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立信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1. 吕氏春秋吴起立信翻译

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1)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2)人求(14)故人。故人来,方(3)与之(4)食。起之不食(19)以俟(5)者,恐(6)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11)若此,宜其能服(15)三军欤?欲(18)服三军,非信(8)不可(7)也! (16)

解释

加点字词

1 暮:傍晚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

8信:信用

9 故:旧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寻找

15服:使------信服(使动用)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17.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18.欤:语气词,吧

19.其:他,指吴起

20.宜:应该

21.为:坚守

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 吕氏春秋里的吴起立信文言文翻译

《吴起立信》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

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吴起立信》原文:

曩(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扩展资料:

吴起一生侍奉过鲁、魏、楚三个国家,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政治及军事上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且把《吴子》、《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吴起乃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与孙武齐名。

他很有治军才能,喜好用兵。起初,吴起为鲁国将领,因遭到猜忌而投奔了魏国,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守将,兵如子以抗拒秦国与韩国。

吴起以善于用兵而闻名于诸侯,最重起成功要的是他能爱兵如子,与将士同甘共苦。他做将军时与最下层的士卒穿一样衣服,吃同样的饭菜,睡觉的时候从来不铺席子,行军的时候从来不骑马坐车。他还亲自背干粮,和士卒们共同承担劳苦的工作。

吴起治军严谨,主张严刑明赏,更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公元前389年,秦国调集50万大军攻打河西,在要塞是另晋(今陕西华县东)布下营垒,形势危急。

吴起率领支精兵驻守在河西,当时他请魏武侯举行庆功会,提议让立了大功的将士坐前排,可以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立了次等功将士坐中排,贵重餐具数量适当减少;而无功将士坐后排,不得使用贵重餐具。

宴会结束后,吴起还在营门赏赐有功者将士的父母妻儿,及战死将士的家属,也派使者慰问。此法一行,魏军立即有数万名士兵自动穿上盔甲,要求作战。而吴起挑选5万名没有立过战功的人作为步兵,由他亲自率领去反击秦军。

魏军与秦军在阴晋展开决战,结果魏军个个奋勇杀敌,以一敌十,最终将50万秦军杀得大败,取得辉煌战绩。通过吴起的数年经营,魏国牢牢控制了河西地区。

后来,吴起到楚国帮楚悼王实行政治、军事变法,也取得了很大的政绩。他将自己多年指导战争的经验,整理成为军事理论,写成(吴起》一书,流传后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起守信

3. 吴起立信文言文意思

《吴起守信》 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吴起守信 曩(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

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

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

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 吕氏春秋里的吴起立信文言文翻译

《吴起立信》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

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

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 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

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

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吴起立信》原文: 曩(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扩展资料: 吴起一生侍奉过鲁、魏、楚三个国家,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政治及军事上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且把《吴子》、《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乃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与孙武齐名。 他很有治军才能,喜好用兵。

起初,吴起为鲁国将领,因遭到猜忌而投奔了魏国,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守将,兵如子以抗拒秦国与韩国。 吴起以善于用兵而闻名于诸侯,最重起成功要的是他能爱兵如子,与将士同甘共苦。

他做将军时与最下层的士卒穿一样衣服,吃同样的饭菜,睡觉的时候从来不铺席子,行军的时候从来不骑马坐车。他还亲自背干粮,和士卒们共同承担劳苦的工作。

吴起治军严谨,主张严刑明赏,更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公元前389年,秦国调集50万大军攻打河西,在要塞是另晋(今陕西华县东)布下营垒,形势危急。

吴起率领支精兵驻守在河西,当时他请魏武侯举行庆功会,提议让立了大功的将士坐前排,可以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立了次等功将士坐中排,贵重餐具数量适当减少;而无功将士坐后排,不得使用贵重餐具。 宴会结束后,吴起还在营门赏赐有功者将士的父母妻儿,及战死将士的家属,也派使者慰问。

