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疫情来了之后感冒都不见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为什么疫情来了之后,感冒都不见了?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觉得挺奇怪的,因为不知道题主是依据什么这么说的!

后来自己想了下,应该跟这三点有关!

第一,由于这次疫情来的突然,而且传染性强,采用全民居家隔离,减少外出的防控策略,这见到的人少了不说,而且因为普通发热、感冒来医院的人也少了;

第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敏感期,很多人担心自己因为发热被强制性隔离,对身体更加重视了,所以感冒发烧的病人也减少了;

第三,事实上,感冒发烧病人确实相比以前减少了,为什么?很简单道理,普通感冒,流感等也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这也属于呼吸道传播疾病,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一样的。

因此,我们在防控新冠病毒传播的同时,实际上也把普通法感冒、一些流感病毒传播途径也给阻断了,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像以往感冒、流感一样,到了,总会有一部分人会被感染,也犯病了。

但是,不管这个疫情出不出现,说感冒不见了,都是不对的,只能说相比以前,感冒的人少了一些而已。

为什么感冒不可能像天花一样消失掉?

首先,我们大家想一下,天花是怎么被我们人类战胜的,是找到了专门杀灭它的药物吗?

并不是,而是有效的天花疫苗的出现! 从传染病的角度,是保护了易感人群,我们人类通过接种天花疫苗,在我们人身上产生一种抗体,以至于天花无法在我们人身上作妖作福,而病毒大家都知道,是不能独立存活的,必须要寄托在宿主中,因此,慢慢的病毒也就自生自灭了。

那么,感冒为什么不可以像消灭天花一样,通过接种相应抗体来让它消失!

很简单!

一是因为引起感冒原因有很多,比有细菌性的,也有病毒性的。细菌性的,我们已经有办法了,用抗生素可以灭菌,但是感冒大部分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比如最常见的鼻病毒、腺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等。

这么多的病毒,如果要做疫苗,就要做很多种,然后这也没多大事,能消灭都可以!

关键是疫苗还跟不上病毒变异速度,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疫苗注入我们人体以后,都能产生终身免疫!

大家最常见的流感,流行性感冒,现在疫苗有了,但是我们大家可以发现,我们依然每年冬春季节都要面临流感肆虐,每年都有一部分死于流感,比如美国,从去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死于流感的人数已经接近2万人!

大家想想,流感疫苗都有了,也有了像奥司他韦这样的专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为什么美国还有那么多人死于流感?

其实最主要的是流感病毒的变异,抗病毒药物远远落后于抗菌药物,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大家开始研究的少,就是因为抗病毒药物研发跟不上病毒变异节奏。

我们今天研发出了这种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而可能下一步就出现了一种新型流感病毒;

我们现在有了可以预防好几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但是还是无法100%避免流感病毒感染,因为它可能变异,有了新的种类,是现在这种疫苗防不住的。

而且, 现在接种流感疫苗也只能保10个月左右不感染,预防的也是那几种已知的流感病毒,过了以后,体内抗体会下降,就失去保护作用,明年不打还可以被感染!

最重要的是像现在引起感冒的鼻病毒、腺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等,都是与我们人类共生的病毒,你不知道它们在哪里,而它们总会在某一瞬间出现。

所以,这次疫情有可能过去,但是感冒这件事,是不可能过去的,过不过去也不重要,毕竟它本身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人的普通感冒,都可以在7-10天自愈!

疫情和感冒存在相关关系,但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认为“疫情来了导致不见了感冒",与“抽烟能杀死病毒”这样的结论如出一辙,这是典型的归因错误,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幸存者偏差”。

因此,我们要明白几点:

你没看见人家感冒并不代表真没有了。

疫情之前,感冒表现主要是外在的,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很明显,也很容易发觉;但疫情发生之后,很多人带了口罩,即便感冒也不容易被发现。

还有更大的一个原因,因为疫情来了,大多数人都躲在家里不外出,你见到的人少了90%以上,从概率上来说,你见到感冒的人就更少啦。

可事实上,疫情期间还是有不少人感冒的,远的不说,我老婆就感冒过,只不过她是普通感冒,没几天就好了。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也没有必要广而告之啊。

