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楼梦,非常急

老师要求寒假读完红楼梦,可是我还没读完,可是后天就要考试关于红楼梦的内容,占60分(满分100),所以希望大家帮我整理一 些可能会考到的知识,最好能够经过筛选。不要全拉下来。。。拜托!~~~~~

第1个回答  2009-02-04
  真好我们怎么就没留过这样的作业啊……这下面的问题都是我觉得有必要了解的,有的是我写的,有的是从别的地方直接贴过来的~希望你考试能过啊~~
  1、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贾母这五位主人公的主要故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潇湘子雅谑补余香,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变生不测凤姐泼醋,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宴海棠贾母赏花妖,散余资贾母明大义
  2、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为什么那样紧小慎微? 一个水做的女孩儿,敏感又些许脆弱,寄人篱下的孤寂与自卑,勾心斗角的厌弃与彷徨导致她步步留神,处处小心,无非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得无奈举措。
  3、红楼梦中香菱跟黛玉学诗,黛玉为什么要香菱先看王维的诗,再看杜甫的、再看李白的。然后才去看陶渊明等人的诗呢?为什么作者这样安排顺序?
  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啊,先看王维的,是因为我觉得描述中诗句里直抒胸臆或者直接的景物等的描写比较多,好理解;杜甫和李白的诗句具有大家风范能够为初学者定下一个很标准,层次又不显低的模版;至于陶渊明等人就过多的涉及到出世入世等深奥的问题了,是要在有一定的基础上才可以理解的。
  4、贾府为什么由荣到衰
  贾府是个诗礼簪缨之家,钟鸣鼎食之族,它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的盛世,无可奈何的走向日暮途穷的“未世”,最后“忽啦啦似的大厦倾
  错惨惨似的灯将尽”,一败涂地,表演了一出“树倒猢狲散”的家庭悲剧,
  小说以贾府的衰弱过程为一条重要的副线,贯穿起史王薛等各大家族的没
  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
  建未世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
  势。
  一、安富尊者多,运筹谋划者少,这是贾府衰败的首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四个方面。
  其一,主子养尊处优,下人得过且过。
  其二:主子滥用职权,损公肥私。
  其三,奴仆刁钻,离心离德。
  其四:矛盾错综复杂,冲突激烈残酷。
  二、奢侈浮华,出多入少,这是贾府败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儿孙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这是导致贾府衰败的第三个重要原因。
  以上三个方面,注定贾府衰弱破败的悲剧结局,但是像这样的贵族大家
  庭,毕竟有些“百足之虫”的本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死而不僵”,而且
  它一度还给人以繁荣昌盛的假象。这是一个过程。

  小说在开始的时候,贾府其实已处于“死而不僵”的状态,元春晋封为
  贤德妃,像一剂强心剂,使它开始回光返照,此时正是元霄佳节,这种假象,
  只能勉强维持了一年,侍到次年的元宵节,它便开始显露出僵硬的景象。第
  五十三回五十四回,描写贾府过年的情景,“除夕祭宗祠”仍颇为隆重,但
  到元霄开夜宴时,族人来者却寥寥无几。从此败越来越多,如第二十七回写
  到贾链凤姐与鸳鸯商议典当贾府的“金银家伙”,以解燃眉之急,恰在这时,
  夏太监又传话来“借银子”,令贾链哭笑不得,妄想“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
  万的财就好了。”之后,林之孝便建议遗散些老奴及多余的丫环,说:“如
  今说不得先时的例了,少不得大家委屈些,该使八个的使六个,该使四个的
  使两个。”封建大家庭历来以人丁兴旺,奴仆成群相夸耀,然而贾府今非昔
  比,过多的人口已经成了沉重的负担。待到这一年的中秋节,它那下世的光
  景,就展露无遗,到处是凄清悲凉的景象;庸俗而不吉利的笑话,令贾母越
  发不安,祠堂里发出了令人发骨悚然的悲叹声,百足之足的未日,已为期不
  远。

