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独生子,结婚生子的姓氏随女方姓,爷爷奶奶的心里感受如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0

我是农村的,并且和亲家两边都是独生子女,女婿入赘在我家,也不算是入赘,不过近些年都在我南方发展,(女婿东北人)小外孙姓跟父亲姓,我觉得这样合情合理,现还不算很老,亲家夫妻俩在他们自己家,等将来我们老了干不动和退休了,再和孩子们住一起,所以说跟谁姓无所谓,反正两边的财产将来继承权都是孙子和外孙,跟随姓我到真的无所谓,最所谓的是等我老人干不动了体贴和孝敬点就心满意足了,真的这是我最大愿望[捂脸][捂脸]

中国几千年传统习俗儿子都随父姓,

照现代生物学分折,男方带染色体yX,女方带染色体XX,证明y永远都是只有男孩带,就会把属于这姓氏所带的y,一代一代,永远会传承下去。

所以生子应随父姓,才能保证属于家族姓氏所带的y基因传承下去。

生子随女方姓,爷爷奶奶心里是不大认可的,尤其是独子生子随女方姓,认为是断了祖宗的种姓的传承。

子随母姓,将来会有许多烦恼,人会猜测,这孩子是否母亲娘家带来的,或许是母亲二婚带来的,不是这父亲的,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不利于 健康 成长。

以后,为避免误会,都要作许多不必要的解释,这多烦。

虽说,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条文中,并没有哪一条规定过,生了孩子必须得跟父亲姓。而且,在婚姻法的第22条中还明确提到: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但“子随父姓”这一观念,在中国人心中可是根深蒂固的。

其实,在我国,早在母系 社会 ,姓是随母亲的,当时,女性在 社会 中起主导作用。在母系 社会 ,男性的存在感很低,孩子生下来后,很多都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大家从“姓”这个字上也可以看出。姓,拆解开来就是“女”和“生”,意思就是孩子是由女性生的,当然要随母姓了。像最早出现的一些姓,字里都是带有“女”字的,比如“姬、姚、姒、姜、赢”等。

但是,到了父系 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占据了 社会 的主导地位,在家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孩子自然也就跟着父亲姓了。

从封建 社会 直至今日,中国人通常都抱有这么个观念:那就是儿子成年后要担负起一个责任,就是娶妻生子,延续家族香火,所以生下的孩子自然是跟随父姓的。如果跟随母姓,那就成了外姓人了。

虽然从血缘上来说,孩子都是获取了父亲和母亲的遗传基因,都是骨肉至亲,但在农村,观念守旧的人就是会这么区分:随父姓的孩子,是延续了父亲的这一脉。随母姓,就是延续母亲那一脉的,也就是替外公外婆家延续香火的。

所以,在农村,虽说也有孩子跟母姓的,但肯定是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且母亲在家是独女,而且跟母姓的那个孩子基本上是女孩。儿子,那可是舍不得让他随母姓的。随了母姓,就好比把这儿子拱手给了外人。即使夫妻俩自己商定了,那爷爷奶奶也绝对不会同意,除非两老思想实在是开明的不行。

而且还有一个很滑稽却又很现实的表现,就是孩子中若有随父姓和随母姓的,往往爷爷奶奶会多疼随父姓的那个孩子,而外公外婆则会多偏心随母姓的那个孩子。似乎一个姓氏,就将孩子的血缘也划出了亲疏远近。

所以,如果家中是独子的,结婚生子之后,让孩子随母姓,绝大多数爷爷奶奶肯定是不愿意的。这以后带着孩子出去,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问起孩子叫什么名,一听跟爷爷不是一个姓,人家第一句话肯定是“孩子怎么不跟爸爸姓?”老人听这话,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而且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你家儿子是不是入赘的。因为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入赘的上门女婿,与妻子所生的孩子才会跟母姓。而入赘,往往又是男方家贫的无奈之举。入赘女婿在妻子家的地位通常比较低,在外人眼里,就像个吃软饭的,没骨气,多少会被人看不起。

虽说 社会 发展至今,很多观念确实是落后了,但是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大多数老人对于孙子跟谁姓还是很介意的,如果处理不好,会伤了他们的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