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装备使用科室在使用过程中对装备的操作,临床意义,诊疗准确性的总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1-15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

一、简介

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临床实验室提供血铅检测的简明指导,对于日常血铅检测常用的、能达到质控要求的两种分析方法,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本文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的采样和检测过程,同时还包括质控(QC)指导内容.

二、适用范围

所有需要检测血铅的实验室.

三、测铅的临床意义

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慢性病,该过程有时会伴随一些明显的症状,当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mg/dL左右,但是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其他原因引发的.如果在该阶段没有被意识到,血铅很容易升高到100mg/dL以上,这时儿童表现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升高,引起放射性呕吐、知觉改变、痉挛等;成人在血铅浓度为50-60mg/dL时如果继续铅中毒,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周围神经系统病症、痛风等.

铅中毒不易治愈,其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血铅含量降低后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铅中毒至少损害到三种人体器官:1、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2、亚铁血红细胞的生物合成途径;3、肾脏功能.铅中毒对于儿童和成人的伤害不尽相同,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而且成人吸收饮食中的铅为10%,儿童可达40-50%,因此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的损害会高于成人,对于孕妇的伤害主要是造成了胎儿的先天铅中毒.

四、铅含量测定的几种途径:

血铅作为铅中毒的指标:静脉血的铅含量可以有效的表征人体铅中毒情况,末梢血可用于铅中毒筛查;

尿铅作为铅中毒的辅助检测:可以作为降铅效果的指标;

X射线荧光检测骨铅:反映铅在人体内的沉积;

发铅、汗铅及其他组织液:发铅虽然有取样简单、不用侵入人体等优势,但是样品暴露于外界、环境污染影响大,同时没有规范的处理方式,而且没有明确的定义含铅正常范围值,不象血铅那样有标准品,因此很少用来作铅测定.汗铅、指甲铅等也不是科学的铅含量测定途径.

五、儿童/成人的安全血铅含量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儿童近期(1-3个月内)铅接触的最佳指标是全血铅含量(以下简称血铅).血铅一直是铅中毒研究的最重要的生物学监测指标,儿童血铅与铅接触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特别是在环境铅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血铅能较好地反映铅接触水平.在稳定的、低水平铅接触状态下,血铅也能较好地反映儿童体内铅负荷状况.

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安全血铅含量,只是从统计学的角度阐述这样的一个安全概念.199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安全的血铅含量应£10mg/dL.1994年,在第一届全球儿童铅中毒预防大会上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和学者进一步认定了这一标准.

六、血铅的分析方法

血液中的铅大部分都是处于非游离型状态,与血液中的血细胞和蛋白形成多种多样的结合物,要测定血液中铅的必须先要将结合型的铅离子释放出来,由于血液中铅的含量非常低(一般在10ppb至1ppm之间),因此要求铅的释放效率要达到100%,而且必须要排除外源性铅离子的干扰.所以对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的灵敏度、精度要求非常高.

目前公认能够精确测定血铅浓度的仪器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是阳极溶出伏安法(ASV)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虽然可精确测定血铅含量,但因成本太高,不适合做日常分析,只有一些专业实验室才拥有这种设备.

1.阳极溶出伏安法(ASV)

作为成功测定血铅浓度的检测方法,在国外应用已有30年多的历史.用ASV分析血铅首先由Matson等人在1971年提出,其后显示出它在微量测定中特有的优势.血液中结合状态的铅离子,经试剂处理释放成游离的铅离子,当在电极中施加一定的负电压时,所有的铅离子将被还原成铅且附着在电极上,然后再在电极上施加更正的电压,电极上的铅再电离成铅离子,释放一定的电子并产生电流信号.此电流信号与溶液中铅浓度成比例关系,从而测定出铅离子的浓度.ASV有两种血样制备过程,一种是酸消化法;一种是置换法,即用含(CH3COO)2Ca、CrCl3、Hg2+置换血蛋白中的2价铅离子,其主要优势在于分析速度的提高,有人声称全部的置换过程只需要3-5分钟,而用HClO4消化100mL血样需要大约20分钟.两种方法均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已有的临床比较结果显示ASV和GFAAS的一致性很好.