  按照曹雪芹原来的艺术构思,贾府的最终败落,是在次年的元霄节。其
  方式,是被朝廷籍没家产,其结果是“是树倒猢狲散”,有人说,贾府之败
  主要应归于抄家。其实,纵然不被抄家,贾府也必然要败亡,因为它僵死的
  内因已经十分充分,抄家只是外因,只起了催命的作用,不过中雪上加霜而
  已,后四十回基本是完成了这一悲剧结局,但留下了“延世泽”及“兰桂齐
  芳”的光明尾巴,似不尽合雪芹原意。
  5、
  研究红楼梦人物名字意义是什么?
  很多人的名字或是暗喻了他的本性或是暗示了他今后的命运
  英莲-------实在命运应怜啊。
  贾雨村姓贾名化--假话吧。表字时飞----也真弄出了不少事非呢。
  甄士隐的家人霍启----不仅祸起---把英莲给丢了,而且火起---让甄士隐家也一把火烧光了。
  甄士隐的丫头娇杏---确实侥幸,偶因一回头,便为人上人了。嫁给了雨村很快扶正生了孩子。
  甄士隐——真事隐
  贾雨村——假语存
  冯渊——逢冤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石呆子——实呆子
  贾化——假话
  单聘仁——擅骗人
  坠儿——赘儿
  靛儿——垫儿
  戴权——大权
  张有士——张有事
  秦业——情孽
  贾政、贾敬——假正
  宁府与荣府更是宁者不宁,荣者不荣了。
  冯渊实在是逢冤了,为了个丫头,居然被人打死。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元迎探惜(春)——原应叹息
  秦钟更是一情种了。
  詹光实在是---沾光
  蘅芜苑——恨无缘