疫情和感冒存在相关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

疫情来了,人都待在家里,如果只是普通感冒,症状没那么严重,大家是不太敢去医院的。原因很简单,去医院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与其如此,还不如待在家里更安全。

换句话说,因为疫情发生了,一些普通感冒往往选择在家吃药或者“自愈”,但这并不代表感冒不见了。

从时间上来看,确实是疫情发生后,看见感冒的情况更少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两件事相继发生,并不代表二者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疫情让人们更加注重身体保护,可能是导致感冒情况减少的一个因素。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这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和身体 健康 ,养成了勤洗手、开窗通风和外出戴口罩的好习惯。

恰恰也因为这些好习惯的养成,可能在客观上确实降低了普通感冒发生几率,不需要去就诊或者吃药。虽然我没有数据支持这一结论,但是完全是有可能的。

因此,综上所述,题目中所说的“疫情来了之后感冒就不见了”的说法是不严谨的,这 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不是直接因果关系,因为感冒并不是真的变少了,而是去医院就诊的人少了,人们也更加注重自我 健康 防护了。

感冒一直都在。

疫情时刻,感冒已经变成了地下工作者。

你敢在人多的地方打喷嚏吗?

你敢去医院门诊说你发烧了吗?

你敢去药店买退烧药和消炎药吗?

如果你敢,那就准备隔离吧!

弄不好被隔离的路上,你就中招了。

弄不好在疑似检测过程中,你就意外升级了。

所以,感冒了只能猫着。

像猫一样猫着。

直到恢复正常,你才能说,之前我感冒了。

所以,没人感冒。

没人“敢”感冒。

这次的疫情,让大家把焦点都聚集到了这种传染病上,所以这会让不少人产生错觉,觉得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了以后感冒就很少能再看到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相信在疫情期间感冒的人并不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感冒的症状有一些重合,比如咳嗽、发热、肌肉酸痛、鼻塞、流鼻涕等,很多人在有发热的症状的时候,很快就被送到医院进行隔离了。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进展,很多地方都是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

在疫情期间还是有不少人得了感冒的,只不过有很多人怕被隔离,虽然国家对这类病人采取免费医疗,但是很多人心存侥幸,而且隔离14天会让他们接受不了,所以索性就一直瞒着,有点发烧头痛的先自己解决,喝点退热药和止痛药,缓解了就算了,否则就去医院就诊。下面我来具体说一下为什么会产生疫情来了感冒就不见的感觉。

1.出行受到明显的限制,减少了感冒的发生:

如果是在以前,大家在春节前后不可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的,肯定会上街、聚会的,还会凑热闹,去人多的地方。我们需要明白,感冒是能够传染的,如果一个人免疫力低,又经常去人多的地方,那就很可能得感冒。

但是这次疫情的出现,使得我们的出行都收到很大的限制,出门回家都需要进行登记和测量体温,这些出行不便和疫情的严重,也让大家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出门减少,那被传染感冒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

2.亲人在一起呆的时间久了,很多人的心情会变得比较好:

现在人的生活压力都比较大,每年到不了15很多人就出去打工了,只为了挣更多的钱来改善家庭条件和生活质量。但是这次的疫情的到来,让很多人不得不延期去工作,这样的话在家里呆的时间就会比较久,这样就会和亲人接触的时间延长,那些老辈人跟自己的子孙在一起,心情肯定是比较好的,自然免疫力也会好一些,所以就交给了感染的风险。

可能大家对我写的这些不太理解,虽然大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遍易感,但是它主要的高发人群就是45 60岁,如果控制好这个年龄段的人,那疫情的控制会有明显的改善。

试想,如果年后自己的子女都出去工作了,只留下父母在家,他们的心情肯定会得一段时间不好的,这样的话免疫力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社会 节奏的加快使得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

3.谁有感冒肯定尽量不说出去的:

在疫情期间,我们都呆在家里不出门,和别人接触的机会明显减少,本来疫情大家就人心惶惶的,试问谁感冒了还到处宣扬吗?肯定都是能瞒着就瞒着,实在瞒不下去才去寻求专业的治疗。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和感冒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出现发热都是需要上报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有发热就去隔离。

