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孩子阅读】8《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这本称之为每家书架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书本,从2008年问世以来就受到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喜爱,最近和朋友聊天,她问我读过这本书没,如果没有一定要去读,太适合我们这个年纪读了,我戏谑什么适合我们这个年纪,不要和我说,我才18岁哈哈哈哈哈。

“ 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不能拥有我想要的生活? ”因为我们把眼光投向了外在的世界,学会把目光转向我们的内在射界,进而发现我们大多数的人竟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更糟的是,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

  人类所要追求的东西用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来“爱、喜悦、和平” ,无论是追求权力、财富、健康等等,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喜悦和内心的和平,快乐和喜悦是不同的,快乐是由外在的事物引发的,他的先决条件就是一定要有一个使得我们快乐的事物,所以它的过程是由外向内的,既然快乐是取决于外在的东西,那么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以后,你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而 喜悦不同,他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一旦你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这里所说的爱,也不是你们一般的男欢女爱,而是真正的爱,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所以作为父母,要让孩子为他们自己而活,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历程。

  我们的身体是如何与我们的真我分离的那?孩子出生之后,有多少人能够幸运地在一出生就由母亲一直怀抱着,饿了就吃奶,哭了有人抚慰?不要定时喂奶,不要孩子哭的时候就让他哭,不要怕所谓的宠坏!你在成为受精卵的一刻仅仅是一个意识的存在,你在妈妈肚子里你感觉和周围的东西都是合一的,但我们离开了母体,我们知道饿了我们和这个世界是分离的,为了保持自我感,我们就发展出了自我、小我,在这个世界上抓取所有我们能抓取到的东西,因为小我是如此的虚幻、脆弱,所以它需要更多的抓取、获得、才能延续它软弱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很多无名的恐惧。到了最后,这种无名的不安全感和分离感,就变成了一种存在性焦虑,成了我们每日生活的背景音乐,不停地在播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独自一个人的时候,老想找人说话,或者打开电视、收音机,或是找点事情做,是因为我们不想面对这种存在性焦虑,无法去除, 只能用觉知之光去照亮他们 , 学会跟你的身体对话,倾听你身体的讯息 。比如瑜伽,任何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连接, 所以运动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它时的心态和状况,和你的身体链接。 所以无论是跑步、快走、游泳、太极拳、气功、瑜伽,只要你能够专心地关照自己的身体,这些运动都可以成为一种冥想。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留意自己的身体, 你会发现,这样可以让你更容易活在当下,着就是把自己的意识带入了更多的觉知,也就是把潜意识的一部分转变成了意识。

学会不去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论,毕竟一个人的大脑每秒钟要过滤掉那么多的信息,因此,她只看得见她想要看到的东西,别人那什么标准去过滤信息,真的管也管不着,无论别人说些什么,受到影响的只是我们的小我而已,如果能够接纳小我的缩减和被打击,再多的流言也不怕。

如何和伴侣沟通和相处?不要用自以为的对他好来管教对方,想想看父母管教小孩,督促小孩要守规矩、用功念书,有多少成份是掺杂了怕小孩出去丢自己的脸(怕人家说你教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教养!)或是希望、期待孩子能为他们的小我带来光荣,或是将自己对未来无名未知的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加重他们的负担?你给伴侣说的每一句话,你真正的出发点是为了对方的人生,还是更多为了自己?对自己亲近的人,更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是为了自己,而且还自以为有权利管对方,认为我们可以介入他人的领域,促使别人改变,这种做法不但白费力气,而且还会造成两人关系的紧张。你可以把你知道的, 你认为对的、正确的东西和他们分享,但是背后不要设定一个预期的结果,比如你一定要听我的,要不然,这样的话,对方比较能够接受,伴侣之间、亲子之间都是这样!!!!(没有强迫,只有分享!!!!) 如果你觉得对方的习惯不好,想改变他的生活、饮食习惯,你就自己努力、尽心的去做,让你的伴侣感到好奇,让他看到成果,然后他可能会愿意听听看你为什么这么做的理由,他也许会试着做一些你在做的事,如果强迫的话,就会反抗。记住,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为我们的亲人担心,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担心诗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看你本意是处于关心,还是恐惧把担心投射在孩子身上,给她很多压力,在能量层面和心理层面是可以区分得出的。

