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读书没有耐心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3

读书没耐心,是因为没有培养好兴趣,非让孩子读那些你想让孩子读的书。

书没有贵贱之分。

只要孩子喜欢,都可以让孩子读。

其实现在那些儿童刊物真的没有意思,大多都是按照大人的思维制作的,比如寓言故事等等。

先看看孩子的爱好,找准方向,从带有连载故事性的书开始,我最早看的是西游记系列的卡通书,故事的连载性强,看了还想看。

后来上了小学二年级,我从我爸的书架上拿了一本名叫《小将呼延庆》的书。

当时还不是白话文,我一边查字典一边看,现在还记忆深刻,一直看到呼延庆成了元帅率军过黄河的时候,我爸怕我不学习。给我把后面的内容撕掉了。

为了找续集,我一头扎进了镇上的书店,彻底爱上了读书。

初中时代和高中时代,我看光了三个书店的书,那时候,我迷恋言情小说,还珠格格系列全都读了很多遍,之后开始看其他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大师的书也是看了无数遍。

家长和老师都觉得我天天看小说不学习,特别是语文老师,天天声讨我。

不过老祖宗说得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初三开始,作文经常满分,高中的文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大学时期,学着别人写网络小说,在移动阅读的点击有两亿多。

絮叨了这么多,总结就一句话,尊重孩子的爱好。

鲁迅先生的作品和金庸先生的作品,其实真的没有太大区别,更没有差距。

读的多了,自然开窍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一个人会不会爱上书,和他正确打开方式有关系。

我本人喜欢读书,我的两个孩子从小并不是非常喜欢,但是我给她们创造了很好的读书环境,其实读书环境主要是用于,本身内在对书没有太大兴趣的人来的,如果像我,内心里充满了对书的热爱,不管有没有环境,我都是会读的。

首先,我带她们泡书店,现在书店、图书馆、读书吧非常多,读书更容易沉浸下去,书的资源也会更多。每次去一次书店,都能读个两三本书。

其次,我给她们讲书。自己读完之后,把书中最有意思的内容,给她们讲两段,孩子自然而然就开始喜欢了,对于稍微难点的书,陪着她一起读,不理解的地方,给她适当讲一下。书阅读起来并不困难的时候,就让她自己读就可以了,只要开个头一切就好了。

最后,选择难易程度合适的书,还有就是孩子感兴趣的书。如果这本书是很多专家推荐要读的,但是孩子读一段,她就是不喜欢,我的建议就是暂且放下,等她年龄稍微大一点,她的理解力更强了,再让她多。

另外就是不要让她们接触电子产品中的各种视频资料,它对小孩子的吸引力一定大于书,如果从小在兴趣培养的阶段没有接触电子产品,那么她们就很容易去接受书这种形态,在孩子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我还给她们连着每周末一次开过30期的读书会,邀请六七个附近的小朋友一起在家里读书。这种模式,我在我们学校分享过好几次,我认为效果非常好。

面对读书没有耐心的小朋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走进孩子的内心,

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为什么没耐心读书,小孩子喜欢什么书

第二,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家里尽量多放些书,一些有意思的书,孩子喜欢的书,不要当着孩子学习的时候,玩手机甚至打 游戏

第三,循序善诱

在孩子面前多读书,多在孩子面前讲书中的故事,讲有趣的,孩子感兴趣的甚至各种各样的故事,引导孩子书中有什么你不知道的东西,书中有“宝藏”

第四,多练习专注力和耐心

可以练习书法或者画画,来提高孩子专注力和耐心

第五,要多表扬,少批评

在孩子读书时,要多表扬;在孩子不读书,或者读错的时候,尽量不批评,少批评。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再慢慢纠正。

以上是个人对阅读没有耐心同学的建议。请家长多多用心。另外,还有不足的地方,请补充。

我的方法,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家里很少开电视,玩手机也是尽量孩子睡觉后

其次,每天固定的时间段,看书,看孩子那个年龄段的书,虽然大人可能觉得没有意思,但是也要读的非常有意思,记住,不要强迫孩子过来看书。

如果忍不住,想想你喜欢被人强迫吗?再做决定

再次,读出声音,读出感情,吸引孩子过来

如果孩子不来,就继续读,时间根据孩子有关,看孩子年龄

记住如果你能坚持读21天,孩子肯定也会开始了

其实用不上那么长时间,孩子越小越容易实现

那么孩子喜欢读书了,就要坚持下去

这时候就要伴读了,不能一个人在那自我陶醉了

让孩子成为主角,自己去发现书中有趣的地方

恭喜你成功了

我女儿现在4岁,几乎每天都看书,先自己看,然后再让你给她讲,现在已经累积读了2百多本英文绘本了,海尼曼,牛津树,Raz一小部分,神奇校车,小饼干狗,主流的她都看过

