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妇科杂病(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习题

  A.冲任虚衰,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B.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

  C.肝血不足,冲任失荣

  D.肾阳虚衰,胞脉失于温煦

  E.气血亏虚,冲任失养

  1.实性妇人腹痛与痛经的共同病机是

  【正确答案】B

  2.虚性妇人腹痛与痛经的共同病机是

  【正确答案】A

  细目四:不孕症

  一、定义

  原发性不孕:女子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受孕者,古称“全不产”。

  继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又连续2年未再受孕者,古称“断绪”。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1.肾虚证

  (1)肾气虚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不调或停闭,经量或多或少,色暗;头晕耳鸣,腰酸膝软,精神疲倦,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细,两尺尤甚。

  治法:补肾益气,温养冲任。

  主方:毓麟珠。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迟发,或月经后推,或停闭不行,经色淡暗,性欲淡漠,小腹冷,带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宫发育不良;头晕耳鸣,腰酸膝软,夜尿多;眼眶暗,面部暗斑,或环唇暗;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细尺弱。

  治法:温肾暖宫,调补冲任。

  主方:温胞饮或右归丸。

  (3)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常提前,经量少或月经停闭,经色较鲜红;或行经时间延长甚则崩中或漏下不止;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眼花心悸,肌肤失润,阴中干涩;舌质稍红略干,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主方:养精种玉汤。

  2.肝气郁结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或先或后,经量多少不一,或经来腹痛;或经前烦躁易怒,胸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暗红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理血调经。

  主方:开郁种玉汤或百灵调肝汤。

  3.瘀滞胞宫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多推后或周期正常,经来腹痛,甚或呈进行性加剧,经量多少不一,经色紫暗,有血块,块下痛减;有时经行不畅,淋漓难净,或经间出血;或肛门坠胀不适,性交痛;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涩。

  治法:逐瘀荡胞,调经助孕。

  主方:少腹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

  4.痰湿内阻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多自青春期始即形体肥胖,月经常推后、稀发,甚则停闭不行;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头晕心悸,胸闷泛恶,面目虚浮或(白光)白;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行滞调经。

  主方:苍附导痰丸。

  治疗痰湿不孕证的最佳方药是( )

  A.二陈汤

  B.温胆汤

  C.苍附导痰丸

  D.启宫丸

  E.芎归二陈汤

  【正确答案】C

  不孕症辨证论治结构图

  四、毓麟珠的药物组成

  毓麟珠:人参、白术、茯苓、白芍、当归、川

  芎、熟地、炙甘草、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

  【方歌】

  毓麟珠中八珍汤,杜仲川椒菟鹿霜;

  温肾养肝调冲任,经乱无胎此方商。

   细目五:阴痒

  一、定义

  妇女外阴及阴道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宁,或伴带下增多等,称为“阴痒”。

  二、病因病机

  1.肝经湿热

  情志伤肝,肝气郁结,积郁化热,肝郁克脾,脾虚湿盛,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日久生虫,虫毒侵蚀外阴肌肤,则痒痛不宁。

  2.肝肾阴虚

  素体肝肾不足,或产育频多,或房室过多,或年老体弱,肝肾阴血亏损,阴虚生风化燥,阴部皮肤失养而瘙痒不宁。

  三、辨证论治

  1.肝经湿热证

  主要证候:阴部瘙痒难忍,坐卧不安,外阴皮肤粗糙增厚,有抓痕,黏膜充血破溃,或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呈泡沫米泔样,或灰白如凝乳,味腥臭;伴心烦易怒,胸胁满痛,口苦口腻,食欲不振,小便黄赤;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主方: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

  A2

  患者,女,24岁。阴部病痒灼痛,心烦不安,带下量多,色黄如脓,其气臭秽,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疗首选方药( )

  A.二妙散

  B.萆薢渗湿汤

  C.龙胆泻肝汤

  D.止带方加蛇床子

  E.知柏地黄汤加白鲜皮

  【正确答案】C

  2.肝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阴部瘙痒难忍,干涩灼热,夜间加重,或会阴部肤色变浅白,皮肤粗糙,皲裂破溃;眩晕耳鸣,五心烦热,烘热汗出,腰酸腿软,口干不欲饮;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阴补肾,清肝止痒。

  主方:知柏地黄汤加当归、栀子、白鲜皮。

  习题

  患者,女,56岁。阴部奇痒干涩7天,五心烦热,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

  A.知柏地黄汤

  B.保阴煎

  C.两地汤

  D.六味地黄丸

  E.左归丸

  【正确答案】A

  阴痒辨证论治结构图

  肝经湿热证: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 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

  肝肾阴虚证:滋阴补肾,清肝止痒 → 知柏地黄汤加当归、栀子、白鲜皮。

  四、外治法

  1.熏洗盆浴:蛇床子30g,百部30g,苦参30g,徐长卿15g,黄柏20g,荆芥(或薄荷)20g(后下)。亦可选用市售洁尔阴、洁身纯等中药制剂。

  2.阴道纳药:根据白带检查结果,针对病源选药。

   细目六:阴疮

  一、定义

  妇人外阴部结块红肿,或溃烂成疮,黄水淋漓,局部肿痛,甚或溃疡如虫蚀者,称“阴疮”。

  二、病因病机

  1.热毒

  经行产后,卫生护理不当,邪毒侵袭,或湿热蕴积,伏于肝脉,滞于冲任,侵蚀外阴肌肤,破溃成疮。

  2.寒湿

  久居阴寒湿冷之所,寒湿乘虚侵袭,凝滞于内,邪气不能外达,内陷于冲任肌肤;或阳气虚衰,气血失和,与痰湿凝结,肌肤失养,日久则溃腐成疮。

  三、辨证论治

  1.热毒证

  主要证候:外阴部皮肤局限性焮红肿胀,破溃糜烂,灼热结块,脓苔稠黏,或脓水淋漓;全身见身热心烦,口干纳少,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疮。

  主方:龙胆泻肝汤。

  2.寒湿证

  主要证候:阴部肌肤肿溃,触之坚硬,色晦暗不泽,日久不愈,脓水淋漓,疼痛绵绵;伴面色白,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食少纳呆;舌淡苔白腻,脉沉细缓。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消疮。

  主方: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

  阴疮辨证论治结构图

  热毒证:清热利湿,解毒消疮 → 泻肝汤

  寒湿证:温经散寒,除湿消疮 → 阳和汤或托里消毒散

   细目七:子宫脱垂

  一、定义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

  二、病因病机

  1.气虚

  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分娩损伤,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或经行产后负重操劳,耗气伤中;或久居湿秽之地,寒湿袭于胞络,损伤冲任带脉而失于固摄,久则子宫坠落下脱。

  2.肾虚

  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伤精损肾;或年老体弱,肾气亏虚,冲任不固,带脉弛纵,无力系胞而致子宫脱出。

  三、分度

  Ⅰ度:子宫颈下垂到坐骨棘以下,但不超越阴道口。

  Ⅱ度:轻者,宫颈已脱出阴道口;

  重者,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三、辨证论治

  1.气虚证

  主要证候: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口外,阴道壁松弛膨出,劳则加重,小腹下坠;身倦懒言,面色不华,四肢乏力,小便频数,带下最多,质稀色淡;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金樱子、杜仲、续断。

  2.肾虚证

  主要证候:子宫下脱,日久不愈;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冷痛,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入夜尤甚,带下清稀;舌淡红,脉沉弱。

  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主方:大补元煎加黄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