谁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来了之后,感冒发烧就都不见了,照来不误,但这感冒发烧,与平时不大一样了:

第一,感冒发烧了,平常肯定马上上医院,可现在外边疫情,很多人,就选择买了一些感冒药和退烧药,自己在家吃着。

第二,真感冒发烧了,现在不太敢出来,因为症状跟新冠病毒肺炎太相似了,如果到了外人,人人躲着,而且,有不少,肯定要报警了。于是,真感冒发烧了,人也不敢出去啊。

第三,就算是最常见的咳嗽,也是憋着,不管咳嗽一声,马上,周围的人,离他几米远,恨不得把他推走。

而且,我们就说北京两大儿童医院,短短几天,就接诊了几百例发烧的患儿,其中,有几例确诊新冠病毒肺炎,二十多例疑似了。

看,感冒发烧的,依旧很多。而且,冬春之交和春初,本身就是感冒发烧多发季节。但由于以上三个原因,我们就见不到感冒发烧的人,是见不到了,而不是没有了,照样很多。

最后一个原因:大家都宅在家里,这个确实得流行感冒的概率,也降低了不少。

感冒肯定是还有,这是我们人类的一个“顽疾”,怎么可能因为有了新冠病毒,就没有感冒病菌了呢?

所以,一般家里有人感冒,如果是稍微有些发热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干咳,没有无力,也不会感觉很厉害。一般可以凭经验判断是一般的感冒。就在家里吃一些感冒药就可以了。当然,吃感冒药以后症状要减轻,就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吃了感冒药以后症状一点都没有减轻,还是要到就近的医院去检查。

疫情期间,有人感冒了,也会引起自己的恐慌,其实也大可不必。

疫情期间,有很多人由于春节时的早晚温差变大,着凉感冒。感冒的症状肯定也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咳嗽,有的伴随着低烧。还有的可能会有浑身乏力的感觉。这会使很多人产生恐慌。认为自己罹患了新冠肺炎。执意要到发热门诊去检查。

其实这就有点过了,因为平时的着凉感冒很常见,变天儿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怎么一到疫情的时候就一定要去发热门诊呢。其实要我说,躲还躲不及呢!您想想,本来您一点事儿也没有,非得因为一点小感冒去发热门诊,正好要是碰上一个真的 病毒 携带者也一块儿去了,您这传染的多冤啊!

大部分聪明的人,不会在这个非常时期轻易的去医院,所以,感冒好像是消失了一样。

的确,聪明的人,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当然,主要的条件是我们自己判断病情,吃了相关的药以后,症状要减轻,这是要明确的。如果症状一直持续,就算是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转,还是要去医院的。因为这时候还是需要专业的医生来确诊。

如果吃了药,症状得到缓解,就没有必要过分的担心。结合自己的出行史,就很容易确定自己的难受是否因为感冒引起的。

所以,我们有能力自己判断自己是感冒,既无需到医院去。那么近期给人的感觉自然就没有感冒的病人啦!

大家好,我是北京城市专家@北京范儿。有关北京相关的问题您都可以向我提问。

感冒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存在,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至今,大家的注意都高度集中在疫情的防控上,甚至许多人一听到咳嗽、发热都会认为是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有感冒都不见了的错觉。

我们平常所说的感冒主要指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很高,成年人平均每年会发生 6次,儿童则可平均高达6 8次。本病常常发生在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受凉、劳累、气温骤降等都是常见的诱因,本病传染性弱,并不会引起流行,且病程具有自限性,即使不经治疗,在一周左右,也可自愈。感冒常见的症状主要为鼻部和咽部等局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痒、咽痛等,大多数患者无发热或其他全身症状,少数患者可有低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于感冒,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本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干咳和乏力,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多数患者感染后预后较好,但对于老年人群或已有慢性疾病者,感染后发生重症或危重症的概率更大,本病血常规检查多有白细胞正常过下降,淋巴细胞正常过降低,而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病毒核酸检查或病毒基因测序或抗体检查明确,一经诊断,需隔离治疗。

大家要正确认识,对于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的人群,特别是接触过确诊人群或曾到过疫情高发地区等人群,应积极就医,明确诊断,但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目前病例多数为输入型病例,大家要做好个人防护,切不可掉以轻心。

你好,我是空妈。

为什么疫情来了之后,感冒都不见了?