2.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检测血铅的标准方法之一.火焰原子吸收(AAS)方法直接测血铅,其灵敏度欠佳,1970年石墨炉的介入使灵敏度得到显著的提高(约50倍),最终实现无需样品富集过程,只需mL级样品量.19世纪80年代因为背景的干扰,倾向于采用同介质(血)标准曲线法.19世纪90年代,现代石墨炉的所有重要理论才得到理解和应用,并且陆续总结出许多不同的应用方法.

1993年塞曼石墨炉测量血铅技术的发展才告别了同介质(血)标准曲线法的应用.此方法规定必须用塞曼背景修正系统,并保证用于分析铅的波长稳定在283.3nm.而且此方法对样品处理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很苛刻,在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采血和对血样进行处理过程中,由于此过程血样是完全暴露在环境中,因此一定注意环境中的铅污染血样(如空气中微粒带来的铅污染、使用了被污染的器具).

(2)在采血后对血样进行硝化,硝化的作用是去除血液里的纤维素,使铅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处理过程中有时使用国产硝酸本身的铅含量就很高,甚至会高于血样的铅含量,因此有必要在使用硝酸对血样进行硝化处理前先检测硝酸的铅含量并采取措施降低硝酸的铅的含量,避免血样的二次污染,假阳性的出现.

(3)在使用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来测定血铅时必须要有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此操作过程.

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做人体血铅含量分析是一种旧的技术,由于对人体产生影响的血铅是微量的,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铅的原子化率是非常低的,即在实际操作中表现为基线漂移非常严重.因此它的灵敏度是达不到检测人体血铅的检测范围,有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火焰原子吸收在操作上受外部因素影响较严重,尤其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操作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同时,由于在处理血样的过程中是完全暴露在环境(如空气中微粒带来的铅污染、使用了被污染的器具)中和血样进行硝化处理过程中使用国产硝酸本身的铅含量过高,因此可能造成对血样的二次污染,会造成儿童实际血铅水平较低而测量结果较高,即假阳性现象出现.此方法已被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替代.

4.红细胞原卟啉法(EP)

也称为锌卟啉法(ZPP),曾经作为无症状儿童和其他高危人群的铅筛查手段,有数据表明,锌原卟啉法(EP/ZPP)并无足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测定低浓度的血铅含量,因而不再用于血铅筛查.锌原卟啉法测定是用于说明由于锌取代了在卟啉环中的铁引起原卟啉含量增高(而此原因是由于铅抑制了线粒体中的铁络合酶引起的)的一种方法.原卟啉只有在所有的循环的红细胞完全更新后才能达到稳定的水平,而达到此一水平需要的时间为120天,且原卟啉的半衰期(68天)要比血中的铅的半衰期(28-36天)要长.锌原卟啉法并不能表明检测期血铅的含量,而只是一种对中度血铅含量的间接的估计.

依据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锌卟啉的含量通常低于35μg/dL,体内新增的原卟啉的浓度和血铅水平只有在30-80μg/dL才成比例(PruAlessio1996).在血铅浓度为10μg/dL-30μg/dL时,用EP法检测,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精度都是非常低的.而这一血铅水平已明确对儿童健康有害.因此锌原卟啉法的灵敏度不足以测定低血铅水平中的铅暴露状况,所以用EP法检测会造成儿童实际血铅水平较高而测量结果较低,易引起假阴性的结果.在黄疸及缺铁性贫血症,镰形血球及其他溶血性贫血症病人中,EP值会升高,易引起诊断上的假阳性.所以,临床实验室不应用这个方法测量血铅.

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参加血铅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并达到要求.

七、采血程序

筛查常采用指血,因为取血部位暴露于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污染,因此建议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避免这类污染,如用肥皂洗手,用酒精擦拭取血的手和手指处,同时采血器具必须不含铅并且不和铅起任何的物理、化学反应.

