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体系的基本知识谁知道?

RT

第1个回答  2013-07-22
砌体
1.经济,承载力差一点,一般层数不会很多
2.加筋砌块结构:在砌体里加了钢筋,特别是抗震薄弱区,所以承载力有所提高

混凝土:
1.框架:跨度大,内部空间大,空间分隔比较随意,只要不介意有大柱子突出来,一般就用这个,厂房等公用建筑比较多用
2.剪力墙:在外观上类似于砌体,但是可以造得很高,因为钢筋混凝土的承载力和整体性能一定比砌体要好很多,并且由于剪力墙用墙体承载,所以比框架体系的承载体系密集,所以一般比框架结构要高
3.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对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结合,又可以形成较开阔自由的空间,又有较大的刚度,一般会将墙体设在楼梯间,电梯间,外墙等部位,不给中间空间分隔造成影响

钢结构
1.桁架:由杆件组合而成,一般用作屋架等,杆件只有轴向力,不受弯
2.塔架:做输电塔之类的,见过吧,和桁架其实原理差不多
3.网架/网壳:还是桁架进化而来,只是杆件布置比较密且细,可能是美观吧
4.排架:厂房里用的比较多,和框架有点像,不过一般使用屋架做顶的
5.膜结构:利用PVC材料(也可能是其他高聚脂之类的材料,我不是很清楚)的特性来做结构的外围,节省而且自重轻,对抗震有利,PVC材料内部还有要有类似网架之类的刚结构体系支撑的,只是用PVC材料代替了轻钢板
6.当然钢结构也可以做成框架的

其他结构
1.底框结构:底部是框架抗震墙,上面是砌体,这种也很多,下面开店,上面住人,利用价值高,但是在框架和砌体转换的地方往往由于刚度突变造成薄弱层,设计时候要特别小心
2.异形柱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柱子,一般混凝土柱子是矩形截面,异形柱可以做成T型,L型,十字型,这种柱子承载力没有矩形截面好,但是可以满足住宅内部不希望出现凸角的要求
3.其实结构可以任意组合,不过太随意了对抗震不利,一般正规的设计单位不会用太奇怪的结构体系的,理论不成熟,容易发生事故

超高层结构
1.框筒:中间是一个剪力墙形成的筒体,外面是框架结构,又框架剪力墙结构演变而来,整体受力好
2.筒中筒:如果框筒还不行,可以用内外都用筒体结构,甚至可以设置多筒,来逐步提高整体受力
3.超框架:我们的环球金融中心好像用了这个,就是用桁架结构来做成大梁,用什么来代替大柱我忘记,总之即减轻自重又满足了受力要求,现在世界上很多超高层建筑都用这种结构形式
第2个回答  2013-07-22
你可以在书店里看看,网上不好找
第3个回答  2013-07-22
建筑工程图:
建筑工程图是以投影原理为基础,按国家规定的制图标准,把已经建成或尚未建成的建筑工程的形状、大小等准确地表达在平面上的图样,并同时标明工程所用的材料以及生产、安装等的要求。它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依据和重要的技术资料。建筑工程图包括方案设计图、各类施工图和工程竣工图。由于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的任务要求不同,各类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深度和方式也有差别。方案设计图主要是为征求建设单位的意见和供有关领导部门审批服务; 施工图是施工单位组织施工的依据;竣工图是工程完工后按实际建造情况绘制的图样,作为技术档案保存起来,以便于需要的时候随时查阅。
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总平面图是表明一项建设工程总体布置情况的图纸。它是在建设基地的地形图上,把已有的、新建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绿化等按与地形图同样比例绘制出来的平面图。主要标明新建平面形状、层数、室内外地面标高,新建道路、绿化、场地排水和管线的布置情况,并标明原有建筑、道路、绿化等和新建筑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等。由于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及所在基地的地形、地貌的不同,建筑总平面图所包括的内容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则比较复杂,必要时还可分项绘出竖向布置图、管线综合布置图、绿化布置图等。