这个问题,空妈觉得原因有几个:

1、在疫情期间,大家都非常注意 健康 这一块儿的问题,所以患感冒的概率,就比平时少了不少。

2、还有一点就是,疫情期间大部分人都是在家自行隔离的状态。要知道很多感冒也是传染性的,如果接触人少了很多,那么也就降低了感染率。

3、疫情期间大家的清洁、防护工作都做得很到位,比如戴口罩、勤洗手等等,这些生活细节方面问题,也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感冒的发生。

我是空妈—— 育儿 是个繁琐长远的事情,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因为冬、春交际,流感还没有完全过去,各种肺炎、病毒也非常猖獗,随着天气渐渐转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就会跟滚雪球一样,传遍各个幼儿园。

但是……

今年春节到武汉解封,因为疫情的关系,每个人都隔离在家里。

门诊量,就呈断崖式的下降,隔离后的不久,每天的日门诊量从数百降到数十。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儿科的病人都是以感染性的疾病为主:

肺炎、肠炎、疱疹、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

而这些,相互之间传染源、传播途径,是跟新冠病毒一样的,只是传染性没有那么强,后果也没那么严重而已。

我们为了阻止新冠流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其他所有的细菌病毒也是有用的。

为什么疫情来了之后,感冒都不见了?是真的没有去医院检查出来,还是自己在家里就将它消灭了?

归纳总结了下,应该跟这6点有关!

第一,由于这次疫情来的突然,而且传染性强,采用全民居家隔离,减少外出的防控策略,这见到的人少了不说,而且因为普通发热、感冒来医院的人也少了;

疫情和感冒存在相关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

疫情来了,人都待在家里,如果只是普通感冒,症状没那么严重,大家是不太敢去医院的。原因很简单,去医院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与其如此,还不如待在家里更安全。

换句话说,因为疫情发生了,一些普通感冒往往选择在家吃药或者“自愈”,但这并不代表感冒不见了。

第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敏感期,很多人担心自己因为发热被强制性隔离,对身体更加重视了,不敢去医院,怕因为发热门诊,当成新冠肺炎;

从时间上来看,确实是疫情发生后,看见感冒的情况更少了,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第三,防护做好了。事实上,感冒发烧病人确实相比以前减少了,为什么?很简单道理,普通感冒,流感等也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这也属于呼吸道传播疾病,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一样的。

第四,都重视免疫力的提高了。

感冒发烧的,依旧很多。而且,冬春之交和春初,本身就是感冒发烧多发季节。但由于以上三个原因,我们就见不到感冒发烧的人,是见不到了,而不是没有了,照样很多。

学会了非药物疗法,即使是感冒,初期就进行应对,感冒也好了。没有像之前拖严重到肺炎,或者反复发烧,咳嗽才去就诊。

可事实上,疫情期间还是有不少人感冒的,远的不说,我也感冒过,只不过是普通感冒,吃了2天维生素C,绿色抗生素,就好了。只是别人不知道而已,也没有必要广而告之啊。你说你发热,咳嗽,好了,人家会举报你呀。

第五,不敢感冒。

你没看见人家感冒并不代表真没有了。

疫情之前,感冒表现主要是外在的,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很明显,也很容易发觉;但疫情发生之后,很多人带了口罩,即便感冒也不容易被发现。

疫情时刻,感冒已经变成了地下工作者。

你敢在人多的地方打喷嚏吗?

你敢去医院门诊说你发烧了吗?

你敢去药店买退烧药和消炎药吗?

如果你敢,那就准备隔离吧!

弄不好被隔离的路上,你就中招了。

弄不好在疑似检测过程中,你就意外升级了。

所以,不敢感冒啊。

还有更大的一个原因,因为疫情来了,大多数人都躲在家里不外出,你见到的人少了90%以上,从概率上来说,你见到感冒的人就更少啦。


因此,我们在防控新冠病毒传播的同时,实际上也把普通法感冒、一些流感病毒传播途径也给阻断了,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像以往感冒、流感一样,到了,总会有一部分人会被感染,也犯病了。

但是,不管这个疫情出不出现,说感冒不见了,都是不对的,只能说相比以前,感冒去医院就诊的少了而已。

感冒病毒也不会消失的。

为什么感冒不可能像天花一样消失掉?

