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0到1》到个人品牌的启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上班途中,在听《从0到1》,本书的精髓是一个反常识的观点: 竞争带不来创新,垄断才是创新之源。

本书的主要作者是“美国版支付宝”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尔,他告诉我们,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

具体来说,这本书告诉我们三个观点:

第一、经济学对市场竞争的鼓吹误导了创业者,竞争其实会扼杀创新;

第二、创业成功的标志是建立垄断,垄断才是达成从0到1的秘密,创新必须靠垄断;

第三、要想实现垄断,要避开主流的创业方法论,走完全相反的路。

第一点讲了竞争的坏处,竞争会让创新者眼里只有对手,为了赢而创业,不再为了价值而创业,这会扼杀创新。第二点讲了创新必须要靠垄断来实现,因为垄断能把创业者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解放出来,把精力真正用到创新上。这两点不是今天我想要表达的内容,下面分享一下我感兴趣的第三点,也是最实用的一点:怎样才能建立起垄断优势,实现创业成功?

彼得·蒂尔认为,垄断企业一般都有4个特点: 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品牌优势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首先说专利技术,就是说你的产品要比别人好很多,让别人没法通过简单的复制和你竞争。一般而言,你的产品必须比与它最相近的替代品好上10倍以上,才能拥有真正的垄断优势。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或者彻底改进一种已经存在的产品,让它10倍好,也可以避开竞争。

第二个是网络效应,就是你的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用的人越多,网络效应作用越大。比如微信。

第三个是规模经济,这一点强调的是企业的商业模式。一个好的初创企业,在刚一起步设计商业模式时,就应该考虑到以后的大规模发展潜能。可以选一个小市场切进去,但一定要找一个能向更大市场扩展的小市场,不然很快就会碰到天花板。还要考虑产品开发的边际成本,越低越好。对比明显的例子就是软件开发和传统饭店的经营。

第四个因素是品牌优势。这点好理解,比如苹果、华为,都在各自的领域拥有很强的品牌优势。但要注意的是,品牌优势,是建立在前三点的基础之上,有了产品实力的保障,会使品牌优势更加耀眼,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对市场的垄断。

以上四个要素,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以及品牌优势,就是打造垄断企业的秘密。而这个思路,完全可以借鉴用来打造个人品牌。

比如,个人品牌的定位要越聚焦越好,可以重度垂直,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宁可过小也不能大,理由很简单,在一个小市场里占主导地位比在大市场里要容易得多。先从小处着手,边干边迭代,慢慢打磨,先完成再完美,当有了10倍好的产品和一定的基础流量之后,再慢慢推向更大的市场,寻求裂变,形成规模效应,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 End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