此法一行,魏军立即有数万名士兵自动穿上盔甲,要求作战。而吴起挑选5万名没有立过战功的人作为步兵,由他亲自率领去反击秦军。

魏军与秦军在阴晋展开决战,结果魏军个个奋勇杀敌,以一敌十,最终将50万秦军杀得大败,取得辉煌战绩。通过吴起的数年经营,魏国牢牢控制了河西地区。

后来,吴起到楚国帮楚悼王实行政治、军事变法,也取得了很大的政绩。他将自己多年指导战争的经验,整理成为军事理论,写成(吴起》一书,流传后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起守信。

5. 吴起 文言文

吴起是战国初期卫国人

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吴起是战国初期卫国人,较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学习。做到了西河守,取得了非常高的声望。这时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担任了国相。吴起很是不高兴,于是对田文说:“请允许我与您比一比功劳,行吗?”田文说:“可以啊。”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对国家不敢对魏国有所图谋,您和我比,谁更一点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田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由此可以看出,吴起是个性情率真,心胸开阔,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善于与同僚沟通的人

6. 关于吴起的文言文

下面的译文仅供参考

一、

昔吴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子之(战国燕王哙的宰相)为燕相时,有一天坐在厅堂上假装说:“刚才走出门的是一匹白马吗?” 左右亲信都说没看见,只有一人追出门外,回来时禀报说:“确实有一匹白马。”子之借这事知道了左右对他的不诚实。 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都有人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 这只能扰乱国人啊。凡是那些扰乱国人的,都那些喜欢耍巧弄诈玩弄智谋的人。

二、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子之为燕相,应该用诚实信用(来教化国人),为什么要使用诡计呢?以正道来教导(国人)尚且可能不听从,何况用诡计呢。何以用这个来扰乱一个国家的。那些扰乱国家的,都是机巧狡诈的人。

7. 《吴起》文言文的翻译

我百度来的,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哦!`(*∩_∩*)

孙膑出生在阿城、鄄城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事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但自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便暗中派人把孙膑找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忌恨他,就假借罪名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把他当作老师。

又过了十三年,魏国与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后,率军撤离韩国赶回魏国,但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军有怯懦的名声,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兵法上说,急行军百里与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损失上将军,急行军五十里与敌人争利的只有一半士兵能赶到。命令齐国军队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我国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丢下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可以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旁,约定说“天黑看见点着的火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失去照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临死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8. 文言文《吴起》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就有的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荡尽了,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虽然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奉事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9. 文言文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者,卫人也,〔1〕好用兵。尝学于曾子,〔2〕事鲁君。〔3〕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注释】〔1〕《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吴起,卫左氏中人也。”〔2〕“曾子”,据《经典释文叙录》,即曾申。曾申从子夏受《毛诗》,传李克;从左丘明受《左传》,传吴起。曾申是曾参之子,字子西。〔3〕吴起事鲁为将伐齐,年数无可考。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1〕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2〕遂破其家。乡党笑之,〔3〕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4〕与其母诀,〔5〕啮臂而盟曰:〔6〕‘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7〕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8〕

【注释】〔1〕“猜忍”,猜忌残忍。〔2〕“游仕”,出外找官做。“不遂”,不遂愿。〔3〕“乡党”,《周礼》所记乡遂居民组织以五族即五百家为党,五州即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这里是泛指吴起的同乡。〔4〕“郭门”,外城的城门。鲁在卫之东,所以说东出卫郭门。〔5〕“诀”,诀别。〔6〕“啮”,音niè,咬。“盟”,发誓。〔7〕鲁的始封君周公旦和卫的始封君康叔封为同胞兄弟,所以称“兄弟之国”。〔8〕“谢”,辞退。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喜好用兵,一心想成就大名。曾经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学,在鲁国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就毅然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鲁君终于任命他为将军,率领军队与齐国作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