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滩乡的经济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2003年焦滩乡新发展茶叶基地30公顷,改造茶园20.7公顷,焦滩乡茶园面积达161.7公顷。茶叶产量达102吨,总产值达360万元,产量和产值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45.7%和34%,茶叶产值已经占了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2004年生猪饲料量0.48万头,户均4.8头,人均1.4头,畜牧业产值达151万元,人均451元。至2003年焦滩乡有各类企业6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71万元,比2002年增长了3%。2004年财政税收收入17万元,完成县下达任务124%。2004年工业总产值2024万元,农业总产值13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133元。2009年,全乡水田114.9公顷,粮食总产量1052吨,茶园总面积1812亩,茶叶产量达289吨,总产值460万元。茶叶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2009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2244万元。林业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8.2%,有用材林、经济林、竹林。
改革开放以来,焦滩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自1998年年以来,焦滩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在校生巩固率达100%。2002年通过了市教育强乡的验收。2003年,开始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焦滩乡收缴医疗保险金5.376万元,农民参保率达83%以上。1995年,焦滩乡政府安装程控电话以来,逐渐在各村安装程控电话,至2003年开通了前山片五个村133、139移动机站,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或移动电话,电话装机达275部。至2003年完成尖石娄、焦滩、蔡口、上蓬四个村的村内道路硬化。完成下蓬、沿上两个行政村机耕路的衔接工程和独山村渡船头的机耕路,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浇筑了焦滩村至五十步自然村1.7公里的过境公路。安装和整改了上蓬村、塘坑村、格路口村、蔡口村、焦滩村的自来水解决了270户940人的吃水问题。实施格路口村开田项目,新增农田7亩左右。在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焦滩乡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30多万元,明显的改善了焦滩乡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
2011年,我乡完成工业经济总产值3638.7万元,农业总产值267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9元,分别较2006年增长42.26%、92.26%和174.25%。
1、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增长。2011年,我乡农业农村经济总收入是2006年的3倍。农村集体收入翻了一番。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刺激了劳务经济的发展,长年外出务工经商达748人,年收入557.32万元,来料加工得以快速发展,农民非农收入比例增大。积极争取上级支农资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农民增收工程百花齐放。大力发展农业开发项目,做大农业主导产业,努力做好库区群众增收文章。五年来,我乡农业主导产业茶叶面积从2006年3444亩增加到2011年的5765亩,加快推进生态茶叶基地培育,以乡农业龙头企业龙峰茶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在塘坑蟠龙村、蔡口村和上蓬村建立生态茶叶基地,全乡茶产业年产值近1400万元。积极发展毛竹、厚朴、板栗、油茶等经济作物,成立了焦滩乡油茶合作社,促进原生态油茶基地良性发展。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深入挖掘独山文化,进一步保护与开发独山古寨;整合焦滩村农家乐专业村、旧村改造、洁净乡村等项目,焦滩鱼头一条街初具规模,品牌效应不断显现。据不完全统计,焦滩鱼头一条街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余万元;格路口农家乐专业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民增收工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2738元增至2011年7509元,年均递增22%以上。
3、重点工程项目全面推进。五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抓好各项重点工程建设。发挥焦滩乡的水利优势,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资金2个亿,全心全力做好政策处理工作,省级重点工程—蟠龙电站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沿上村226亩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总投资405.8万元,工程形象进度达60%。
(二)基础设施建设大步前进
1、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认真实施了“石王公路”二期工程,优化了焦滩乡的区位条件;积极争取政策,先后实施各行政村的路面硬化工程,完成了全乡3个行政村的康庄工程建设;完成了全乡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乡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实现了村村通;数字化电视改造工程积极推进。
2、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全乡建设了3个居民小区,即格路口小区、槽对岭小区以及蔡口小区。全乡有500多户农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以美化、净化、绿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和村庄整治工程得到大力推进,先后实现省级提升建设村验收达标2个,县级整治村验收达标验收达标2个,农村污水处理村验收达标1个,小康村验收达标5个。
3、村级办公环境明显改观。2006年以来,我乡原7个行政村建成了办公场所。尤其是村规模调整以后,乡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支持村两委添加各类办公设备,彻底改变了过去村级办公场所破旧、办公条件落后的局面,目前全乡各行政村的办公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
(三)社会民生事业大力发展
1、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文明的成果。认真落实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政策,近年来,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900多人次,实施就业引导性培训500多人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400多人次。不断推进社保工作,五年来,共发放春夏荒、冬令救济等民政救济另时款项313余人次32万余元,开展困难人员医疗救助267户23.2万元,有37户列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