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法国全民公决案越具体越好,谢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4-20
在公元1552年,在法国的梅斯(Metz)、土尔(Toul)及凡尔敦(Verdun)等地也有plebiscite 的记载,议题皆为决定该地区是否继续作为法国的一部分。直到法国大革命后,1793年所制定的宪法,除了规定宪法需经由人民同意外,还规定了国民可以直接参与普通立法的法律审查,这一规定奠定了直接立法的主张。在18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法国也曾举行数次plebiscite来决定某地区是否加入法国,其中以1791年阿维尼翁(Avignon)投票最为著名⑧,该案件也开创了以plebiscite来表决主权归属的传统。
  但是,由于plebiscite曾被独裁专制政体或君主为确立个人的权力与地位作为手段而产生了负面意义。如拿破仑一世曾于1802年借plebiscite 之名担任终身执政官,1804年更再次运用plebiscite担任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于1851年及1852年通过plebiscite建立其至尊权威。由于法国人两次体验了以plebiscite方式建立帝制,因此,全民公决如被用于借人民意志之名而行个人独裁之实时,常被法国人贬称为plebiscite。此外,德国与意大利的纳粹法西斯政权、葡萄牙、奥地利和西班牙的极权政权也曾使用plebiscite[9]。
  欧洲自19世纪末起,面对不断纷扰的国际形势,提供了使用plebiscite解决民族自决问题及主权归属问题的机会与环境。从20世纪初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就对民族自决权(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问题给予了持续而热情的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思想登上世界政治舞台,随着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ew Wilson)在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倡导民族自决原则,不少国家开始利用plebiscite来解决主权或是领土纠纷⑨。至此,与民族自决权紧密联系的plebiscite逐渐被引用为人民对于主权和民族自决等重大议题所做的投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当时苏联的推动下,民族自决思想被写入《联合国宪章》。此后,联大又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对民族自决原则进行了确认和解释⑩。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激发了全球范围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严重威胁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于是,1993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大会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再次明确指出:实现民族自决权不得解释为授权或鼓励采取任何行动去全部或局部地解散或侵犯主权和独立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统一。这就使得依照民族自决原则举行的plebiscite不再那么随性和任意,而是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加谨慎的考量。追问

谢谢,可是这不是全民公决案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