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人际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进程,现代社会逐步形成了按照学生年龄进行划分的教育,这样使得同年龄的交流时间增长,跨年龄的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大大的缩减。大约到20世纪中期左右,在学校以同龄人群体为主要沟通对象的交流方式开始逐渐形成并兴盛起来。时至今日,同龄人间的相互影响,对青少年成长为成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龄人群体在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的重要。

同龄人群体的影响力很大,但他们的影响侧面却各不相同。

在青少年的社交圈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并不一定会被同伴认可,但是家庭条件,以及男孩子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女孩子的外貌则是常常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青春期的少年会格外关注自己的外貌的原因之一。

进入中学以后,学生接触的人数增加了,社交关系也变得更复杂。当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比如更大的学校一个偌大的食堂或操场时,由此带来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孤单,会使他们选择加入某一个群体,在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获得巨大的归属感。青少年会努力寻找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同龄人来重新组建一个像童年时期那样的规模小的,但是关系亲密的社交圈。

对青少年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的同龄人群体主要有两个类型组成:分别是小团体和大群体。

01小团体

小团体是基于共同的爱好和活动活动和为基础而组成的朋友圈子。通常由五六个左右的同龄人组成,小团体是青少年玩耍,聊天,交友等社交活动的重要单位,对于所有的小团体来说,团体内成员彼此之间的了解程度和欣赏程度比外人都要高,小团体是青少年学习社交技巧的重要场所。

在小团体里可以学会如何做一个好朋友,如何做一个领导者,如何有效的沟通,如何享受他人的友情,如何从一段不满的友情关系中脱身等等。

在学校里大约有一半儿以上的青少年,有自己的小团体,相对于男孩来说,女孩更容易形成小团体,而男孩更容易成为孤立人员。对于青少年来说,如果在学校待的时间短,融入小团体的程度就会比较低,成为孤立人员的可能性会加大。所以对于那些,经常搬家或换学校的青少年来说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会变得非常的困难。

有同龄人群体作为榜样,对于青少年影响十分重要,这些群体是青少年获得身份认同的重要来源度。

青少年在看待学业问题和规划自己的学业问题上会和自己的朋友有着相似的倾向。学习刻苦,成绩好,并且希望上大学的青少年通常会和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交朋友,整天埋头读书的学生不太会有太多整天只知道玩乐的朋友,因为这两种活动是互相冲突的。同样一下课就想着要去哪里玩的学生也很难和整天呆在家里学习的学生维持良好的朋友关系。研究发现,当一个青少年,他的学习成绩发生变化之后,他的朋友圈子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成绩变好就会和学习好的在一起,成绩变坏了,周围也就会有了学习差的同学。

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互相影响。比如有两名一开始成绩差不多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和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做朋友的那个就会比另一个成绩要好些些,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同龄人之间会相互影响,这种影响还包括一系列的行为问题。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群因为厌学而组成的小团体的男孩儿,随着小团体内部厌学情绪日益增强,每个成员对学校的厌恶感也日益增加,因此厌学也成了他们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即使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些十分具有积极意义的事儿,也很难让他们感觉好起来,考试取得好成绩,老师对他们夸奖,这些都变得不重要了。因为这些都和他们对自我认知发生了冲突。

研究发现具有反社会和暴力倾向的青少年,往往会相互吸引,并组成一个特殊的同龄人群体。而青少年交到了有反社会倾向的朋友,容易受到反社会同龄人的影响,加大卷入反社会行为的概率 。即使是在青少年犯罪的管教中心,反社会倾向暴力倾向相对较大的青少年仍然会聚拢在一起,相互影响,参与到情节更为严重的饭社会活动中。

02大群体

大群体不是小群体的简单组合,大群体和小团体在结构和成因上都不同,大群体是由有同一类标签属性的青少年组成,他们之间可能并没有太多的交流,也并不承认彼此之间是朋友关系。决定青少年属于哪个大群体的因素是是这个个体的名声和刻板印象,而不是朋友圈或者是交际圈。比如你是学霸圈中的一员,并不要求你要和学习好的人去交往,做朋友或者经常呆在一起,只要你的打扮举止,还有考试成绩能拿高分,那你自然就是学霸圈中的一员,大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也是这样划分的,大群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定位青少年在学校中所处的社交阶层;二、让青少年进行分流;三提供崇尚某种生活方式的环境。

由于决定青少年大群体属性的是名声,还有刻板印象,这对于某些青少年个体来说,如果他们被归入自己并不喜欢,甚至不想有半点瓜葛的群体中,他们又没有办法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会非常难受。

大群体在青少年的认同感,自我意识,自我认知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青春期初期,青少年还没有真正的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大群体就为他们提供了自我认定的基础,他们会通过服装、语言、玩伴定位自己。在学校中自己所属的群体和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就像是为自己贴上了告诉别人自己是谁的身份标签,加入到大的群体里,可以让青少年初步找到一种认同感。

在学校的社交体系中,大群体满足了个体的归属感,同时也设定了群体内的诸多方面的规范和标准。比如:在学校里面的一个篮球队的运动员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参加篮球比赛,他们会穿特定的衣服,拥有特定的活动和特定的口头禅。大群体使得它的成员在同龄人眼中有了某种特殊的身份,能成为大群体中的一员对于青少年来说,十分重要。这是青少年谈论别人时候的依据,更是他们自我认同的基础。

大部分青少年都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他们必须去做一些符合群体目的和价值观的行为,而每个群体的具体性质都不同,地位相对较高的大群体中青少年的自尊心会比较强,如果认为自己所在的群体的地位比较低,那他们的心里状况就相对比较差,群体属性会通过多种途径来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随着青少年对自己个体身份认知的日益清晰,青少年对群体的归属感也会慢慢的变弱,随着年龄的增加,年长的青少年会获得更独立的自我认知。然后从大群体中分离,完成了从拉帮结派到特立独行的成长过程。

03 家长的角色色

一些研究发现,危害社会的青少年团伙形成的过程是从儿童时期有问题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开始的。比如在童年时期的威胁和敌意,会导致子女在儿童时期的反社会倾向,而这又容易使得儿童在小学时成绩比较差,被同学排斥,当被大多数同学排斥的时候,具有攻击性的男孩子会发现自己和另外的具有攻击性的男孩相互吸引、彼此接受,这样也就形成了他们特殊的小团体。

青春期时父母如果能够增加关怀,可以减少青少年参与危害社会团体的机会,也能减少行为问题。

另外,父母可以扮演社交顾问的角色,来帮助孩子管理他们的友谊,指导孩子们和他们与同伴的交往,帮助孩子们选择同伴,解决与朋友之间的问题。当然要避免过度的干预啊,带来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如果父母亲干预很强势,禁止青少年与他与他们不同意的人交往的时候,容易引发逆反,反而使得青少年与那些人走得更近,孩子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表达对父母的限制的一种蔑视以及对独立的渴望。当然,这种做法也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

父母自己的生活方式,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活动,青少年选择哪一类型的朋友或者是群体交往,都会受家庭的影响。那些家庭里重视学习的孩子,一般学习会比较优秀,交的朋友也就会重视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