诊断需采集静脉血,采集时除注意筛测时的事项外,还需特别避免病毒感染、传播,如艾滋病群、乙肝病毒等.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质量,正确的样品收集程序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收集前和收集后的操作步骤能保证收集到的样品品质高,不被污染、凝结、过度稀释或在运输过程中破损.这些步骤包括使用适当的工具、通用的预防措施、血液样品收集技术、收集后样品处理、贮存及运输操作.

取静脉血或末梢血步骤的第一步是使用检验过的无铅的血液收集工具.所有与血样接触的工具应该验证是否含铅.这些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采血针、采血管、采血刀和血样收集管或小瓶.建议每批工具必须抽检至少42个单位的样品.例如,有一批采血刀,要在这些刀中抽42把进行检验.如果每个单位的样品其铅含量都不超过正常血铅水平的5%就认为整批是无铅的.

在处置病人和血样时必须时时遵守预防措施通则.这样做可以保护分析人员和病人不受到生物材料的污染.在采集和处理血样时应该带手套、防护镜和穿实验服.每换一个病人时应更换手套.还有,所用手套应是无尘的以避免因粉尘引起的铅污染.在采集过程中用到的所有工具必须是一次性使用的,用完后应放在专门放置生物危害废物的容器中以便焚化或消毒.采血刀、针和带针头的采血管应放在专门放置锐利生物危害废物的容器中.

准备采血工作区比较好的方法是工作场所要清洁,新的工具放在工作人员举手可取的地方.在有塑料布衬底的有吸收作用的衬垫上放好采血针、管或采血刀、纱布、酒精棉球、绷带、记录笔或标签、收集管或小瓶和够得到的生物危害废物箱.有了适当的工作区,要指导病人用香皂和水彻底清洗取血部位.为了避免表面铅污染直到取完血之前清洗的部位不能接触任何表面.建议经培训过的抽血工作者或医生取静脉血.如果是取末梢血,大多数实验室人员或健康机构人员可以被培训并达到安全采集末梢血样品的要求.如果是静脉血样,一定尽量达到刻度.有些采血管内置了液体的抗凝血剂就需要避免稀释效应.另外,有些技术对静脉和末梢血样都要求完全装满刻度以避免易引起结果偏低的竞争性结合问题.大多数末梢血可以从手指采集到各式各样的小瓶或小管中,但6个月以下的幼儿最好用脚后跟.

洗完采血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拭,再用干净的纱布擦干.用采血小刀或采血针在第三或第四指末端针刺.用脚后跟时,应在两侧之一,千万不要在中间位置.擦掉第一滴血,收集后面的.不要挤手指,因为周围组织液会引起血液稀释造成假的低血铅水平结果.针刺部位有持续的压力是适当的.所用的小瓶或小管应装满刻度.采血后病人的针刺部位应加绷带.采完血就要马上充分与容器中的抗凝血剂混匀再保存.血样采集完,要把所有用过的工具和手套卷在衬垫里随手放在合适的生物废物箱中.更新血液采集工作区应放好新的衬垫和新的采血工具及一付新手套.

根据研究和调查所选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不同,样品贮存的要求也不相同.短期贮存的新血样放在4˚C,长期贮存的冰冻在−20˚C.多数情况最好用低温保温容器运送血样来维持4˚C的温度条件,特别是在高温天气时.这样可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可是许多实验室还是接受室温下运送的血样.除了运送温度外,还要注意用正确的方式包裹样品保护样品不要破损.如果发生破损,包装会沾上溅出的溶液.所以在样品和外界之间要有三层保护.第一层是装血样的管子,第二层是放管子的包或盒,第三层实际起运送作用的容器.在运送容器里应该放多层有吸水作用的东西,如纸巾、衬垫或报纸,在运送时如发生破损能够吸收血样.

总的来说,正确的血铅样品的收集和处理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采样工具必须有实验证明是无铅的.为了保护病人和分析人员不感染传染病,日常必须执行预防措施通则.这包括穿带保护装置和每个病人用一套新的一次性工具.实际采集血样时,工作区要保持清洁,把血样采集工具放在一次性的衬垫上,废物箱在伸手可至的位置.衬垫与所有用过的采集工具一起弃置,每个新病人重新布置工作区.最后,要注意样品的包装与运送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包装应能保护样品不破损、能吸收溅出液和保持样品在低温条件下.