1、作为家长,首先要搞清楚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孩子对手工作业很感兴趣,就让他们通过做手工来记忆单词,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喜欢什么,是培养专注力的第一步。

2、给孩子提供手部精细运动的机会,家长常常会注意到,孩子在搭建乐高积木的过程中往往会特别专注,因为孩子在此过程中有大量动手的机会,当大量感官得到调动时,大脑保持专注状态的时间反而更久。家长在家可以给孩子创造机会,哪怕是简单的家务,也有益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3、不断认可并鼓励孩子,家长的积极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不过,夸奖也是有策略的,有个著名的实验,实验组把成绩相差不多的学生分成了两组,让他们做同样的数学题。他们对第一组孩子说:“你们做得真好,简直聪明极了,要不要再做一道题?”对另一组孩子说:“你们做得真好,一定付出了不少努力吧?要不要再完成一道题?”经过不断地测试,那组被夸“聪明”的孩子正确率越来越低,而被夸“刻苦”的孩子正确率却越来越高。

1、不要让辅导班占满孩子的周末

即便是周末给孩子安排辅导班,也不要把一天的时间都排满。孩子需要能量发散的机会,尤其是调皮的小男孩,如果家长能留出一、两个小时让他们进行室外活动,孩子发散能量后,在室内课堂才能更好地集中精神。此外,家长在带孩子户外活动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聆听风声、雨声,观察落叶等,对孩子的专注力培养也相当有好处。

2、避免摄入过多甜食

注意力与饮食也有关系,孩子经常吃甜食或糖,注意力就比较分散,因为糖所产生的胰岛素会直接刺激神经的注意力,建议家长减少孩子甜食的摄入,同时保证孩子能够定期锻炼。

近期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5季》,被来自青岛的5岁"萌娃"王恒屹圈粉。他的精彩表现,惊艳了很多人。他有着超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人称“行走着的中华小诗词库”及“中华小曲库”。

当主持人说,以嘉宾蒙曼老师的蒙姓,让王恒屹说出诗时,他马上就说出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显示出了他诗词扎实的基本功。

在《欢乐中国人》的现场,当李晨问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三人”是指谁?

小恒屹回答说:“月亮、李白、李白的影子”,观众立即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康震老师说出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恒屹很快说出下一句:“春风送暖入屠苏”。

康震问他:“屠’是指什么呢?”王恒屹答道:“屠苏酒”。

那么5岁多的小恒屹是怎么成长得如此优秀呢?

家人对他从小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屹一岁前,家人给他读《三字经》,《弟子规》,儿歌以及一些简单的唐诗宋词。一岁多的时候,小恒屹开始学说话,奶奶给他读简单的古诗词,渐渐地,他和奶奶都爱上了诗词。

爷爷说,小屹认字时,奶奶爷爷给他念诗词和儿歌时,他让他们一个字一个字指着念给他,正是他极大的兴趣,才让他在三岁时,就认识了近三千字。

北京十一中学李希贵校长曾做过一个实验:

让自己刚刚上初一的儿子和上初三的侄女,参加高三设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两个初中生的平均分竟然和高三学生的平均分不相上下。

对此,李校长这样说:他们只是靠大量阅读的积累。

由此可见,如果孩子读书没耐心,很大原因是没有从小培养阅读习惯。

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积累各领域的知识。久而久之,他们的知识广泛、反应灵敏,感悟力强,因此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一个人如果从小书读得多,自然会充满学识与涵养,对待世界万物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但是很多孩子一读书,怎么也静不下心来,没有耐性,是怎么回事呢?

