可以燃烧 D. 都易溶于水
19. 下列化学反应中,SO2做氧化剂的是
A.SO2+2H2S==3S+2H2O B.SO2+2NaOH==Na2SO4+H2O
C. 2SO2+O2 2SO3 D. SO2+H2OH2SO3

20.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HCl的电子式:H Cl

C.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810O D. 苯的结构简式:

2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Cl2含有氧原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 NA个SO3分子的质量为80g·mol— D.3.4gNH3含有的分子数为0.2NA
22. 下列有关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放热反应 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属于离子反应
2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水反应: Na+H2O==Na++OH—+H2↑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O32—+2H+==CO2↑+H2O
C.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Fe+Fe3+==2Fe2+
D. 铝与稀盐酸反应: 2Al+6H+=2Al3++3H2↑
24. 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A.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C. 某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该分散系是胶体
D. Al(OH)3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25. 向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粉末中分别加入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注意:26~30小题有两组,你可以选做《化学与生活》模块或《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任一组
《化学与生活》模块
26.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 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B.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燃气热水器
C.纸巾代替棉手帕 D. 环保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
27.下列不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A. 玻璃 B.水泥 C. 陶瓷 D. 塑料
28.下列物质不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是
A.吸烟产生的一氧化碳、尼古丁 B.室内加热器产生的水蒸气
C.装饰材料挥发出的甲醛、苯 D. 地砖中含有的氡等放射性物质
29. 关心人类健康是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有效改善食品品质
B.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只能来自各种营养保健品
C. 长期使用青霉素等各种抗生素有利于人体健康
D. 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可提供人体需要的热能
30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大量焚烧秸秆 B.废旧电池作填埋处理 C.污水处理后再利用 D. 氟氯代烃作制冷剂
第Ⅱ卷(非选择题)
43.(5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⑥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ⅠA 0族
一 ①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二 ②
三 ③ ④ ⑤ ⑥
(1)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②和⑤两种元素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⑤和⑥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酸性较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3)写出①的单质在⑥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4.5分)工业用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醇,示意图如下:
(1)乙醇分子中—OH原子团的名称是 ;
(2)写出上述工业生产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类型是 反应;
(3)初乙烯和水反应外,再写出一个乙烯的化学性质的反应方程式 。
45(5分)小明为研究添加食品中的食盐中的碘酸钾的稳定性,查阅文献得到相关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碘酸钾浓度/mol/L PH 碘酸钾损失率/%
30℃ 50℃ 80℃ 100℃
1 0.003 0 21 70.3 71 77.3
2 0.003 7 0 0.3 0.67 1
3 0.003 14 1.3 2.7 1.3 1
(1)相同温度下,PH= 时,碘酸钾最不稳定。
(2)PH=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碘酸钾的稳定性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3)小明猜想,碘酸钾因转化为碘单质。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是否有碘单质生成: ;
(4)写出一条使用的加碘食盐的合理化建议: 。
46. (5分)工业上生产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NaCl。现将11.8g工业纯碱溶于水中得到100mL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下测定)
(1)求原混合物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2)求化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