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细六粗”

我上楼时,不光抱怨累,心里还常有无穷欲望:什么时候换新房?面积大、楼层好、或者有电梯;要么多挣钱去买,要么评高职分一套;如何多挣钱,如何评高职?于是想到在生活中争名逐利;和别人比较;挣钱少了,烦恼;高职没评上,烦恼;丈夫挣钱少、地位不够高,烦恼……只为此一己之私,妄念愈来愈多,烦恼愈来愈大,迷执愈来愈深,终致迷不见性。造诸多恶业,不得自在。害己害人,完全与自利利他相违背。请问,这是不是就象光音天下生人间的故事一样呢?我试过2+2+2、1+1+1+1+1+1、甚至细分到台阶那样上楼,抱定把握当下的信念,果然轻松,六楼和平房的差别完全可以通过心态的调整来消除。反思自己,本来从自身找原因可以解决的事情,却去外求,以致于妄念和烦恼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反思平常,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当遇到烦恼、困境时,不是检查自己的无明进而放下,而是外求以获得更多,以为得到更多才能解决当下的烦恼,不“放”而“取”,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更行更远。
2、另外请问大家,佛学大词典在解释“三细六粗”时,“菩萨之境界为粗中之细(六粗前二相)及细中之粗(三细后二相)、佛之境界则是细中之细(无明业相)。”看不懂。菩萨境界怎么还会“于净境则爱,于染境则不爱”、“于爱境则生乐,于不爱境则生苦”?佛境界怎么会有“根本无明”?谢谢大家指教!

第1个回答  2009-03-03
坚持
第2个回答  2009-02-23
以下供参考。
1、这应该就象光音天下生人间的故事一样。
2、《大乘起信论》认为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现出生灭流转的妄法(迷的现象),其相状有三细与六粗(九相)之别。
所谓根本无明,《佛光大辞典》:“【根本无明】……即诸烦恼之根本,不觉迷妄之心。于真如之海中,起动最初之一念者,即此根本烦恼。”
“三细”即:
(一)无明业相,略称业相。指从真起妄的初动之相。即由根本无明起动真如之最初状态,此相尚未能区别主客之状态。
(二)能见相,又称见相。指见初动之相。又称“转相”。这是依前述的“无明业相”所起而认识对象之心(主观)。
(三)境界相,又称现相、境相。由前“转相”,而妄现境界之相。能见相已经起来后,则同时真心现此认识对象(客观)。
简而言之,处于真心佛性之体的绝对状态而没有分别的时候,称为无明业相;
生起主观称为能见相;通过能见相对世界的反映称为境界相。
“六粗”即:
(一)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对于净境则爱,对于染境则不爱,称为智相。
(二)相续相,依智相分别,对于爱境则生乐,对于不爱境则生苦;自己的感觉使心起念而相应不断,称为相续相。
(三)执取相,依相续相,攀缘思虑苦乐等境,心起执著,称为执取相。
(四)计名字相,依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
(五)起业相,依计名字相,执取生著,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
(六)业系苦相,对于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称为业系苦相。
简而言之,依境界相生起染净的分别,由此生出爱恨之心,为智相;因爱恨之心而生起苦乐的感受,称为相续相;对苦乐等状态生起执著,为执取相;由执取相而生起种种概念、观念,为计名字相;依概念、观念而生起执著,造种种业,为起业相;因业缘而不得解脱,为业系苦相。
菩萨尚有对爱的执著,往往还会“于净境则爱,于染境则不爱”、“于爱境则生乐,于不爱境则生苦”。所以佛家说应该领悟莲花的境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且菩萨往往侧重于在真如在用上的修持(即求菩提兼利众生),所以“菩萨之境界为粗中之细(六粗前二相)及细中之粗(三细后二相)。
佛是觉者,是真如体相(性)用三位一如的人,处于无为状态,也就是处于佛性之体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真如体相(相)用三位一如、处于动态平衡的佛性之体的状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体相用】……真如为体,真如体内智慧慈悲等无量之功德为相,此体相不固定,应于缘而活动为用。”《肇论》:“无为者,取乎虚无寂寞,妙绝于有为。”同时这是觉悟了之后的“无明业相”,因为众生与佛在佛性上是一样的,只是觉与迷的区别。《往生舍因》:“心性一味,迷悟不二。”大意是说,心性(即真如佛性)在迷与觉上是不二的,是一致的。但注意佛不是处于“根本无明”中,因为佛是觉者,“根本无明”是处于迷的境界。
2007年9月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4a226e01000arg.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