1.指血采血步骤

1)准备

A.人员:专业或经培训的采血人员;

B.环境和器材:卫生、安全、无铅;

C.采血许可:得到各方(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许可.

2)采血

A.医生佩戴手套(如手套上有一层粉末涂敷,应用水漂洗再使用);

B.手指用肥皂清洗并擦干,并且不能再接触任何物品表面以防污染;

C.通常选用中指(需确认手指无明显感染或伤口);

D.用拇指和食指抓住需采血手指并适当按摩增进血液循环(如洗手时没有按摩);

E.酒精擦拭手指肚,再用消毒的纱布或棉球擦干;

F.迅速刺破手指;

G.刺破处形成血滴,第一滴血含有组织液,用消毒的纱布或棉球拭去不用;

H.手指低于心脏,如果血液不流出,可以轻轻压临近手指末端使之流出而不是挤出;

I.不要让血液从手指流下或流经指甲.

3)收集血样

A.抓住手指,用收集容器接触并汲取血滴;

B.收集足量后,盖上容器盖子或密封;

C.振摇样品,使之与抗凝血剂混匀;

D.检查容器标签是否正确,并适当存放;

E.止血、用绷带贴于手指.

2.静脉血采血步骤

1)准备

A.人员:专业或经培训的采血人员;

B.环境和器材:卫生、安全、无铅;

C.采血许可:得到各方(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许可.

2)采血和收集血样

A.取血自肘前横脉(或其他方便的静脉管),如果胳膊很脏,用肥皂和水清洗采血区域,并用毛巾擦干.再用酒精擦拭后自然干燥;

B.将止血带粘在肘前横脉,并再次确认位置;

C.斜刺入静脉,用蝶型针或其他取血针取血并移入0.5mL或更大的装有EDTA的收集管;应注意要充满至刻度;

D.在抽出针管前放开止血带;

E.用干纱布压住取血部位,抽出针头(湿纱布会吸出血样);

F.按住纱布以对采血位置施加压力止血;

G.5分钟后检查采血位置是否已经停止流血.

3)取血后处理

A.轻轻颠倒收集管10次,以使血样和EDTA混匀;

B.检查容器标签是否正确,并适当存放;

C.处理所有的针和医用废弃物于专用废弃箱.

八、GFAAS法操作

1.仪器要求

1)原子吸收仪应配有电热原子化器、背景校准系统和自动进样器,在原子化时应使其快速加热;

2)高纯度热解石墨镀层管和固体热解石墨平台;

3)氩气箱(纯度99.996%以上);

4)仪器的一般设置是:

分析波长:283.3nm,波宽0.5-1.0nm;

峰值计算:吸收峰积分,积分时间2-5秒;

校准曲线:线性

2.石墨炉工作参数

应咨询仪器生产商的技术人员并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条件.

1)在石墨平台加样应准确,加样品的量应能使其充分原子化;

2)样品预干燥温度:通常,100-150℃,10-15秒;然后,150-250℃,10-30秒;

3)高温分解的温度应比铅开始损失的温度低100℃;

4)原子化时间应足够使吸收峰形完整.

5)清洗石墨管应使彻底清洁.

3.其他材料

自动取样器,容量瓶、玻璃瓶和塑料瓶(用前10%稀硝酸清洗)、一次性无色取样器头、一次性自动进样杯.

4.试剂

1)硝酸铅标准液;

2)浓硝酸(特纯级);

3)去离子水(电阻系数>10MΩ·cm);

4)Triton100-X®(高纯级);

5)磷酸二氢铵(纯度为HPLC级);

6)血铅质控样;

7)血铅标准品;

5.试剂、标准品、样品的准备

1)制备修正液:0.2%硝酸(v/v),0.5%tritonX-100(v/v),0.2%磷酸二氢氨(w/v).

2)用水配制Pb的3个浓度的标准校准液:100ug/L,300ug/L,600ug/L.

校准溶液需要从1000mg/L浓度的标准品经过一系列的稀释得到.

