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称呼大全

哪位能提供下亲戚互相间的称呼资料。 越多越好。

第1个回答  2019-02-08
所有亲戚,可以分为爸爸的亲戚和妈妈的亲戚。他们的爹妈是你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爸爸的兄弟姐妹叫伯伯叔叔姑姑,妈妈的兄弟姐妹叫舅舅阿姨。

你的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姨妈和姨父家里的孩子们,就是你的堂亲和表亲,怎么区分?教你一招,和你同姓的是堂亲,不同姓的就是表亲。虽然在英语里,他们只有一个名字cousin。

前面这些,都是你的实在亲戚,还有重要一条,这些三代以内直系和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壹读君良心提醒:表兄妹移民韩国、香港、新加坡和日本就可以登记结婚。

不管是堂亲还是表亲,兄弟家的熊孩子都是你的侄子/侄女,姊妹家的萌萌哒都是你的外甥/外甥女。

堂亲表亲不只你有,爸爸妈妈也有。

爸爸的表哥是表伯,表弟是表叔,堂哥是堂伯,堂弟是堂叔,表妹是表姑,堂姐是堂姑;

妈妈的表兄是表舅,表弟是表舅,堂兄是堂舅,堂弟还是堂舅,表姐是表姨,堂妹是堂姨。

实在认不清,只叫叔叔舅舅姑姑阿姨也没人会怪你。
第2个回答  2013-08-17
父亲这边的:父亲的弟弟叫叔叔,哥哥叫伯伯,妹妹叫姑姑,姐姐叫姑妈,父亲的表兄弟叫表叔
叔叔、伯伯的孩子叫堂兄弟姐妹
母亲这边的:母亲的兄弟叫舅舅,姐姐叫姨妈,妹妹叫阿姨
舅舅、姨妈、阿姨的孩子叫表兄弟姐妹
其他的,父母让叫什么就叫什么吧
第3个回答  2013-03-28
谱名 宗谱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 胡氏族谱史上缺泛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因为家谱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清 袁一相《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袁赋诚)於其暇中念家乘散失,无以示后,辄与开美(袁赋正)诠次而谱之。”
第4个回答  2013-08-19
按风俗来说的话,你称呼他们中间年纪最大的女性为:大姑(妈)、其次为二姑(妈)、再次是三姑(妈),男性则分别为:四伯(爹)或老爹、爸爸(可以喊爹)、六叔或小叔。此类问题要看家庭称呼习惯来称呼。以免给后代造成误解!
第5个回答  2020-01-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