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汉朝 刘邦立汉(40 智取陈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项羽取得了北上救赵的全面胜利,和刘邦踏上了同一条道路——西征入关。当然,刘邦先行出发,远远地跑在前面。

西线的城池是秦军防范的重点,连北线的昌邑都能将刘邦难住,在西线,刘邦会不会寸步难行呢?事实并非如此。宝宝们,西线的画卷已经展开,请赶快过来围观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刘邦身上一个突出的优点,如若不然,他就不敢把军队开往陈留。这次是他第二次来到这座城池,上次是和项羽一起来的,由于城防坚固,他们未能将其攻克。

他已经尝到过陈留的厉害,对于这座城池,强攻硬取肯定是行不通的,刘邦听取了当地一个智者的建议,采取了智取的方式。

应宝宝们的要求,镜头打到了这名智者身上。

他叫郦食其,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由于时运不济,胡子一大把了,还一事无成。他在本县的高阳乡(今河南杞县高阳镇)做看守城门的工作,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反秦起义的爆发点燃了他的雄心壮志,乱世孕育着巨大的机会,他相信,自己只要能够跟随一位有潜质的将领,必定会有所作为。

他留心观察从城门前面经过的将领,可是没有一个入得了他的法眼,直到刘邦的到来。他打算去刘邦的军队中,应聘一个高管的职务。

年老的看门人是入不了刘邦的法眼的,如果走正常程序,他可能连一个小兵都当不上。这可怎么办呢?他正好有一个老乡在刘邦的军中做骑兵,他就恳请老乡帮忙引荐。

郦食其对老乡说:“经过高阳的将领有几十个了,但他们都是些心胸狭窄,拘泥于礼节,刚愎自用,听不进去意见的人。我听说,刘邦虽然有些傲慢,但很好相处,有雄才大略,是我愿意追随的人。

请你这样对他说,我乡里有个姓郦的儒生,六十多岁,身高1米84,人人都认为他很狂妄,称之为狂生,他却说自己不是狂生。”

老乡好心提醒道:“刘邦讨厌儒生,你最好不要用儒生的名义去见他。”

郦食其不以为然地想,如果我是一个死啃书本的儒生,肯定不受待见,如果我是能助他攻城的儒生,还会遭到拒绝吗?便说:“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这样说就行了。”

老乡办事神速,很快就给他安排好了面试。

梦里千回百转,都是刘邦的身影,这一天终于来了。郦食其迈着自信而从容的步伐,走进了刘邦落榻的旅店。 

眼前的一幕让郦食其大吃一惊。

作为主考官,刘邦不仅不穿西装,不打领带,不正襟危坐,还分开双腿坐在床上,双腿垂下来泡在木桶里,让两个女子给他搓脚。

郦食其明白了,刘邦对自己并不感兴趣,他之所以召自己前来,完全是看在骑兵部下的面子上。他是想让自己难堪,让自己知难而退。

刘邦的确非常讨厌儒生,当他听见骑兵部下要给他引荐一个儒生时,就从心底感到抗拒。在他的脑海中,儒生都是些满口之乎者也,思想迂腐陈旧之人,他和儒生一般都谈不到一起去。他经常对儒生破口大骂,还曾气得把儒生的帽子摘下来,当尿壶使用。难堪吧,难堪你就出去吧,我就不送了,麻烦顺便把门带上啊。

郦食其不走,他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就克制住情绪,拱手做了个长揖,不卑不亢地问:“你是想帮助秦朝消灭各位诸侯呢,还是想率领各位诸侯去消灭秦朝呢?”

刘邦破口大骂道:“你这个没有见识的儒生(竖儒)!天下共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受了很久了,正因为如此,各位诸侯才相继起兵,众志成城地对抗秦朝。你问我是否要帮助秦朝攻打各位诸侯,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郦食其义正辞严地说:“你若真心想聚集正义的士兵,诛灭无道义的秦朝,就不应该叉腿坐在床上接见年长的人。”

刘邦大吃一惊,对眼前这个儒生刮目相看。只有眼里有星辰,心中有锦绣的人,才敢指责一个地位比自己高得多的人。

于是,刘邦的态度认真起来,他命人撤去洗脚盆,整理好衣服走下床来,邀请郦食其到上位入座,并向其诚心地道了歉。

面试正式开始了,两人正襟危坐,郦食其理了理思路,大谈特谈战国时期六国合纵连横的事情,刘邦洗耳恭听。前者口若悬河,叙事清楚,论证清晰,后者大饱耳福,越听越入迷,越听越欢喜。

不知不觉,吃饭的时间到了。刘邦邀请郦食其共同用餐,并问了一个决定面试成败的问题:“对于西征,你是否有什么好的计策?”

只会解读过去的人是事后诸葛亮,一抓一大把,刘邦需要的人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郦食其有备而来,他侃侃而谈道:“你手下的士兵不足万人,都是你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除了你的沛县老乡,就是你沿途收集到的散兵游勇。你如果想凭这些人攻入防守严备的关中,无异于用手去掰老虎的嘴巴——自取灭亡。

陈留是军事要地,交通四通八达,城中储存了很多粮食,其战略地位非比寻常,秦朝在这里布防了大量兵力,你如果想强硬地攻下陈留,几乎是不可能的。”

刘邦听得眉头深锁,郦食其微微一笑,亮出了必杀技:“陈留县令和我关系不错,你可以任命我为使者,派我去劝他投降。如果他仍要效忠秦朝,不听从我的规劝,你就带兵去攻打他,有我在里面做内应,一定十拿九稳。”

刘邦听得喜笑颜开,当即对郦食其允诺,只要他好好干,职位不是问题,薪水不是问题,前途不是问题。

郦食其兴高采烈地带着刘邦去做任务。他们在县衙里应外合,干掉了拎不清的陈留县令,攻下了陈留,收缴了这里的粮食和兵力。

刘邦即刻封郦食其为广野君,让他发挥机智灵活,能言善辩的特长,专职担任说客,在有必要的时候出使诸侯各国。

郦食其买一送一,趁机推荐了自己的弟弟——郦商。郦商是个武将,他也有一支起义军,手下有四千名少年。刘邦求之不得,即刻任命他为将军,让他接管陈留的降兵,并随同自己一起西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