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与大二,我们都一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大一与大二,究竟有那些异同?过去学长学姐们说:大二是四年大学时光中最美好的阶段,你可去自由地出去旅游,看书,拼命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跟喜欢的人一块看电影吃饭。大一是懵懂的,单纯的,面对形形色地学长学姐总是一副唯唯诺诺的表情,没有一丝反抗,大胆说出自己想法的自信。

大一与大二,虽然在心态上有许多的不同,一个是新人,一个是中生代,但其实,我们都是一样人。

1.大一,在学习上最渴望得到学长学姐们的指点,在学生工作上最喜欢得到学长学姐们的认可。因此每次用QQ,微信与学长学姐们聊天总是非常有礼貌,十分谦虚有理,深怕一个表情发错,引起学长学姐们的误会,但同时又希望能与学长学姐们成为好朋友,这样的双重矛盾,总是闹出不少尴尬事。

大一刚加入辩论队,那时候我们是不折不扣的新人,任何关于辩论方面专业技巧与礼仪都是模糊的,很多问题都得请问学长学姐们。

有一次,在QQ上向m学姐请教有关攻辩问题,m学姐是个萌妹子,身高不高却一语惊人常常震慑四方。请教过程十分直接了当,基本上是一问一答,聊天最后,我回了一句:学姐我发现你真的好萌,长得好像我的表妹。"话音未落,m学姐便回了一句:好好发挥,别人我套近乎,套近乎也没用。"一句严肃的回答凉透了大一的我,那次聊天过程颇为严肃,我只是单纯的想改变聊天气氛,不曾想被人误认为别有用心。

大一的时候想得到学长学姐们的尊重,像平等朋友般的互敬,可以一块学习,开玩笑,然而这些期许在社团与学生组织面前会变成耍滑头,不正经的最佳证明。

2.如今大二,接触东西多了,对于一些不同的人与事都有了独特的自我安慰与调节,大一阶段所跨不去的纠结,如今再次面对多了些自如与习惯。

w是与我同级的大二学生,我们同属一个学生组织,每天都会面对与新一届大一新生交流与培训中出现问题。前些天,w跟我说与一个大一学妹发生意见上的争执,闹了些不愉快。了解中发现,原来w与那学妹布置培训工作,学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但w跟她指出内容上的错漏与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本来像这样的大二对大一工作问题的指出在学生组织间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可是那天学妹一天课程十分紧凑,挤出时间做完工作只为了周末能有更多时间出去玩。现在出现不合格问题,自然还得抽出时间来补充,可是w是个不言苟笑,做事严谨,高冷的的人,看着改了几次都没达到预期效果的工作,w语气有些沉重。改了几次内容,身心俱疲,加上周末时间大大缩减的烦躁,学妹与w发生口角,学妹说:我这人是有些浮躁,但我并不是一无是处啊,你怎能这么否定我呢?

事后,w跟我具体的还原的整个过程,他承认他当时在言语上是有些过激,但是他真的不是有意否定她的能力,只是希望她能尊重与接受他指出的问题。"没想到,她与我有这么深隔阂,我们大二的也不容易啊,上头还顶着老师与大三部长们,青黄不接的过渡阶段,在工作上大一的不配合,也不尊重我们,与我们闹别扭,这真的很让人头疼啊。"w十分无奈的自嘲。

大一与大二,我们都会对未来产生迷茫。

大一刚入校园,面对身边的一切新鲜事物总是好奇而又畏惧。来到大学,我该如何规划我的大学四年,选择考研还是就业?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与大学我该如何调节?这些迷茫,常常今大一的我陷入无法自拔的压抑中。

如今大二的我,褪去了一年前的胆怯,多了些忧愁,这是第二年了,两年后的自己,该何去何从?我选择考研,但究竟是考本专业研究生还是跨考另外一个自己心仪许久的专业? 雾气弥漫的道路中没有指南针,没人告诉我下一步该如何选择,谁也不愿用了四年的努力最后证明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决定。

一样会有焦虑,一样会有选择困难症,在大学里,大一与大二,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渴望得到尊重,同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未知的担忧。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都经历着同样的事情与情绪,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好好相处?

共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