天下有三中事,我的事,他的事和老天的事。 人们常常跟老天争辩、抗衡而不自知,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外在的事件都是我们创造的,如果你的细胞习惯了吃“都是别人害的”这种胜肽,如果我们不喂养这种胜肽给他们的话,我们的生理需要会促使我们做出种种行为,放射种种能量的波动频率,让能够产生这种胜肽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情绪都是一种能量,尤其对孩子来说,一些天生的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失望落空的悲伤,都只是一种自然生命能量的流动而已,它会来,就一定会走,坏就坏在父母对这些孩子身上自然流动能量的态度。接纳孩子的能量,拥抱他,让他自然流走,而不是和她PK一决高下。给孩子无限的情绪上的支持和认同,而一些家长就只会打压,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大人不是想要帮助她立刻消除,而是躲避(买糖给你吃/别哭了/再买一个/别伤心明天带你出去玩),就是否定他的情绪(这有什么好哭/好气/好怕的),要不然就是打压(不准哭,在哭就揍你/不准发脾气,小孩子凭什么生气),无论采取以上任何一种策略,她的情绪从来没有被认可、被接受,所这些情绪从来也没有离开。对孩子情绪的支持和认同不会宠坏孩子,只是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阻止或是否定啦,行为规矩还是要遵守的罗。比如孩子想在吃饭前吃糖,你不给她,他生气的在地上打滚,这时候,你把他抱起来,告示他,说我你吃不到糖好生气,好伤心,我们让你摸摸他,跟他打个勾勾,说好吃完饭就吃它好不好?这样孩子的情绪可以充分地被理解,而且他也可以自由地发泄情绪啦!情绪就是一种能量,会来也会走,大人不要干涉,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怎么去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无限的爱和支持,如果你用转移的方法来教孩子避开负面情绪的话,孩子长大以后就学会了用替代品来逃避情绪,什么抽烟啦、吸毒啦,还有那些工作狂啦,很可怕,如果你去压抑孩子情绪的话,那就更不好了。

       学会臣服,因为事实最大,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是不能改变的,不要拿头撞南墙,我们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无论你选择什么,都不需要负面情绪掺杂在其中,学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如何解决和面对这件事情上。臣服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臣服,就是接受事实,第二个层面的臣服是臣服于你因事件而衍生的情绪,不要与它抗争。

静坐冥想是培养觉察和包容能力最好的方法,一开始五分钟也可以,慢慢地把时间拉长,这是迈向真我的不二法门。冥想的时候如何不受思想的搅扰那?“倾听自己脑袋里的声音,做一个观察的存在,声音在那里,我在这里听这它,注视它,这份了解,就不是一个思想了,它对你存在的一个感觉(倾听内在的思考、对话),你可以感觉到在那些思想下面的一个比较深层次的自我,一个有意识的存在”。

        觉知是破除身份认同的第一步,“看见”是第一步,先要看到你自己认同与某种东西,也许你没办法立刻放下,但是如果你能彻底了解到你认同的那些东西,其实不是你,也不是属于你的,你就有可能从这个外境追逐的噩梦中醒来,要有充分的决心和毅力,老婆不是秀给别人看的,心灵相通最重要。

心想事成的第一个定律是,你所向往的东西必须使命中注定该使你的,或是与你的更高的目的是一致的、有利于人类社会的, 要不然就是你能深入到潜意识和真我层面,破除人生的模式,学好自己该学的功课,破解你的命运,否则心想事成只是纸上谈兵罢了。我们可以通过连接、臣服、定静、觉察等功夫,在那些圆圈破解出一条通道,与我们的真我相通的,学会如何破解身体的滞碍,化解情绪的瘾头,检视思想的谬误,以及放掉无谓的身份认同。 第二个定律是吸引力法则 ,什么是吸引力法则,当你真心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能量的震动频率,然后全宇宙就会联合起来帮助你达到你想要的东西。什想要么是真心想要?那就是不仅仅在思想的层面而已,你必须打心眼里渴望这个东西,每次想的时候,都会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而且最有威力的是,让自己随时随地都处在你已经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之后的感受,而且,视觉的观想是最重要的,你可以每天都在脑海里面演练你已经拥有你药的东西的画面,细节愈清楚愈好,这样去观想并且去经历那种感觉,让你每个细胞都充满信心的在召唤它想要的东西。当然努力还是很重要的,但你是充满喜悦的去努力哦。 第三个窍门,就是感恩。 知恩图报就会有更多好事发生啦,我们感恩的时候,就是在能量层面跟宇宙说 , 多来点,多来点,同样的,在你想要的事情,还没有成就的时候,就去感恩,感谢,宇宙就不得不给你啦! 第四个定律,就是要言行一致, 不要说的,想的是一回事,做出来的又是另一回事。

       具体怎么觉察?你的负面情绪聚集在身体的那个地方,就百分之百试着去感受它,不要去压抑,深呼吸,把你的呼吸带到那里去,维持一个观察者的意识,看着你的这些负面情绪,不要批判,带着爱的觉知,在你的心口处迎接它们,深呼吸,特别感受那个小我被贬低、缩小的感受,只要你允许小我的缩编,你的内在空间会因此而扩大,记得,去允许然后放下。闭着眼睛深深地呼吸,感受自己内在发生的种种状况,维持一个哎的觉察的感受,看着这些负面情绪在心口聚集、扩大、增强、停留、缩小、减弱,最终消散。

      最后记着把你的祝福跟所有人分享,分享就跟感恩一样,分享出去的越多,你回收的越多。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他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他一点时间,耐心,细心的拆开这个礼物,你会享受到他内在蕴含的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

另附TIPs:

一、怎么吃?