  宝玉却保不住玉,黛玉居然没有带玉。
  6、形容一下林黛玉
  掩棺扶琴荷锄葬花的林妹妹,如此灵秀的女孩子,没有薛宝钗的温婉娴淑,没有史湘云的率真直爽,没有秦可卿的妩媚多情,没有探春的大气爽利,没有王熙凤的果断机智也没有元春的雍容华贵但是她也不像薛宝钗一样圆滑世故,不像史湘云一样口无遮拦,不像妙玉一样孤标傲世,不像迎春一样怯懦软弱,更不像王熙凤一样心狠手辣。她就像是出水的芙蓉,香远益清纯洁无瑕,并且敢于反抗封建家族追求自己的爱情并不惜所需付出的代价,是个完美主义者。但是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得她敏感而脆弱,但即使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林黛玉依旧是坚持自己碾冰为土玉为盆半卷湘帘半掩门的性格
  7、评价贾宝玉
  长得特招女人稀罕,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女人
  有才气,有能力却又非常厌恶官场上的人情世故,不愿意参加科举,不愿意学习那些所谓的好书
  性格体贴而又敏感,有些执拗,在那个封建社会中,他待人处事等行为举止都为大家所纳罕。
  他说女孩子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土的材质,见了女孩子就清爽;
  他说女孩子年轻时是价值连城的宝珠,结婚后是失去光彩的珠子,等到老了就成了鱼眼珠了,都是至理名言啊
  稀罕起东西来,一针一线都是好的,不痛快起来,任它金银还是珠宝,都不放在心上。
  总之,在那个时代,是个叛逆而又体贴的人,而他的叛逆,又只是因为他在率真的追求他心中真正想要的。
  8、简述探春的性格特征
  作为贾府的小姐,庶出的身份颇为尴尬。赵姨娘和贾环的愚昧无知又经常令她很丢脸。天性好强又天资聪颖的探春,容貌出众,却为了摆脱这种尴尬处境,极力想要摆脱,从中又可以看出她的决断。很多方面她和王熙凤有好多相似之处,都争强好胜,都是口齿伶俐,都是一百个男人也比不过她。不过,探春不光有能力,也有一颗敢于创新的心,敢说敢干,力挽狂澜于即倒。可惜仅凭一己之力,又是女儿身,在那个年代,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远嫁
  9、简述晴雯的性格特点
  晴雯被称做林黛玉的影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她刀子嘴,豆腐心;从赶丫环坠儿一事可以看出,拿簪子扎坠儿,是惩罚她,希望她能记住这次教训,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情;赶紧赶走她,是因为她了解这府里的情况,知道凤姐是怎样的人,知道如果凤姐查到坠儿,事情就不只是赶走这样简单,是为了坠儿着想才会如此。
  争强好胜;宝玉骂了她以后,她独自生闷气,对于主子的使唤不闻不问,直到撕扇换千金一笑,事情才罢了。
  对于不公平看不惯的事情敢于提出异议;袭人不知不觉间就享受了收房丫头的事情遭到了晴雯的冷嘲热讽。
  是一个敢于追求的人,被宝玉看作红颜知己。
  10、红楼梦中黛玉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宝玉说到“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矣,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今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至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d恐不能持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不禁滚下泪来。
  11、红楼梦的历史意义
  为了社会,为了文学——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寻踪
  200多年前,曹雪勤先生创作了长篇小说《红楼梦》向世人奉献了一部辉煌的文学巨制,将中国的文学创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为国人留下了一份足以傲视天下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部作品,大家当然很想洞察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作者究竟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200多年来,许多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此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红楼梦》已是发愤之作
  之所以首先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不仅预示出《红楼梦》的分量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使《红楼梦》创作的最前端,是这件事发生的由头。
  中国人有发愤立言,发奋著书的传统。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就提出过: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遂作《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红楼梦》正是这样孕育,发生,横空出世。
  用沧桑二字来概括曹雪芹的经历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其由童年、少年,到青年、中年,及至人生尽头,真正是沧海桑田之变化。曹家有着那个时代最为荣耀的背景,其曾祖母为皇帝的乳母,祖父系皇帝的奶兄弟,祖上的官爵为皇帝钦点,且又是当时的第一等肥差,其荣华富贵非一般官宦所能比拟。然而,随着朝廷主子的变动,顷刻间曹家似大厦倾覆,树倒猢狲散,锦衣纨绔的他沦为饥寒交迫的穷小子。翻天覆地的变故,天堂地狱般的反差,对他心灵造成的巨大撞击,在他灵魂深处造成的深重创痛,只有他自己深知,别人谁也无法准确道出。而曹雪芹是何等聪明之人,何等饱学之士,有着何等的才情?能不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吗?不平则鸣,有感而发。于是,他倾全部精力,即毕生所学,用血泪凝结成荡气回肠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创作发端于作者对女性的钟爱与同情。
  曹雪芹说过,《红楼梦》是为闺阁昭传,记述闺友闺情。书中所塑造的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及作者对女性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表明了他的真心实意。