3)可选用同介质标准曲线法(Matrix-Matched):分析人员必须得到没有被污染的血源(铅含量0.005秒,应停下实验检查污染源.校准后要注意其回归相关系数应>0.995.用质控样验证其校准.分析后,要记录好所有数据,在仪器日常维护本中记录灯的功率.

5)样品重复测量

在RSD>±10%或出现进样器进样不成功的情况时,必须做重复测量.

6)数据处理

一般情况都有软件直接给出测量的浓度值.超出高浓度校准液浓度值的样品,稀释后重新测量.虽然自动进样器能完成在线稀释,但不如手工稀释准确,应与手工稀释样的测量对比后再使用.

7)注意事项

应计算2-4周内的特征值(characteristicmass),不应超过生产商所给值的±20%.还应注意吸收峰形的变化,识别正常峰形和异常峰形的区别以发现问题.

九、ASV法操作

1.仪器要求

应有电子控制部分和电极系统.市场上已有商品化的成套仪器.其电极部分包括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计数电极,对电流-时间曲线积分计算分析结果,以mg/dL为单位.

2.样品准备

分析前血样中结合状态的铅必须释放出来,才能镀到工作电极上.有两种血样制备过程:酸消化法和置换法.仪器生产商配有置换法所使用的专用试剂,这种试剂中含有(CH3COO)2Ca、CrCl3、Hg2+和TritonX-100,取100ml血样直接加入生产商提供的2.9ml的含置换试剂的试管中,根据样品的不同而放置1-24小时.只有有经验的电化学实验室才自己准备这种试剂,必须保证其中所含铅量小于仪器的检测极限.

3.仪器校准

校准品可以购买得到或者用优质全血通过分析准备,应能追溯到标准品.校准仪器一般需要3个标准点和1个空白,而该种方法2点校准已经足够,但只有在线性情况下才可能使用.需严格质控.

4.仪器操作和维护

应遵守生产商有关仪器操作和电极维护的说明.高浓度的样品使仪器有记忆效应,应加测一个空白.测铅结果无效的情况,生产商已在说明书中说明,应详细查阅.

5.线性范围

使用ASV法测血铅,其线性范围可达100mg/dL.如果血铅浓度超出测定范围,可以用等体积的置换试剂稀释样品,然后进行样品处理和分析;或者,取50ml血样(而不是通常的100ml)放入置换试剂中,然后进行分析,记录结果应是仪器显示值的2倍.

十、血铅标准品和质控:

1.标准品

临床检测方法的主要目标是准确和可比性.错误的分析得出的结论会给病人的健康带来直接而花费昂贵的影响,而且结果的差异也会降低公众对于诊断检测的信心.因此在分析实验过程中使用标准品是避免这种缺陷的主要方法,同时也为验证检测质量提供基础和可追溯性.根据ISO的定义,标准品是一种非常均一的物质,它的一个或多个特性值已被很好地确定,用来校准仪器、验证分析方法或用于定值.

可以买到有标准物质证书的血铅标准品,血中的铅可以是外加的,也可以是生物同化作用后结合状态的.通过与有准确数值的标准品的比较以及性能优异适合的分析仪器的配合,得出的检测结果可以很容易向待确定物传递一个“真值”.

2.质量控制(QC)

1)校准

建立标准曲线是任何化学分析准确度的基础.标准曲线的建立最少需要3个标准点和1个空白.标准曲线应该涵盖一般临床血铅诊断的范围,包括一个低标准点(≤10mg/dL)、中间点(30µg/dL左右)和最高点(60µg/dL左右).病人的血铅值很少超出这个范围,而且对于多数血铅分析仪器都采用60µg/dL的高点浓度,其线性良好.对于AAS,一般标准品用水或同质物配制,而ASV法不需要配制标准品,生产商提供经验证的可直接使用的校准用标准品.执行校准的频率由实验室根据情况决定,但除非仪器长时间稳定,否则一般不超过8小时分析时间校准一次.

