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罗亚斯德教简介(查拉图斯特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4
琐罗亚斯德教简介
琐罗亚斯德,又称查拉图斯特拉,是波斯(今伊朗)人,被尊为琐罗亚斯德教的创始人。关于他的历史记载稀缺,生平和出生地均不详,据传他生活在公元前170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间,出生于伊朗东北部。琐罗亚斯德教曾在中东和西亚地区具有重大影响力,是古波斯帝国的国教,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该教在伊朗山区和印度孟买地区的帕西人中有广泛的影响力。
琐罗亚斯德出生于青铜时代的多神信仰文化中,他的早年生活缺乏确凿的史料。《阿维斯陀》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古经,从中可以了解到琐罗亚斯德的生平。据记载,他来自斯俾塔玛祭司家族,在三十岁时接受了来自善灵沃夫•玛南的启示,并拜访了其他六位善灵,获得了神的启示。此后,他改变了信仰,反对多神信仰,只信仰一位创造神阿胡拉•马兹达,并认为其他神祇是恶灵。他的观点遭到当时祭司团体的迫害,直到十二年后,他的思想才得到巴克特里亚国王维须塔斯巴的认可,并成为国教,迅速在波斯传播开来。琐罗亚斯德教认为宇宙间存在善与恶两个对立的原则,善为光明、美善、生命、真理和道德之源,恶为黑暗、罪孽、死亡和物质之渊。善神的护从有七位,称为“七德”,恶的护从也有七位,称为“七恶”。信徒们相信善神最终会取得胜利。
《阿维斯陀》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主要经典,记述了琐罗亚斯德的生平及教义。该教认为火的本质与象征是善神阿胡拉•马兹达,火是神的绝对与至善的象征,也是“正义之眼”。琐罗亚斯德教徒的生活仪式包括新生礼、清净礼和葬礼,教徒死后的葬礼为“天葬”,将遗体放置在“安静塔”上,任飞禽啄食而归于自然。
琐罗亚斯德教在公元三世纪时盛行于西域各国,六世纪初传入中国,称为“拜火教”或“火神教”,唐朝时改称“祆教”。唐高祖在长安建立了四座祆教寺庙,在东都洛阳建立了三座,其他大城也有祆教的寺庙。然而,在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下令灭佛,祆教也受到打击,宋朝之后,祆教在中国消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