  曹雪芹是这样表白的也是这样实实在在做的。翻开《红楼梦》,作者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一批千古不朽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光彩照人,典型生动,决无一人类同以往作品。她们是生活中的人物,有浓厚的生活基础,但又不是自然主义的搬造生活。她们是作者由生活的富矿中提炼出的典型,更鲜明更有代表性。曹雪芹对她们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向世人展示她们丝毫不逊色于男子,甚至在诸多方面超过男子。然而,一方面,他生活中确实有一些非常杰出的女性,她们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性情才智过人,有的如黛玉般有诗人的天分和气质,有的如宝钗般德才俱佳,有的如熙凤般有杀伐决断的能力……从她们身上反映出人类的精华光彩。这是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这些人才秀杰,以及她们的同类,命运却是如此的不幸。她们被浓重的黑无所笼罩,被种种的枷锁所禁锢,她们的价值不被认可,没有做人的正当尊严;不仅如此,她们总是被欺凌,压迫,摧残和侮辱,还有许多人被残酷的夺取了生命。曹雪芹强烈的感受到了严酷的现实。他为之痛苦,为之不平。于是他决定以家庭兴衰为背景,将这些有着不公命运的可怜女孩们推向舞台的中央,尽情的展示,用另一种方法让人们反思。
  《红楼梦》的创作主旨是揭示现实世界的矛盾。
  他要为闺阁昭传,说明女子中历历诱人,但这终究还是一种载体,而非其根本旨意。根本上,他要反映的是,没有君仁臣良父慈子孝,衰落是必然的结果。他通过描写贾府,描绘出一个烈火烹油,先画着锦的画面,但实际上,男主子与女主子之间,嫡与庶之间,长与幼之间,主与仆之间,仆与仆之间,各种矛盾重重,纷繁复杂。而这种矛盾不是简单的,表层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根源,在封建社会内部根本无法解决。曹雪芹之所以要反映这些矛盾,一则他又切肤之痛,二则他不是一个孤立的人,那个社会的周围环境对他有直接影响,三则曹雪芹对家族的覆灭非常惋惜,他看到了家庭内部的深层矛盾,也深恶那些蛀空家庭栋梁的蛀虫。他还是希望家庭延续,不愿他衰败,他希望通过揭示矛盾以醒世人,挽狂澜于既倒。
  12、
  “红学”研究《红楼梦》的什么问题?
  红楼梦可以说是一个谜,它的每一个故事,每一句话语,都不是只凭字面意思就能理解的。红学就是在探索、在研究更深层次的意思以及背后真相。比如众所周知的刘心武老师提出的秦可卿身世之谜,这是因为曹雪芹先生在文中没有明示,所以我们要寻找到蛛丝马迹来破解。还有关于林黛玉之死之谜,究竟是沉湖还是病重而亡呢?这是因为曹老先生后面的手稿没有流传下来,我们是在推测以曹老先生的意愿,林妹妹究竟是怎样死的呢?我想,她一定是会香消玉殒的,因为曹先生已经有过很多暗示:绛珠仙子下反以泪包神瑛侍者灌育之恩,泪尽而亡。我想,她应该是沉湖而逝,因为宝玉说女孩子都是水做的骨肉,而林妹妹又是女孩子中极灵秀的,所以她的死应该会和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还比如说,每一个人名,也都有着很深刻的含义,通过研究这些人名,也不难看出曹老先生为他们设计好的人生追求或是最终结局。比如贾芸的舅舅卜世仁,谐音“不是人”,就不难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还有甄英莲,通“真应怜”,也许,最后她的悲剧性的结局,也是早就注定好了的吧?其他的还有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娇杏(侥幸)等等。
  还有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大观园中姐妹们的诗作,无一不是暗藏玄妙,等待着红楼爱好者的进一步发现。好让我们通过红学家的深入,更好的了解曹雪芹先生所创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绝世佳作!
  13、
  红楼梦的中心思想
  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他们对封建的反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思想的批判以及封建思想必然灭亡的中心思想。
  社会的荒谬造成了家族的兴衰剧,家族的兴衰剧演绎了婚姻爱情的悲剧,婚姻爱情的悲剧注定了人生的悲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14、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意义
  感觉楼上好像没明白提问者的意思吧!
  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是一个被艺术化、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姿容绝丽、才华出众。她是宝玉的知己。
  个人觉得在黛玉与宝玉身上都是作者寄托了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故而,他二人给人感觉有些脱离现实,比如黛玉,感觉更像仙女,很难与柴米油盐去联系。
  宝钗是历来与黛玉一同被提起的人物。无论是原著中还是评论,总是将她二人进行比较。她与黛玉是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美丽,不同的性格。在这种比较中,各好的突出了两个人的形象。
  宝钗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对淑女的要求。而黛玉则是反叛。
  也有人认为,钗黛的原型本是一人,曹在写作的时候,将性格拆开,把反叛的部分给了黛玉,而把另一部分给了宝钗。
  王熙凤则描写的十分真实而鲜活。虽然她在书中不是第一主角,但确是全书最精彩的人物。有人说,红楼梦没了凤姐,就少了1/3的可看性。
  王熙凤是全书的线索人物,他的身份及性格决定了她是全书中接触面最广的人物,既可以接触到闺阁中的小姐们,又可以接触贾府的男性管理者。还可以接触到贾府的所有下人,甚至是社会上的三教九流。
  15、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服饰描写对刻画其性格的作用
  我觉得,一个人的服装,是一个人的整体气质个性的外在最重要表现之一。就像现在来说,从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也不难看出这个人平日的个性,喜好,还有气质。
  贾宝玉是荣国府正统的嫡孙,在世袭官宦贾家中男丁的地位其实是很高的。但是宝玉偏生不爱四书五经经济仕途,整天在脂粉堆里打滚。根据书里的描写他长的并不英武神气,而是长的很漂亮,有小女儿姿态,再加上他本人的性格是温柔多情的,因此贾宝玉这个人物身上的女性色调会比其他的书里的男人要多。所以他的衣服都是比较艳丽而偏向女性化的。比如在颜色上,花纹上,都是凸显了他柔美的气质,温和的个性。
  王熙凤虽然只是个女子,但是她是名副其实的大观园的掌权者,从某程度上来看,如果把大观园比喻成一个小国家,那么王熙凤就是当之无愧的女王。她泼辣的个性,喜欢掐尖要强,在众人面前爱显示自己的聪明伶俐,因此她的打扮自然而然的会比别人更加华贵,与众不同。对王熙凤那一段经典的出场描述,作者说她恍如神仙妃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林黛玉,名义上是侯府小姐,但事实上是因为父母双亡,无处可去才来到贾府寄人篱下的。她既不像宝玉有厚实的身份,也不像王熙凤掌管家政大权。甚至她过来的时候就是独身一人,自然免不了凡是都比别人多想几分。而且她自幼多病,心性狭窄,表现在外面就是她那让人无法接受的个性,所以她的服饰都是以清淡,冷色为主,不仅凸显了黛玉的自视清高,也凸显了她不与众人为伍的个性。
  16、红楼梦中探春理家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
  探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的改革