2)工作范围

除了日常的校准程序,明确分析的上限和下限,也是QC的工作之一.最简单的情况是,上限下限用校准样的最高和最低值来定义,如:10µg/dL与60µg/dL.因为治疗手段取决于超出上限的铅含量的数值,因此更倾向于通过专门的验证程序校验这样性质样品的分析结果.检测超过上限的样品,可以采取稀释、减少样品取样量或建立非线性部分曲线等途径完成.最常用的是稀释方法,通常用修正液1:1稀释样品,然后才能用标准的程序分析结果.实验的验证会因为缺少高浓度标准品而受阻,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进行验证了,高于上限的结果需要以“>60µg/dL”的文字形式加以报告.

定量分析结果的下限通常基于方法而不是标准的最低值.其好处在于,方法的下限通常低于最小的标准值,因此允许测量出更低的血铅浓度,方法下限通常可以达到1~2µg/dL.低于方法下限的结果需要以“2mg/dL(8-20mg/dL的血铅含量范围)

>3mg/dL(21-30mg/dL的血铅含量范围)

>4mg/dL(31-40mg/dL的血铅含量范围)

>10%(41mg/dL以上的血铅含量范围)

²如出现上述情况,需要进行第三次测定,然后对比三次结果,舍去其中一个离散数据,剩余的两个数据取平均值,给出最终结果.

²稀释并重新分析所有高于最高校准浓度的平行样.报告平行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如果平行样检测结果的差异>10%,则需要重复检测平行样.

B.重复采样检测

对于临床实验室而言,当出现情况异常、测量值在边缘值附近或对分析结果不满意时,需要重新采样以进行再次筛查、跟踪检测等.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高值检测结果会触发医学、环境的干预,这些结果必须是依据在高度可信的数值基础上的.

²如下情形,实验室应采取重新取样进行检测.

血铅含量>10µg/dL.

初测样品因检测或用量不足导致结果不满意.

实验室突发事件污染样品或影响数据完整性.

²实验室应该建议抽取静脉血进行复测的情况.

末梢血样品检测结果>10µg/dL,进行复测时.

铅中毒儿童持续期检测.

5)血样质量控制

合格血样是含EDTA抗凝血剂(1.5mg/mL的浓度)的全血.EDTA比肝素好一些,因为肝素容易导致微小的凝块,但只要避免此现象就可以用于检测.

一般来讲,全血可以在室温下运输.血样可以在2-8˚C时保存10周,在-30~-10˚C条件下可以保存1年.切忌在玻璃瓶中冷冻标准,因为有可能导致开裂,应放入酸洗过的低温保存瓶中保存.未分析的样品可以放在2-8˚C,留样置于2-8˚C条件下另外保存,因为样品反复冷冻几次后会受到影响,除非忽略由于不适当操作引起的污染.

样品是否合格与检测要求、检测方法、已有数据、病人病史、风险级别等相关.所以,每个实验室都应该明确规定不合格样品的定义及样品不能用于分析时应该采取的行动和弃置范围.出现不合格样品,应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告知血样提供者,如果有可能或者认为必要的话还要解释一下不合格的原因.不合格的血样有下列情况:

A.样品漏洒或容器被污染;

B.样品不适合分析需要,如:血清、血浆等非全血;

C.样品量不足不能完成检测(
第2个回答  2015-01-12
血铅临床检测指南一、简介本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临床实验室提供血铅检测的简明指导,对于日常血铅检测常用的、能达到质控要求的两种分析方法,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和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本文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的采样和检测过程,同时还包括质控(QC)指导内容.二、适用范围所有需要检测血铅的实验室.三、测铅的临床意义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慢性病,该过程有时会伴随一些明显的症状,当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绞痛等症状时,其血铅含量一般在50mg/dL左右,但是这些症状很容易被认为是其他原因引发的.如果在该阶段没有被意识到,血铅很容易升高到100mg/dL以上,这时儿童表现的症状通常为颅内压升高,引起放射性呕吐、知觉改变、痉挛等;成人在血铅浓度为50-60mg/dL时如果继续铅中毒,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周围神经系统病症、痛风等.铅中毒不易治愈,其对人体的危害即使在血铅含量降低后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