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桥乡的人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7

邹桥乡有一些在外工作的人脱颖而出,身居要职,比较显赫,亭子李家的李国华现年50岁,任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副部级);大冲的余卫国,现年48岁,任湖北省电力局局长(正厅级);下肖肖平学,现年46岁,任江西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付山刘家的刘卫平,现年52岁,任共青城法院院长(正处级);付山余家岭的余建军,现年52岁,任永修县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副处级);付山冷水塘陈少华,现年54岁,任共青城公安局政委(副处级)。全乡在外工作,获得研究生、博士生学位的有24人,源口村付家付达奇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后学位。
邹桥乡多处农田在博阳河两岸,洪水泛起,难免有损。1998年全乡因洪灾受损农田1624亩,其中绝收807亩,直接经济损失143万元。1987年8月石门村一场冰雹造成农房,部分农作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23万余元。1985年至2008年全乡因雷击死亡五人,如1986年7月份在石门村10组就雷击死亡男性青年2人。2007年的冰雪灾害,致使原付山乡断绝交通26天,冰压倒压坏电线、木竹、危房等,直接经济损失116万元。
邹桥乡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较深的古乡驿站,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在今源口林家岩建有安福寺,北宋仁宗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太常博士,进士郑诒,厚葬于杨坊村六组(即大冲郑家)名臣王安石撰《太常博士郑诒墓表》一九九四年建砖厂时出土残碑仍存。
亭子李家是一个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村,依山傍水,历代名人辈出,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该村绅士李仕春赈灾济粮600担,感动朝廷,下旨兴建亭子,以示彰扬,名曰“俞义亭”,建在村前河边,熠熠生辉,蔚为壮观,亭子李家由此得名而来。1967年毁于“文革”时期,一片废墟。1996年群众自发集资32000元,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再现光彩。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石门村斑鸠博人何步蟾投资兴建种德桥,即今樟榆桥,四墩五孔,长46米,高13米。坚固如初,至今为通途要道,是德安县尚存的古桥之首。明清时期,素有“杨坊街”之称的廖家,商铺30余家,是德安县山区通往武宁、瑞昌的主要驿站。大革命时期,杨坊,付山革命活动频繁,中共德安县委早期领导人杨开全就是德安县“杨坊街”附近的杨家人。抗战时期著名的万家岭大捷,驰名中外,石门村的何家畈,樟榆桥一带是主战场之一,至今老人还谈起民国27年(1938)过“火线”的事。邹桥乡历来流传民间唱采茶戏。全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戏班子”27个,付山村陈家1990年有一台全是女性的戏班子,当时影响很大。至今道具,服饰有部分保存尚好,付山村的冷水塘至今尚存清末时期的古戏台。杨坊村的黄梅戏剧团2005年参加全县文艺调演比赛获得二等奖,邹桥村八组的王春林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获得德安县民俗、流行唱法二等奖。
邹桥乡姓氏较多,人员籍贯之广,尚崇宗亲,重视修族谱、建祠堂,全乡百人以上的姓氏主要有陈,刘、余、桂、黄、曾、杨、李、吴、岑、万、周、何、郑、王、林、肖18个姓,籍贯除世居的村民外,外地的主要是解放后来此谋生和国家安排的移民,主要是河南、浙江、湖北、江苏、安徽、湖南、上海等14个省市的人,全乡外籍人员共有1890人,现本地人与外籍人通婚联姻,和睦相处,无别之迹。一九八五年后,全乡先后掀起一股修族谱,建祠堂之风,如杨姓的“四知堂”;曾姓的“三省堂”;余姓的“谏草堂”;吴姓的“至德堂”;黄姓的“双井堂”;周姓的“爱莲堂”;陈姓的“颖川堂”等在前后23年中有的修篡了二次家谱,有些大姓村庄,八五年后,在原老祠堂的基础上都分别修建了新祠堂,如杨姓,曾姓,周姓、何姓、廖姓等群众自发筹资修建宗祠,有了一定的影响,全乡修谱建祠没有违法滋事现象,都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认真对待,予以珍惜。
邹桥乡历来崇尚信教,庙宇较多,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在今源口村林家岩建有安福寺,屡建屡毁,至今岩上有人如人拇指痕迹,清晰可见,堪称异事,解放前今邹桥乡源口村、车桥镇的长庆村等地设有安福乡。近几年,在道颜山的古庙遗址上新建的朝天寺,付山脚下普元寺,樱桃山下的万福寺,常住僧人六人,三寺均经县委统战部核准批建,总投资共56万元,全乡佛教信徒48人,基督教信徒39人,大多数是年龄较大,女性居多,全乡没有邪教,以教为名从事非法活动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