结构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简称结施。它是由设计部门的结构专业人员进行设计的。结构施工图主要表示建筑承重骨架的类型、结构构件布置情况、大小尺寸、形式种类、所用材料以及构造、施工要求等,并反映建筑、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工种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主要用作放灰线、刨槽、支模板、绑钢筋、浇注混凝土、安装梁板柱、编制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依据。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和基础平面图、柱网布置图、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屋顶结构平面布置图等基本图以及表示各种承重构件(如基础、柱、梁、板、屋架、雨篷、支撑等)形状、大小、内部构造情况的详图等。 转自学易网 www.studyez.com预应力钢结构:
指在结构上施加荷载以前用特定的方法预加应力,使内部产生对结构承受外荷有利的应力状态的钢结构。大跨度房屋建筑结构、吊车梁、桥跨结构、大直径贮液库、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等都可采用预应结构。预应力钢结构可扩大结构或构弹性工作范围,减少挠度,更有效地利强度钢材,从而改善结构或构件的状况。
墙板结构:
指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结构。墙既作承重构件,又作房间的隔断,是居住建筑中最常用且较经济的结构形式。缺点是室内平面布置的灵活性较差。垃圾桶结构多用于住宅、公寓,也可用于办公楼、学校等公用建筑。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砌块、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楼板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槽形板、实心板,预制与现浇叠合式楼板,全现浇式楼板。墙板结构按所用材料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类:(1)混合结(2)装配式大板结构;(3)现浇式墙板结构。 现浇式墙极结构指墙体用混凝土现浇、楼板采用预制或现浇的房屋结构。主要优点是抗震性能好。与混合结构相比,墙面抹灰量大量减少,劳动强度减轻,用量少;与装配式大板结构相比,施工简便,是我国地震区多层与高层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现浇式墙板结构的墙体材料与建造方法可分内外墙全部现挠混凝土及横墙与内纵墙现浇,外墙采用预制大板(简称内浇外挂)或砖、块(简称内浇外砌)两类。
装配式大板结构:
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和楼板拼装成的房屋结构,是一种工业化程度较高建筑结构体系。主要优点是可以进行商品化生产,现场施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自重较轻,结构强度与变形能力均比混合结构好。但造价较高,需用大型的运输吊装机械,平面布置不够灵活。装配式大板结构的联结构造是房屋能否充分发挥强度、保证必要的刚度和空间整体性能的关键。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主梁、柱和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联系梁连接起来而形成框架体系。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这种结构形式虽然出现较早,但直到钢和钢筋混凝土出现后才得以迅速发展。根据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体系可分为横向布置、纵向布置及纵横双向布置三种。横向布置是主梁沿建筑的横向布置,楼板和联系梁沿纵向布置,具有结构横向刚度好的优点,实际采用较多。纵向布置同横向布置相反,横向刚度较差,应用较少。纵横双向布置是建筑的纵横向都布置承重框架,建筑的整体刚度好,是地震设防区采用的主要方案之一。
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是利用建筑的内墙或外墙做成剪力墙以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结构。剪力墙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墙,高度和宽度可与整栋建筑相同。因其承受的主要再载是水平荷载,使它受剪受弯,所以称为费力墙,以便与一般承受垂直荷载的墙体相区别。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很大,变形小,既承重又围护,适用于住宅和旅游等建筑。国外采用剪力墙结构的建筑已达70层,并且可以建造高达100~150层的居住建筑。由于剪力墙的间距一般为3~8m,使建筑平面布置和使用要求受到一定限制,对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通常难以满足要求。剪力墙结构可以现场捣制,也可预制装配。装配式大型墙板结构与盒子结构,就其实质也是剪力墙结构。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简称框一剪结构。它是指由若干个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建筑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建筑布置比较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但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差,而剪力墙结构则相反。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使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在框架的某些柱间布置剪力墙,从而形成承载能力较大、建筑布置又较灵活的结构体系。在这种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是协同工作的,框架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 筒体结构指由一个或数个筒体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形成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筒体,是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简体结构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筒体结构分筒体一框架、框筒、筒中筒、束筒四种结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