1.食物的比例:所谓的黄金比例是40%的谷类,40%的水果、蔬菜,20%蛋白质。

2.吃饭的时间:早餐一定要吃得多,晚饭一定要早。两餐进食之间,不可以超过4个小时,才不会耗你的老本(能量)。所以在两个正餐之间,应该要吃一些点心,补充一下能量。

3.食物的分量:轻食和少食多餐。每餐食物的分量不要超过你一只手掌能抓满的分量的五倍。七八分饱就应适可而止。

4.烹饪方法:生食蔬菜有很多好处,但并不是每个人在每个季节都适合,生食动物(包括鱼)在现代社会中问题太多,少吃为妙。少油的烹饪方法——水煮、蒸是最营养 、最好的、

5.吃的方法:细嚼慢咽可以让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帮助消化,此外,食物,饮料不要太烫太冷。我们的身体必须消耗极大的能量,才能将喝下的冰饮料温暖至正常体温(36度半),如此一来整体的免疫力自然下降。所以如果常喝冰饮料,建议将饮料退冰半小时或改喝常温白开水。

二、《恩宠与勇气》段落:

1.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我可以看见并感觉到我的身体,然而凡是可以被看见以及被感觉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观者,我的身体焦虑或平静,但这与内在的真我全然无关。我有一副身体,但我并非自己的身体。

2.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我能知晓我的欲望,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欲望来来去去,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欲望,但我并非自己的欲望。

3.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我能觉察出我的情绪,然而凡是可以被觉察的,并不是真正的觉者,情绪反反复复,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我有情绪,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

4.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我可以看见与知晓字的思想,然而那可以被知晓的并不是真正的知者,思想来来去去,却影响不了内在的我们,我有思想,但我并非自己的思想。

5.我就是那仅存的纯粹的觉知,是所有思想、情绪、感觉与知觉的见证。

三、被虐待女人的重醒:

首先每天要念一段话: 我看见我在寻求被虐待的痛苦感受/我看见我在寻求不被爱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学会宽恕,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不同额功课要学啦,我的。。。。只是来帮助我卖给我功课做而已。

四、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就是一些能量,就像你以前说的,它们会来,就一定会走,我们任由它们来来去去,不加干涉。这些负面的情绪就想黑暗一样,你驱散不走它们,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

五、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个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个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就赋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强大了。喜悦是消融负面情绪最好的光,有什么事是你爱做的,而且是可以带给你喜悦的?舞蹈是最能展现你自己的一种艺术,你不但与身体链接,而且能释放累积的压力、情绪。进而用舞姿和蕴含其中的力量来表达你自己。喜悦是社么,存在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一朵迎风招展的小花,一个婴儿的微笑,一片阳光下闪亮的输液,一个朋友随口的赞美,这些都是无声的问候,喜悦的祝福。

六、管好自己的事,别理他人的事。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再版序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上师

  自序 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01.一场奇怪的对话——我是谁?

  02.老人的读心术——我不是谁?

  03.做爱像去迪士尼乐园?——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04.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05.人生就像一场戏——角色面具

  06.层层包裹的同心圆——未知的自己

  07.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能量争夺战

  08.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

  09.巧遇旧识——潜意识初探

  10.当灵性与科学相遇——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11.命好不怕运来磨——潜意识中的人生模式

  12.遇见难得的知音——潜意识的表达方式

  13.回溯童年的记忆——我们身体的障碍

  14.重新和身体联结——瑜伽和呼吸

  15.激励大师的体验分享——饮食与健康

  16.卸下光环后的人生——健走真好!

  17.“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18.一场“ego boosting”(小我增长)秀——同学会的启示

  19.被负面情绪套牢——情绪的障碍

  20.在谷底惊见阳光——情绪的体验

  21.摆荡于背叛、欺骗之间——情绪的爆发

  22.是谁在伤口上撒盐——情绪的疗愈?

  23.爱过、痛过、哭过之后——臣服的体验

  24.梦的秘密——当下的臣服

  25.背负重责大任的脑袋——检视思想

  26.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转念作业

  27.昔日女星的解套智慧——思想的瘾头

  28.我是个婚姻失败者?!——思想的搅扰

  29.什么让我感到喜悦——认同的解离

  30.老婆不是秀给别人看的——身份认同的探索

  31.战胜了胜肽——心想事成的秘密

  32.未实现就先感恩——最后的试炼

  33.开始,就是未来——迎风飞扬

  34.婚姻是一场修行——亲密关系的联结

  35.快乐和对错,谁更重要——走出观念的牢笼

  36.走出观念,还原本来——回归真我的自然状态

  再版代跋 给读者的一封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