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魂改风衣八神庵

补丁 有的一定给分,最好连技能也能改变!!!

第1个回答  2013-01-16
一、填空
1、周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的兴盛,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集了春秋中叶之前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作品,是我国文学成熟的光辉起点。
2、《诗经》共收录春秋中叶之前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古人将这些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3、《诗经》的基本艺术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它的基本句式是以四字句为主,韵律灵活,篇章结构则采用回旋复沓的章法。
4、《关雎》是《诗经》中一首著名的爱情民歌,其开头四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先秦历史散文中,在文学上有较高成就的两部著作是《左传》和《战国策》。
6、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左传》则是借助它的编年以记事的独立的史学巨著。
7、《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突出刻画了两个人物,即郑庄公及其母武姜。
8、《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是—篇有名的论辩文,论辩双方的人物是儒家学派的大师孟子和农家学派的学者陈相。
9、先秦时代两位最重要的诸子散文作家应该是孟子和庄子;他们的散文著作分别是《孟子》和《庄子》。
10、战国末期,出现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创立的新诗体楚辞的出现,揭开了我国诗歌史上崭新的一页。
11、屈原作品据王逸注本共有25篇。其中最为有名的一篇代表作是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
12、屈原作品中有一首奇特的长诗,它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这首诗就是著名的《天问》。
13、文学史上常“风骚”并举,所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民歌,而所谓“骚”则是指屈原的《离骚》。
14、西汉初年,骚体赋继承了战国时代楚辞的传统,成为当时一种重要的文学样式。
15、西汉武帝时,大赋盛极一时,成为文坛上的主要文学样式,当时最重要的大赋家是司马相如,他的大赋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
16、东汉中叶后,出现了抒情的小赋,代表作家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等。
17、《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记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司马迁。这部书记述了汉武帝以前的三千余年的历史。
18、《鸿门宴》一文选自《史记》中的《项羽本纪》。
19、《史记》一书共130篇,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20、收录乐府诗最为完备的诗歌总集是《乐府诗集》,它的编者是宋朝人郭茂倩。
21、《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是罗敷,而它描写的另一重要人物是太守。
22、建安时期的主要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 (孔融、王粲、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
23、继建安之后的正始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作家是嵇康和阮籍。他们诗歌的代表作分别是《幽愤诗》和《咏怀诗》82首。
24、西晋太康年间,诗坛出现了“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三张”是指张载、张协和张亢;“二陆”是指陆机和陆云;“两潘”是指潘尼和潘岳;“一左”是指左思。其中以左思的成就最高,代表作是《咏史》诗8首。
25、《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后面的四句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6、陶渊明的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抒情言志的咏怀诗;一是描写田园风光、农村劳动生活的田园诗。教材中《桃花源诗并记》是他流传千古的佳作。他的诗以平谈自然的风格和情、景、理统一的特点见称于文学史。
27、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两类:一是谈鬼神怪异的志怪小说;一是记写人物言谈轶事的轶事小说,也称志人小说。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搜神记》,作者是干宝;轶事小说的代表作是《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28、初唐时期,代表文学革新方向的四位诗人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之外著名诗人还有倡导革新、开一代诗风的陈子昂。
29、盛唐时期,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30、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是王维和孟浩然等;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岑参、高适等。
31、“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宋代诗人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与画的评论。
3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出自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
3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名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律名篇《登高》。
3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的中唐诗人是白居易。他写有两首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一是表现唐明星与杨玉环爱情的《长恨歌》,一是写琵琶女身世并抒发自己感慨的《琵琶行》。
35、唐代传奇的名篇有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等。
36、晚唐被并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
37、杜牧七绝名篇《泊秦淮》中的最后两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的作者是五代南唐词人李煜,词中表达愁怨无限的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9、宋代“婉约”词的代表词人是周邦彦和姜夔,“豪放”词的代表词人是苏轼和辛弃疾。
40、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是柳永,他描写了都市的繁华,开拓了词的内容;采撷民间曲调入词,创制慢词,扩大了词的体制。他的作品集是《乐章集》。
41、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大家是苏轼,在唐宋八大家中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人并称。
4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43、“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是周邦彦的词作《兰陵王·柳》中的名句。
4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李清照的词作《声声慢》中的名句。
45、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之后的三句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46、元曲是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后人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称,显示了元代文学的独特成就。
47、元杂剧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活动中心在北方的大都,重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后期活动中心移至南方的杭州,重要作家为郑光祖等。
48、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隋树森所编《全元散曲》是目前收录作品最为完备的元代散曲集。
49、崔张爱情故事发端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是在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
50、[越调·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后的几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后的括号里)
1、“春秋三传”是指(A)。
A.《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和《左氏春秋》
B.《左传》、《吕氏春秋》和《春秋》
C.《左氏春秋》、《春秋》和《左传》
D.《左氏春秋》、《公羊春秋》和《魏氏春秋》
2、(D)是先秦时期国别体的史书。
A.《春秋》    B.《左传》
C.《论语》    D.《战国策》
3、屈原的诗作《九歌》和《九章》的篇数分别是(B)。
A.9篇和9篇    B.11篇和9篇
C.9篇和11篇    D.11篇和1篇
4、先秦时代两位最具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家是(A)。
A.庄周与屈原 B.庄子与列子
C.孟轲与韩非子 D.屈原与孟轲
5、“望洋兴叹”的典故出自(B)。
A.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B.庄子《秋水》
C.《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D.《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6、《过秦论》的作者是(A)。
A.贾谊     B.李斯
C.晁错     D.司马迁
7、标志着汉代大赋形成的作品是(D)。
A.《吊屈原赋》    B.《鵩鸟赋》
C.《子虚赋》和《上林赋》 D.《七发》
8、标榜写史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是(D)。
A.班固 B.左丘明
C.孔丘 D.司马迁
9、汉乐府民歌中最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C)。
A.《陌上桑》    B.《东门行》
C.《孔雀东南飞》  D.《十五从军征》
10、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作品是(D)。
A.乐府歌辞    B.《孔雀东南飞》
C.郊庙歌辞    D.《古诗十九首》
11、“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是钟嵘《诗品》对(C)的评价。
A.曹操诗    B.刘桢诗
C.曹植诗    D.陶渊明诗
12、东晋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田园诗人是(A)。
A.陶渊明    B.谢灵运
C.庾信     D.鲍照
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千古流传的佳句出自(B)的作品。
A.李白    B.王勃
C.杜甫    D.王维
14、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的立意受到了(C)一诗的影响。
A.王维《山居秋暝》    B.杜甫《登高》
C.崔颢《黄鹤楼》     D.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5、“三吏三别”和《琵琶行》的作者分别是(B)。
A.白居易和元稹    B.杜甫和白居易
C.杜甫和元稹     D.李白和白居易
16、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用来描写(D)景色的。
A.春天的梨花    B.秋天的落木
C.江南的雨景    D.塞漠的雪景
1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流传千古的佳句是(A)。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8、“花间词人”之称是由于(C )。
A .这些词人常在花园里宴集作词
B.他们的词作多是咏花的内容
C .词集《花间集》而得名
D .这些词人自称为“花间派”
19、宋代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是(B)。
A.苏轼    B.黄庭坚
C.陆游    D.欧阳修
2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几句词出自(C)。
A.苏轼的《水调歌头》
B.周邦彦的《兰陵王·柳》
C.柳永的《雨霖铃》
D.李清照的《声声慢》
21、元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两位散曲作家是(C)。
A.关汉卿、王实甫    B.关汉卿、马致远
C.张可久、乔吉     D.马致远、睢景臣
2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是(C)中的名句。
A.《汉宫秋》    B.《牡丹亭》
C.《西厢记》    D.《窦娥冤》