一项英国的权威研究也表明,每天在屏幕前超过两个小时的孩子,出现注意力问题的概率高达67%。

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孩子,接触了太多的电子产品。这些现代的屏幕 娱乐 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大量产生多巴胺,孩子不需要付出太多注意力,就可以得到很多感官快乐和刺激。

而阅读不一样,它需要我们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付出大量的精力去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和情节,在这样的鲜明对比之下,孩子自然静不下心去阅读,阅读习惯自然无从谈起。

父母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父母做什么孩子就会反馈什么。所以有时候,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与其直接批评孩子,不如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行为。

如果父母从来不买书,自己本身也不读书,每天当着孩子面玩手游、刷朋友圈、刷微博,整天手机不离手,或者太累、心烦、不爱陪孩子的时候直接给孩子一部手机或者一部Pad当玩具,甚至当孩子面说过“读书无用”的言论。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正是孩子最初模仿的对象,孩子的这种“复制”到“粘贴”的行为将父母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一并学去。

孩子自然也有样学样地不会去阅读,更别说养成阅读的习惯。

书籍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开启了孩子与世界连接的大门。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阅读无法强迫,但是可以引导孩子从兴趣开始。

孩子和成年人的喜好差异很大,在读书的内容选择上也是如此。成年人在帮孩子挑选书籍时,习惯选“好书”,但这些书往往在孩子眼里无聊又枯燥。

因此选择书时,最好还是按孩子的喜好来,这样才方便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不会让孩子因为无聊而放弃。

父母可以在日常中细心观察,每次去书店或者图书馆时孩子通常都会选择哪类的书籍阅读,依据孩子喜欢的书籍,父母可以适当向孩子对其他类别的书籍进行拓展,帮助孩子扩大阅读的视角和类别,进而增加孩子的知识范围和知识的储备量,进而增加阅读的兴趣。

采用激励方式来强化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有必要。

比如,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

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父母也可以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而最好的奖励就是再给孩子买他爱看的书,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

通过我们的鼓励,让孩子觉得阅读是快乐、轻松、舒适,令人感到安心的。

长期潜心研究阅读教育的宋怡慧老师曾经说过:陪伴(孩子阅读)远比(阅读)方法更实际。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引路人。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陪伴孩子阅读,方能引导孩子慢慢爱上读书。

国内外 育儿 专家都提倡“亲子共读”,所谓亲子共读,意思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读一本书,并且父母引导孩子有深度的一起读完一本书。

这种亲子共读的方式不同于睡前讲故事,不同于陪着预习语文书,而是一种父母和孩子对书籍阅读中进行互动、发掘书中的意义和内涵,进而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想要真正懂孩子,就要先学会成为孩子的伙伴。

黄磊说,从多多小的时候起,他就会和女儿一起读书,讲故事,自己就是她的读书伙伴。

于是,父女俩从童话故事一路读到外文原著,在多多二年级的时候,还一起翻译了作品《圣诞老爸的来信》。

无论阅读方法多么有效,父母陪伴孩子阅读,才是引导孩子慢慢爱上阅读的终极武器。

读书,应该是伴随我们和我们孩子终身的一种信仰和追求。

周围的环境对于孩子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所以父母有必要营造一个书香缭绕的氛围,供孩子读书。

当然,在孩子房间,父母也可以将孩子喜欢的图书、绘本摆到孩子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

只要孩子想读,随手就能拿到他喜欢的读物。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自然能够诠释什么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

曾有个妈妈举过一个这样的例子:

“女儿刚出世时,家里居住面积小,书又多,她的儿童床上都铺了厚厚的一层书,就这样女儿一天天在书堆上长大,她没有弄脏、弄折一本书。她似乎对书有一种眷恋,长大了她从不挑吃挑穿,她的漂亮衣服比别人少,但她的各色藏书比别人多,她可以从书柜里为你精选出不同题材的美味佳肴。”

让书籍成为家庭氛围和家庭总体印象的组成部分,让随手拿起一本书变得比随手拿起手机或者打开电视更容易,这就是有一个良好阅读环境的理念。

当孩子认为读书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自然,而不是一项必须学会的技能,必须完成的任务。

所以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孩子也就自然而然爱上阅读。

父母不要急于让孩子在短期内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也不要认为孩子看几本世界名著后文学修养就会达到什么高度。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时间,需要“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过程,如同是“静待花开”的过程,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习惯、一生的修行,终究有一天会绽放出美丽的花。

最后用《朗读手册》中引用的一首诗送给题主,让你家的孩子爱上阅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