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茶道都有哪些不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5-13
中日茶道的异同
中国没有茶道的规程仪式。但是我们都不否认中国也是有茶道的。有人将中国的茶道就称作为“茶文化”,其实两者还是有概念上的是的区别的,可以说茶道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专门定义一个茶道意义上的茶文化,也是可以的。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层次复杂、内容丰富,而日本茶道自成体系,有其严格的程式。但是总的来说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精义,应该说都是健康向上的。
有学者认为,日本的茶道与中国的茶道有渊源关系。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主要有以下几点明显的区别: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三为一体。三者之间是互相抵触的少,从而使中国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可以做出宏篇大论来。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了中国禅宗思想(茶“禅”一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的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清、静、寂”。公开申明的“茶禅一味”,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这也无处不体现着庄晓芳前辈所提出的中国茶德“廉、美、和、静”之精神。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道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是顺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规”“七则”似乎过于拘重形式,打躬静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畅快自然的。中国茶文化最初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神仙世界很有着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文化强调自然美学精神更成了一种传统。但是中国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无道了。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所以一说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宗代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手段,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民间不同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有很大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日本茶道则自成体系,有一套复杂而严格的程式。 总的来说,中日茶道都是取茶的清心、静气、养神、助智等健康向上的精义。两者之间有颇深的渊源。而说到区别,则有以下几点: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互为补充、绝少抵触,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哪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能做出宏篇大论。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中国人“以茶表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充分贯彻了儒家礼、义、仁、德的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标准。日本茶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主张“和、敬、清、寂”,公开申明“茶禅一位”,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文化则更崇尚自然、随和之美。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但其“四规”、“七则”似过于拘重形式,很难让人感受到畅快自然。中国茶文化最初是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的,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的神仙世界颇有渊源,它在艺术层面上强调自然与美学精神,很容易让人感到和谐统一。但是中国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便道而无道,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发挥和规范传播。故而说起茶道,往往仍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层次较广;而日本茶文化则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中国茶文化自宋代便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在这种场合,士、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从而使“茶”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而各个民间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众中亦有很大的影响,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相形之下,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注释: 1.“四规”:待客亲善,互相尊敬,环境幽静,陈设高雅。2.“七则”:点茶的浓度,茶水的质地,水温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炉子的方位,插花的艺术。)
自唐代至明代,日本来中国学习佛教的留学僧一代接一代,各时期的留学僧把中国每个历史时期的饮茶方式都介绍至日本,从而使中国每个历史时期的饮茶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日本。
相对应于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时期,约为中国明代中期,而明初朱权的《茶谱》刊行及朱权茶道思想、茶道的形式与内容的传播与日本茶道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日本茶道是日本禅师千利休于16世纪中后期所设,以“和、敬、清、寂”作为茶道“四规”,以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个流派影响较大。流传400多年后,日本茶道与朱权茶道的表演形式、内容略有变化,但主体仍沿袭了朱权茶道,如茶道的思想内容、所使用的茶叶、茶器、茶具、环境等仍大体相类似,有的甚至完全相同。
从时间上观察,朱权的《茶谱》约在1440年刊行,而千利休(1522-1591)成为日本集大成者,无疑可以得益于中国明代的典型茶道—朱权茶道。
日本茶道与朱权茶道的最大区别在于日本茶道是完全东洋化的茶道,而朱权茶道则是兼具有儒、释、道思想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映方式,日本茶道是吸收外来文化,并使外来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日本茶道比较突出表现在茶道艺术的高度深化与细微化,给予茶道活动的广泛领域以艺术化。如日本茶道中“一期一会”、“独坐观念”的思想正是体现了日本岛国文化的特点。
当日本茶道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重新被介绍到中国,回到它的故乡时,仿佛是远在他乡的亲人后裔荣归故里,使故乡人重新缅怀起它祖先的历历往事。对比之下,故乡的茶道已远离原先的茶道精神,演绎为注重形式与物质的品饮茶,寓茶道于无形之中,更简略更大众化。而日本茶道却自然地被探索茶道、实践茶道的人士所重视,从中寻觅中国古代茶道的倩影。
思想解放引导着文化的多样性,传播至日本的中国茶道在日本生息400余年后,在中国赴日修学人员和日本茶道界以各种形式介绍、宣传与推广下,以其所蕴含更广泛文化内涵的面貌出现在它的故乡,实现了唐代常伯熊“广润色之”的茶道思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