  一是“节流”,哥儿小姐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费用有重复支取的现象,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

  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租金,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劳动积极性,除了按规定上交的,剩下的都归承包者所有。
  17,[1.]《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红学—。
  [2.]《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3.]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
  [4.]按照周汝昌先生《红楼经历》的编年,到第八十回的时候,贾宝玉已经——15——岁。
  [5.]《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高鹗——所作。
  [6.]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是以——庚辰本——为底本的。
  [7.]《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即(水)字辈、“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
  [8.]《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堪称小说的序幕。
  [9.]《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所介绍的乳名“兼美”的是(秦可卿)。
  [10].大观园中,宝玉住在(怡红院),林黛玉住(潇湘馆),宝钗住(蘅芜苑),李纨住(稻香村),迎春住(缀锦园)
  18,18、红楼梦 中 金陵十二钗 各自代表什么花?
  黛玉—芙蓉
  宝钗—牡丹
  元春—桃花
  迎春—菊花
  探春—杏花
  惜春—水仙
  妙玉—梅花
  李纨—兰花
  巧姐—梨花
  凤姐—玫瑰
  可卿—樱花
  湘云—芍药
  十二丫环:晴雯、麝月、袭人、鸳鸯、雪雁、紫鹃、碧痕、平儿、香菱、金钏、司棋、抱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2-05
(1)“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
口?
A、小红 B、黛玉 C、探春 D、晴雯

(2)“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探春 B、秦可卿 C、小红 D、妙玉

(3)贾政不喜欢宝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入塾 B、抓周 C、挨打 D、魇魔法

(4)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什么地方?
A、怡红院 B、蘅芜院 C、缀锦阁 D、潇湘馆

(5)“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
A、追究五儿连累芳官 B、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C、维护柳妈得罪司棋
D、查办彩云带出贾环

(6)《红楼梦》中凤姐讲“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是在什么节日?
A、除夕 B、中秋 C、端午 D、元宵

(7)《红楼梦》中涉及的外国地名中哪一个是虚拟的?
A、暹罗 B、海西福朗思牙 C、茜香 D、波斯

(8)《红楼梦》的官职中哪个是清代实有之职?
A、永兴节度史 B、五城兵马司 C、金陵省体仁院总裁 D、大明宫掌宫内相

(9)《红楼梦》中最早说“乌眼鸡”一词的是谁?
A、小红 B、凤姐 C、晴雯 D、探春

(10)除宝玉挨打外,书中还描写了贾府中谁也挨过父亲的责打?
A、贾琏 B、贾蓉 C、贾兰 D、贾瑞

============================

答案:
(1)“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小红
(2)“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b、秦可卿
(3)贾政不喜欢宝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b、抓周
(4)贾政等人在大观园游的第一处庭院“有凤来仪”是后来的什么地方?
d、潇湘馆
(5)“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
b、查到赵姨娘伤害探春
(6)《红楼梦》中凤姐讲“聋子放炮仗”的笑话是在什么节日?
d、元宵
(7)《红楼梦》中涉及的外国地名中哪一个是虚拟的?
c、茜香
(8)《红楼梦》的官职中哪个是清代实有之职?
A、永兴节度史
(9)《红楼梦》中最早说“乌眼鸡”一词的是谁?
d、探春
(10)除宝玉挨打外,书中还描写了贾府中谁也挨过父亲的责打?
A、贾琏

红楼梦试题2008-09-28 23:35
1.通灵宝玉上刻的铭文是什么?
答:A、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六十三回

