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古镇的著名人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郑和本姓马,名和,云南人,回族。14岁就被送到北京(时称大都),开始在燕王府做宦官。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发起夺取帝位的“靖难之役”,29岁的马和在关键一战——郑村坝战役中立了大功。朱棣上台后,赐马和以郑姓,更名郑和,并提拔为内宫太监,官四品,直接参与朝政。几年后便奉命出使西洋,近30年间,七下西洋。此外,时间上溯千余年,相传三国时魏灭蜀后,刘备的儿子、汉后主刘禅被置洛阳,受封“安乐公”,且“乐不思蜀”,还于晋初北迁居住东坝。汉时,今朝阳区东部一带分属渔阳郡安乐县和潞县,东坝是安乐故城所在,应该是县城了。刘禅来时,安乐城已改称安德乡,即先有安乐城,后有“安乐公”,因此有人怀疑是否因地名、人名巧合而有了这一传说。
东坝引人关注,还在于该地域的一些坟茔、庙宇有名。位于东坝的北京十六中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在东郊建立的第一所中学,其西侧有一片松树林,是坟地遗存。清史专家冯其利先生经多方考证,确认该处是清固伦和敬公主和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的墓地。公主系乾隆第三女,额驸初封辅国公,后以军功授亲王。东坝公主坟是和敬公主府在京郊的唯一墓地,其后裔陆续葬此。据说该墓还是大学士刘墉亲自监修的。坟地在民国时期几经伐掠、盗挖,现仅有松树林残存。东坝的庙,最有说头儿的是马神庙、娘娘庙。自元代,京都北郊、东郊就有多个皇家养马场、草料场。到明代,东坝设有“御马苑”,专门饲养仗马。在“郑村坝战役”中,燕王朱棣的青骢马救驾有功,称帝后敕建马神庙,地址在镇北门外,现无存。后来的英宗朱祁镇也曾到东坝检阅过马队。娘娘庙旧时在京郊数不胜数,据民俗学家白鹤群考证,东坝娘娘庙即北京有名的“五顶”之一的“东顶”。
扩展阅读:我的家乡在东坝----刘彦鑫
地理位置:我的家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北部的的一个郊区,名字叫“东坝乡”,东邻楼梓庄乡,南靠平房乡,西接将台乡,北接金盏乡,面积24.6平方公里。经纬度是39.967067、116.544047(谷歌上面是这么显示的),如果我这么说还不够明了的话,那就请您买来一张北京市地图,看到地图的右上角有个黑色的圈圈,他的下面就是东坝了。
那个环形的圈圈就是北京最早的环形铁路,很多火车都是在这进行实验的,而那周围都是绿化带,那就是我童年的游乐场了。东坝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好,可能就是因为那个铁路缘故,周围发展很是缓慢的,不过由于农村乡政府的建立和扩大,东坝乡包括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他包括人口最密集的“北门街(村)”,商店最多的“后街”(地图上叫东风村),新建楼房最多的“单店儿”,包含“四眼井”及“公主庙”等古建筑的“二条街”,当然还包括我们家属于的“西门街(西北门村)”。申奥成功后,城乡改革,把“焦庄”、“东小井”、“驹子房”、“三岔河”也归如了东坝乡的范围。
可以直达的车有:640路、672路、729路、989路、433(曾经的350支)350路(这是我们这最早开通的公交车)、小34——除了350路 就只剩下这辆小公共了,后来北京取消了小公共,小34也就消失了,替代的车就是659,但是659只有一辆车,这个可真的不夸张,真的只有一辆,如果幸运的话,每两个小时就可以等到一辆车,车的型号不固定,一般都是市区淘汰的车,所以打远处开来我们都不一定认得,听到那快散架的声儿,我们也就猜到他快开过来了。不过我还是对他有感情的,毕竟早些年父母带我出门都靠他了,而且司机和售票员也是村子里的人,非常热情,对老人小孩都是非常照顾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