关键是疫苗还跟不上病毒变异速度,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疫苗注入我们人体以后,都能产生终身免疫!

大家最常见的流感,流行性感冒,现在疫苗有了,但是我们大家可以发现,我们依然每年冬春季节都要面临流感肆虐,每年都有一部分死于流感,比如美国,从去年9月份开始,到现在,死于流感的人数已经接近2万人!

大家想想,流感疫苗都有了,也有了像奥司他韦这样的专门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为什么美国还有那么多人死于流感?

其实最主要的是流感病毒的变异,抗病毒药物远远落后于抗菌药物,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大家开始研究的少,就是因为抗病毒药物研发跟不上病毒变异节奏。

我们今天研发出了这种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而可能下一步就出现了一种新型流感病毒;

我们现在有了可以预防好几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但是还是无法100%避免流感病毒感染,因为它可能变异,有了新的种类,是现在这种疫苗防不住的。

而且,现在接种流感疫苗也只能保10个月左右不感染,预防的也是那几种已知的流感病毒,过了以后,体内抗体会下降,就失去保护作用,明年不打还可以被感染!

最重要的是像现在引起感冒的鼻病毒、腺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等,都是与我们人类共生的病毒,你不知道它们在哪里,而它们总会在某一瞬间出现。

所以,这次疫情有可能过去,但是病毒一直长期存在,

感冒这件事,也是不可能过去的,过不过去也不重要,毕竟它本身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人的普通感冒,都可以在7-10天自愈!


这也从侧面说明:

这次的疫情过去,我们也要学会:

疫情让人们更加注重身体保护,可能是导致感冒情况减少的一个因素。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为这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和身体 健康 ,养成了勤洗手、开窗通风和外出戴口罩的好习惯。

恰恰也因为这些好习惯的养成+ 健康 管理意识提高=生病,用药少了,可能在客观上确实降低了普通感冒发生几率,不需要去就诊或者吃药。

新冠肺炎与普通感冒有相似的发病季节,也有相似的症状,但区别在于新冠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因此需要重点防控。那么,为什么新冠肺炎爆发后,普通感冒就不见了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首先需要更正一个观点,疫情期间普通感冒并未凭空消失,而是患病人群有所减少,这主要得力于严格的防控措施。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分类属于病毒,普通感冒也多由病毒引起,因此二者有相似的传播途径,我们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既能防新冠病毒,也能防感冒病毒:佩戴口罩、与人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可降低呼吸道飞沫传播风险;避免久居相对密闭空间、保持居室通风,可降低气溶胶传播风险;饭前便后勤洗手、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可降低接触传播风险。相比于新冠病毒,普通感冒病毒的传播途径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两种,传染性也没有新冠病毒那么强,因此疫情期间我们采取的防控措施可大幅降低普通感冒的患病风险。

与新冠病毒不同的是,感冒病毒可能广泛存在于我们身边,疫情期间之所以很少感冒,除开少有机会接触毒力较强的感冒病毒,还与免疫功能强弱有关。免疫功能在感冒发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免疫功能较强,同时感冒病毒毒力较弱、病毒数量较少,通常很少感冒;若免疫功能低下,即使感冒病毒毒力弱、病毒数量少,可能也会感冒。疫情期间,我们没有了工作压力,很少熬夜,心情舒畅,营养均衡,很少受凉,因此免疫功能处于较好的状态,可战胜普通感冒病毒。但相比之下,一线抗疫工作人员感冒风险则较高,因为他们工作负荷较重且休息时间较少,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与普通感冒、新冠肺炎同一季节发病的流感,由于传染性较强,且病毒毒力较强,因此在美国地区感染人数较多。

综上,疫情期间感冒患者并非凭空消失,而是患病人数有所减少,与得力的防控措施密切相关,同时人们免疫功能处于较好的状态,因此抗感冒病毒的能力有所增强。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 健康 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