2.“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黛玉掣得的是什么花签?
答:B、芙蓉
3.第六十二回,小螺和香菱等人斗草,“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的枇杷果。’”,这里的《琵琶记》说的是什么故事?
答:A、蔡伯喈弃妻娶牛丞相之女事
4.黛玉探望宝玉时被晴雯因误会拒之门外,感伤而作《葬花词》。(错)
5. 抄检大观园是王熙凤的主意。(错)
6.迎春是邢夫人所生之女。(错)
7.最早提到将黛玉许给宝玉的是凤姐。 (对)
8.柳五儿在前八十回中已死,在后四十回中又出现了。 (对)
9.凤姐弄权是在水月庵。(错) 多姑娘是晴雯的表嫂。(对)
10.傻大舅是薛蟠的绰号。 (对)
11.黛玉是从苏州坐船来京投靠贾府的。(错)
12.秦可卿死后被封为龙禁尉。(错)
13.黛玉葬花是在清明节。 (对)
14.溥仪喜欢读《红楼梦》。 (对)
15.林黛玉写的“簪菊”诗在诗社中一举夺魁。 (错) 《
16.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首位是晴雯。(对)
17.琪官是大观园演戏的女孩子之一。(错)
18.“花为肠肚,雪为肌肤”是《红楼梦》中形容尤二姐的词句。(对)
19.“凤姐”有个绰号叫“无事忙”。 (错)
20.“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一进门遇见的丫环实是一幅画。 (对)
21.贾宝玉为芳官改名“温都里纳”,说明他略知一点法语。 (错)
22.在曹雪芹原著中,抄检大观园时,晴雯并没有指着王善保家的鼻子骂(错) 23.从大观园描写的种种具体情景看,它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对)
24.蕊官将蔷薇硝送给了芳官,芳官又将茉莉粉送给了贾环;芳官将玫瑰露送给了五儿,五儿又将茯苓霜送给了芳官,引起大观园一系列风波来。 (对)
25.贾府长房宁国府的大总管是赖大,二房荣国府的大总管则是赖二。 (错)
26《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即是全书开篇神话中的神瑛侍者,他脖子上的通灵宝玉则是神话中的青埂峰的顽石。(对)
27.当贾母说要将鸳鸯许给贾琏时,凤姐自谦自嘲道:“琏儿不配,就只配我和秋桐这一对烧糊了的卷子和他混吧。” (对)
28.元春和黛玉是表姐妹关系,贾政和迎春是舅甥关系。(对)
第3个回答  2009-02-08
1.《红楼梦》原名____,该书以____,_____,_____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2.《红楼梦》中“未见其人,先文其声”的是指____,该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_____,弄权_____,逼死_____,破坏_____的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3.《红楼梦》中颇具叛逆的三人:_____,______,______.
4.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_______,______。
5.“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句出自《红楼梦》哪人之手?______
6.“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读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_________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泪,喊恨而死:_____。
7.她寄人蓠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是在封建家庭中,只能唱出“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_______。
8.最具叛逆的丫鬟是_________,涉及她的情节有________。书中刻画一个善良的农村老妇人,她是________。
9.“四春”分别是:孤单的_______,懦弱的______,精明的_______,孤僻的_________,取“____________”之意。
10.《红楼梦》第六十回中,“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门”中的情小妹是______,冷二郎是________。
11.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
(2)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 )
(3)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
12.宝玉梦游太虚幻静时,饮的仙茶叫____,品的酒叫_____,听的歌曲叫_________。
13.《红楼梦》中最长的诗_____写的_______.
14.《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________,最有趣的情节是_______,最凄惨的情节是_________。
15.宝玉戴的玉叫________,宝钗戴的叫__________,史湘云戴的是_________。
(二)
1.简述第一回,“十木前盟”的故事。
2.简述第二回,“宝黛初会”的故事。
3.简述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情节。
4.简述第十二至十五回,凤姐弄权的故事。
5.简述第十七,十八回,元妃省亲的故事。
6.简述第二十三回,宝黛共读《西厢》的故事。
7.简述第二十七回,黛玉葬花之举。
8.简述第三十三,三十四回,简述“宝玉挨打”的故事。
9.简述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创建情景。
10.简述第四十回,凤姐作弄刘姥姥时候众人的不同笑态。

参考答案:

