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不知道看过、听过多少次这样的建议: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类似这样简单易懂、直指人心、(似乎)无可辩驳并且广为流传、慰藉无数心灵的建议有很多,缺点只有那么一点: 经不起推敲

其实,我也没什么好建议,只是想到:我们还可以用一下脑子!于是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一下:

什么为适合?何时、何地、为何适合?适合如果是一种评判,应该由谁来下结论?谁最有权力下结论?谁更有能力做判断?

什么是自己?抱歉,我问了一个哲学问题,虽然我并不想讨论哲学。其实我想问的是:当你说自己的时候,自己是指现在的自己还是以后的自己?是别人眼中的自己还是自己心目中的自己?

才是 ”指的是唯一选择吗?如果是,你认为合理?如果不是,意味适合你的还是一个多项选择,如何选择?

什么是好?有关于 的标准吗?“好”的使用期限、环境是什么?

本来应该点到即止结束此文,然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再唠叨几句,给出如下实例分析。

比如,我经常与人讨论看电影。有的人看了一个片子不合口味就骂烂,看一个片子爽了就赞强,他们最不能忍的是,我竟然对他所谓的烂片大为夸奖,对他所谓的“经典”大加驳斥。“看电影就是娱乐,它娱乐了我就是好的,适合我的就是好的,你那些片子不适合我,balabala......” 这就是典型的“不客观、无标准”,当然,讨论电影不是我主要想说的内容,推而广之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值得思考。比如:阅读、健身、找老婆......都应该有客观的评判标准。

有人反驳我:古人云,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确实!不过,那是“冷暖”,不是好坏,冷暖是体会,好坏是评判。我确实地知道,很多音乐、很多电影、很多书让你不爽。而且更确定地知道,它们不会因为让你不爽就变成了不好。相反,大部分人根本不需要这么爽:看着美剧喝着可乐打着游戏,仿佛活在天堂,实际无异于沉于地狱。

很多同学对现行的教育制度非常不满,对本专业的课程设计很不满,以至于有同学直接跟我说:老师,我不喜欢《计算机安全学》,我想学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东西。非常好,作为练习,大家可以使用以上建议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什么是喜欢?什么是自己?什么是适合?什么是可选项什么是必选项。对此类同学我最不满意的是,他对我说这么多的目的只有一个:我不想学,但是我需要这个学分!再分析一下?

还有,有的研究生说,“其实,我不适合做研究......” 很好,能说出这样的话,估计是确实不适合。他们的逻辑是:研究工作不适合我,但是有一个研究生文凭对我很重要!他们陷入了一种可悲的矛盾而不自知,他们认为“不适合自己的很适合自己”。他们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作为选择,然后再以不适合作为借口来逃避。可怜、可叹,可恶!

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说这句话的你们有当真吗?

2014年2月草
2017年7月整理修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