三、名词解释
1、“春秋三传”:是指解释《春秋》的三部书。传为左丘明所作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榖梁赤的《榖梁传》。它们被认为是“传”(阐释)孔子的《春秋》一书的,所以称“春秋三传”。但实际上,《左传》只是借《春秋》的系年而独立创作的新史书,后二传倒确是发挥《春秋》的“微言大义”的。
2、寓言:是借助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阐明一定道理的文学体裁。先秦寓言故事主要保存于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是那一时代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古代智者留下的富贵精神遗产。
3、 楚辞:按其本义来说,“楚辞”是楚地歌辞的意思,是一种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新诗体。宋人黄伯思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词’。”(《校定楚词序》)作为文体来说,楚辞是由屈原在吸取楚地民间文学----“楚声”和“楚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新诗体,楚辞体又称骚体。作为文学作品的“楚辞”最初是指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人仿效这种体裁所创作的作品;后代人仿效楚辞体所写的作品也被称为楚辞。
4、 汉赋:赋是一种文体的名称。赋从楚辞发展而来,在汉代正式成立并盛行,经过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阶段,而文学史上“汉赋”的专称主要是指汉大赋。它的体制特点是篇幅宏大,结构巨丽,韵散间出,手法夸张。以铺陈叙事为主,内容多写宫苑、京都、田猎、歌舞的宫廷贵族生活,基本上是歌功颂德的文字,但于曲终奏雅,篇末致讽。
5 、乐府:乐府本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乐,是音乐;府,是官署;是官设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能是收集和编制歌词,配制乐谱。后来把它收集、编制的歌词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词”,简称“乐府”,这样它又是一种诗体的名称。
6、建安风骨:建安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辉煌的时代之一。“三曹”与“七子”等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民歌,反映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慷慨悲凉、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这种风格特色为后世作家所称道和推崇,并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对诗歌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
8、山水田园诗派: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为主要写作对象的诗派,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等。该派诗人多仕途失意,受佛道思想影响较深,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与隐逸生活,诗风清新流丽,常常表现出静谧恬淡的境界。
9、 边塞诗派:盛唐时期以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为写作对象的诗派,代表作家有岑参、高适等。该派诗人大多有边地生活的亲身经历,作品中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征战生活与征人离妇之情,表现出安边定远的豪情壮志和进取精神,风格奔放雄奇,激昂慷慨。
10、新乐府:新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它的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11、词:即合乐的歌词。本指一切可合乐歌唱的诗体,现指隋唐时代产生的、中唐以后流行、至宋繁荣的新诗体。
12 、豪放词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与婉约词派相对。它的主要特点是着创作视野广阔,气象恢弘,喜用诗文的手法与句法,不拘音律。风格雄健奔放,汪洋恣肆。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13、婉约词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与豪放词派相对。该派的创作题材较为狭窄,内容侧重于儿女风情和离愁别恨,结构深思缜密,清新绮丽,音律和谐,语言圆润,具有柔婉之美。代表作家有周邦彦、姜夔等。
14、杂剧:杂剧是北宋时期开始流行于北方的以滑稽调笑为内容、以北曲为形式特点的戏曲艺术。而元杂剧则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吸取宋金诸宫调的曲调组合方式而形成的成熟的戏剧样式。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