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论文:基于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31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况,论述了针对企业特点实施基于ERP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与实现,对系统的程序流程及员工基础数据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奖惩管理、薪资管理、服务管理等5+if-系统的设置、功能、开发中的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管理
  一、引言
  信息化时代,以网络、计算机为平台的软件产品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ERP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手段,全面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依据科学的分析处理方法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系统的各个模块,如生产计划管理、采购管理、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等要根据企业的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能来划分决定,并在不同的网络节点上实现各自的功能。它既要使程序代码适合网上发布,又要便于和ERP系统集成。本文在ERP系统环境下,结合企业的现状提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方案,并对实施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二、系统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ystem,简称HRMS)从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从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开始,包括招聘、岗位描述、培训、技能、绩效评估、个人信息、薪资和福利、各种假期、到离职等与员工个人相关的信息,并以一种相容、一致、共享、易检索的方式储存到集中的数据库中,从而将企业内员工的信息统一管理。
  HRMS不仅减轻了企业HR(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了决策支持。它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效率上的提高,也是管理观念的转变,在现代企业管理上已经逐步得到认同和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薪资计算系统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技术进人实用阶段,第一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人事管理系统时代。第二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第二代薪资管理系统基本上解决了第一代系统的主要问题,开始记录员工的基本信息。这个时代的管理系统以薪资处理为主,并兼具了一部分人事信息管理的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时代。第三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用集中的数据库将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统一管理,形成了集成的信息源。友好的界面,强大的报表生成、分析工具和信息共享等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员规划和政策。
  (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开发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具有强大而丰富的功能,其主要管理功能如下:
  员工基础数据管理模块:员工基础数据管理与维护。
  员工信息管理模块:分为员工基本资料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员工考评管理,员工调动管理,员工档案管理等十一个子模块。
  员工奖惩管理模块:员工奖惩信息的管理与维护。
  员工薪资管理模块:分为员工薪资查询,员工调薪管理,员工薪资管理三个子模块。 ·员工服务管理模块:分为物品资料管理,物品领用管理两个子模块。
  系统开发平台:在Visual Studio 2003.NET环境下开发ASP.NET应用程序,c群.NETf乍为编程语言,以Microsoft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
  (三)数据模型分析
  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这个工具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简单地说,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模拟。数据模型通常由三个要素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
  数据结构,即所研究的对象类型包括有: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
  数据操作,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这些操作必须满足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本系统采用关系模型数据结构,它要反映的对象是企业员工,给定一组有关“员工”的属性,一个员T将对应一组特定的属性值,可以通过二维表来记录员工的不同属性值。
  三、系统设计
  (一)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本文实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建立在一个分布异构的运行环境中,需要选择一种合理、高效、易于扩展、易于维护的体系结构,B/S结构符合上述要求,如图1所不。
  采用B/S结构的本系统具有如下的特点:
  1.系统维护费用降低,只要在应用服务器修改就可以作用于所有的前台。
  2.操作者培训费用降低。只要员T会上网,就可以熟练操作本系统。
  3.集中管理安全性提高。B/S结构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都放在网络中心由专门人员管理。
  4.构造成本降低。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从而降低成本。
  5.响应速度大大提高。在数据传输上本系统充分考虑了|nternet特点,具有高效的传输速度。
  6.远程维护成为可能。远程维护是迅速解决网络问题的捷径,集中管理和Internet的技术特点使本系统可以远程实施对服务器的修改。
  (二)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本身的设计对应用程序的影响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本系统的质量和效率,数据库设计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1.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数据信息应自下而上,逐层浓缩、归纳、合并,减少冗余,提高数据共享程度。
  2.保证数据库结构化、规范化、编码标准化。在每一个数据库设计之前都要充分的、详细的数据分析,编排数据格式及规定较为统一的编码,减少数据冗余,避免库结构重复,保证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完整性。
  3.共享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合理建立公共数据库。采用数据库分层管理,使不同层次的信息数据共享,多个用户存取共享数据时,必须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4.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数据库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它的设计要保证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不能因某一数据库的临时故障而导致整个信息系统的瘫痪;同时应注意做好对数据库访问的授权设计,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病毒侵扰,还必须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四、系统功能与实现
  根据企业需求,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按其功能分为五个子系统模块:员工基础数据管理、员T信息管理、奖惩管理、薪资管理、服务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如图2所示。新用户登录系统时首先要注册,成功后,根据系统设置的密码及权限级别访问不同的子系统模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图
  五、结语
  本系统在结构上采用B/S模式,对于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企业员T来说减少了培训时间:系统适应性强,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降低了企业成本,易于管理和维护。同时数据库查询使用了多种优化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查询速度。系统使用权限机制,保证了各个管理角色的访问权限。系统在保障信息安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网络化管理,提高了办公效率。
  本系统下一步要解决考勤管理子系统与考勤机同步连接,工资管理子系统与生产管理工序的连接,计件工资与硬件设备同步连接,实现实时录人产品数量等方面的问题,使其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