1、石头记,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薛、贾、史、王
2、王熙凤,相思局、铁槛寺、尤二姐、贾宝玉和林黛玉
3、贾宝玉、林黛玉、晴雯
4、贾赦、贾珍
5、林黛玉
6、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林黛玉
7、林黛玉
8、晴雯,查抄大观园和病补孔雀裘,刘姥姥
9、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10、尤三姐,柳湘莲
11、 1、薛、林
2、香菱
3、王熙凤
12、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红楼梦
13、芙蓉女儿诔,晴雯
14、大观园群芳开夜宴,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15、通灵宝玉,金锁,金麒麟
“芙蓉女儿诔”它名为祭晴雯,实为祭黛玉。
(二)
1.“木石前盟”
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棵,得到赤霞宫神瑛侍者灌溉,修成形体,后来神瑛侍者要下凡,这绛珠仙子就打算也下凡同历尘缘。也就是“还泪”的故事。
2.“宝黛初会”: 林黛玉别父进京都,初次见到贾宝玉,先是听见丫环笑道“宝玉来了”,之后宝玉近来,林黛玉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何以眼熟至此?”,宝玉先去见了他妈,有换了衣服,贾母叫他来见过“远客”,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又问黛玉读过什么书,名字是什么,有玉没有?听得黛玉说没有玉,便一时气恼,把玉摔在地上,引得大家慌乱不已。
3.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刘姥姥带着孙子板儿进荣国府想讨些钱,先找到以前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经她引见,见到了王熙凤,得了二十两银子,欢天喜地的回去了。
4.凤姐弄权铁槛寺:因秦可卿葬礼,凤姐和贾宝玉在铁槛寺歇息,老尼乘机求凤姐运用贾家权势帮长安府李衙内强娶张金哥。王熙凤要他出了三千两银子,后叫家丁来旺儿假托贾琏名义,修书一封,把此事办了。
5、元妃省亲: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可以回家省亲。贾家花了大把银子盖了省亲别院,待元妃省亲,元妃见了亲人,游了园子,题了匾额,又命宝玉和众姐妹做了诗,黛玉帮贾宝玉作了一首,得到元妃赞赏。(见十七回)

6、共读西厢:众人接元妃命搬进大观园(也就是省亲别院)居住,贾宝玉在沁芳闸看西厢,黛玉葬花经过,宝玉深知黛玉为人,与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越看越爱,看完后还默默记诵。宝玉用西厢中词句形容黛玉,引起黛玉生气,后又和好,两人一起葬了花。(见二十三回)

7、黛玉葬花:芒种时节,大观园中众姐妹祭花神,黛玉想起之前那天晚上去看宝玉时,晴雯没开门,一时感怀身世,于是有了千古传世的葬花之举,宝玉寻找黛玉,听到了《葬花吟》,一时痴了。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一情节,实在是美。(见二十七回)

8、宝玉挨打:忠顺王府遣人来见贾政说宝玉私藏了忠顺王爷的戏子蒋玉涵,引得贾政大怒,又赶上贾环向贾政告状说宝玉逼死了王夫人的丫环金钏,贾政气急,于是打了宝玉。(见三十三回)

9、建海棠诗社:贾政出远门,探春起了兴要建诗社,赶上贾芸送了两盆海棠花来,于是取名“海棠社”,各人都取一个别号,李纨主持,拈了“盆,魂,痕,昏”四字,门字韵,一炷香时间。众人对宝钗黛玉的诗谁更好难以决断,宝玉排末。(见三十七回)

10、众人笑态: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见到了贾母等一干大观园众人。也有了一个很著名的笑态情景: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见四十、四十一回)
第4个回答  2009-02-05
【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作者曹雪芹。最为红学界关注的版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详情请见关于《红楼梦》版本的叙述)。本书以拟人手法对周易理论进行了阐释,如以十二个女子代表十二地支轮回的手法,成为今后红学研究的关键所在。
由于原著后半部分散失,许多续作纷纷出炉,据统计,《红楼梦》续书种类高达百余种。较为著名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通俗版本和清代才女顾太清等的续作和整理版本。总之,《红楼梦》至今还是一部不完整的作品,也是一部读者永远猜不着底的谜书,这正是《红楼梦》艺术魅力的所在。
邓肖达曾盛赞此书说:“红楼梦是集中国所有文化精华的书,他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人的骄傲,他更是全宇宙的骄傲,纵然有外星人,相信他们也难写出这么好、这么妙、这么绝的奇书!”。
第5个回答  2009-02-04
在后天之前马上看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