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障碍小孩一般会有什么表现?

如题所述

由于听觉障碍,听觉残疾儿童在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健听儿童的特点。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由于听力损失,听觉残疾儿童的语言形成和发展滞后是显而易见的。

一、认知特点:
感知觉特点:感知觉是人至基本的心理活动。其中,听觉是获取信息至重要的途径之一。听觉残疾儿童由于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世界的声音,使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听觉残疾儿童在感知事物时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的完整性取决于感觉材料的丰富性。由于听觉刺激的缺损,听觉残疾儿童对复杂的事物和环境感知不完整,缺乏听觉信息加工。听觉残疾儿童的知觉信息更多地依赖视觉、触觉和动觉获得,不易形成视听结合的综合信息。这样,听觉残疾儿童知觉信息加工的整体性和理解性就受到制约。

(2)视觉的优势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听觉丧失后,视觉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感知活动中的优势地位。听觉残疾儿童进入学校后,一方面由于长期对视觉的依赖和使用,视知觉经验丰富;另一方面通过专门的训练,他们的视觉补偿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听觉残疾儿童的视知觉速度提高比较快,在凭借视觉参与的感知活动中,他们的视知觉能力与正常儿童没有显著差异。例如,与正常儿童和成人相比,听觉残疾儿童的视、触知觉能力没有降低。

(3)缺陷补偿:听觉残疾儿童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与正常儿童并无两样。由于听觉的丧失,听觉残疾儿童更多地借助视觉、触觉和动觉等感官来认识世界,并进行语言理解和语言交流。这些感官在听觉残疾儿童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视觉,很多人用“以目代耳”来强调视觉的缺陷补偿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视觉及其他感觉通道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完全取代听觉。

二.注意特点和正常儿童一样,听觉残疾儿童的注意是由无意注意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的。由于听觉障碍、语言发展迟缓,与正常儿童相比,听觉残疾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都比较缓慢。听觉残疾儿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较差,需要活动来支持和吸引,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另外,听觉残疾儿童注意的分配困难。普通儿童可以眼、耳、手、脑并用,同时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的集中。而听障儿童不能同时既看又听,视觉兴奋和听觉兴奋不能一起产生,无法实现注意的恰当分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有听力损失孩子的表现:1 间断性对声音有反应 2 不能对声音定位 3 说话太响或太轻 4 对声音不注意,好像不在听 5 对别人喊不总有反应 6 自我封闭 7 害羞 被动 8 接受指令错误/不符实际的滞后 9 喜欢观察,看着说话人的嘴唇和脸 10 将电视机的音量开得很大 11 对电话里的声音很难做出反应或老是换耳朵听 11 对很响的声音没有反应 12 当电视机的音量对其他家庭成员来说适中时,孩子需坐得很近
第2个回答  2020-04-15
有听力损失的孩子会和其他孩子有明显区别,幼儿时会存在不会寻找声源的现象,随着成长语言和反应会缓慢,说话时会吐字不清晰,正常声音讲话时感觉孩子没有反应,要一定响度的声音才能听见,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及时带着孩子去医院就医。
第3个回答  2022-07-17
人类通过听觉学习言语,婴幼儿通过听觉反馈后有了言语感知才能学会说话,言语形成又会影响大脑功能和发音器官功能。听力不好影响言语学习,可以出现说话迟缓,或讲不清楚,直至听力障碍导致言语障碍。听力障碍也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儿童听力缺陷或听力受限常会导致性格变化,如内向、孤僻、不愿交往、因听力不好或显露助听器而有自卑感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