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个体性和自我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知识是课程的核心要素,知识问题直接构成课程问题的基础。

公共知识是知识教育的起点或背景,但肯定不是重点或中心,个人知识的自主建构和有效发展才是知识教育的关键。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能够掌握、占有、内化、运用知识的人,知识一旦为受教育者所拥有,便具有了个体性和自我性。

实际上,每一个个体的认识都是独立和独特的,每一个个体对于公共知识的理解都具有独特性或个体性。换句话说,任何一种公共知识都会被赋予个体意识,任何一种公共知识都可以被转换为个人知识。用皮亚杰的话说,即是指外在的知识结构必须转换为个人内在逻辑结构和心理结构。

知识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将人类的文化转化为个体文化。而长期以来,由于学校教育中公共知识具有的强势地位,使知识教育片面地强调了共性而忽略了个性,公共知识不能转化为个人知识,共性的知识不能生成个性的智慧,受教育者的个体知识缺乏基本的生长条件,从而也就影响到他们的独立个性、自主人格、创造能力和精神生活的自由发展,个体知识内在的、自组织的、建构性的生长被抑制了、遮蔽了,不是个体在集体中凸显与涌现,而是在集体中隐藏与消逝。

鲁洁教授指出,知识寓于生命的载体和非生命的载体之中,生命的载体指掌握知识并具有相应智能的人,非生命的载体包括书本、电脑软件以及各种寓知识于其中的人造自然物。人类的知识必须不断地从物的非生命的载体向生命载体运动,将它返回到人自身上来,通过人的思考、探索、研究等活动将已有的知识激活起来,赋予它新的发展因子,创造出新的知识。因此,人是知识发展的生命源泉,没有人对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创新、增值就无从实现。

雅斯贝尔斯指出:“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唤醒,而不能像转让货物。”(《什么是教育》)知识教育的关键或者核心意义在于将外在的公共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个人知识,并将这种个人知识在实践或生活中不断地加以验证和运用。

个体知识视域下,教师的教学策略:一是创设情境,推动个体知识的创生。个体知识的生成必须由学生在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获得对事物新的理解,然后以个体独特的方式建构知识,而新的知识和经验的获取往往源自于情境,离不开某些特定情境的依托。二是提供支架,促使个体知识的建构。教学要走在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前面,结合当前学习主题,将学习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进行细分,并逐个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概念框架,启发并引导学生对问题做深入理解,最终达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后适时撤去支架,使学生牢固掌握内化建构知识的能力。三是合作对话,增进个体知识的共享。学生个体建构知识的形式,一则基于个体内部的建构活动而形成,二则学生个体在与其他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而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方式用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不同学生的理解是不同的,通过合作的形式以对话交流,进而共享,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而丰富。(18.11.16《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