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华医药集团的历史成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1

战争年代,“几乎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军在山东境内组织的所有大的战役,积极支援了淮海战役,是个名副其实的功勋药厂”。创立新华制药厂的决策人之一、时任八路军胶东军区参谋长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副院长的贾若瑜将军曾如是评价。
50年代,研制成功特效药斯锑黑克,扑灭了肆虐半个国土的黑热病;研制成功全国第一台耐高温耐腐蚀搪玻璃反应罐,为中国化学医药的生产奠定了物质装备基础;安装投产了全国第一条化学原料药生产线,开创了中国化学制药的先河;援建了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华北制药厂;成为全国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基地。
60年代,派出千余名干部、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建设了西北第二合成药厂、沂蒙新华药厂、威海新华药厂、济宁抗生素厂等大中型企业,为国家三线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全国六个产品、每个产品六项指标的同产品竞赛中,囊括全部第一的好成绩。企业基础管理创立“两法三清一录一制”模式,即岗位操作法、设备维护法,批号清、定额清、责任清,原始记录,岗位责任制,成为全国同业学习的榜样。企业跨入全国制药行业“四大家族”之列。
70年代,注重企业整顿,新产品开发迈开步伐。抗感染新药PPA及其制剂、解热镇痛抗炎新药布洛芬及其制剂双双填补国家空白。
80年代,深化改革增添企业活力,企业步入稳定快速发展轨道。企业管理走在全国医药行业前列,首批进入国家二级企业、国家一级企业;先后有23个产品获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奖,其中3个产品获国家金质奖,3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连年进入全国500家规模最大企业和500家效益最佳企业行列。
90年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造,海内外上市融资扩本;组建企业集团,进行资本运营和资产经营。大量引进专业人才,开始逐步奠定医药创新基础;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国家一类、二类等一大批新药推向市场。着力调整产品结构,制剂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保持全国最大解热镇痛药生产和出口基地地位的同时,亦成为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中枢神经药物、激素药物等的重要生产和出口企业,企业效益快速增长。年出口创汇6000多万美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