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窃息壤与大禹治水何不同,给后人怎样的启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1-25

启示我们古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在有泥土地的地方,三合土的材料为:泥土、熟石灰、沙。泥土的含沙量多,则沙的量减少。熟石灰一般占30%,配好后,经分层夯实,具有一定强度和耐水性,多用于建筑物的基础或路面垫层。而这正是鲧用来建筑坝体,围堵洪水的方法。

《山海经·海内经》最后一段是鲧禹治水的故事: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不待帝命四个字很关键。伯鲧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尚书》《史记》里记载了大家都推荐他去治水。

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於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帝尧说:啊,四岳,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谁能帮我抗洪呢,大家都说鲧行。帝尧说:鲧自以为是,不行。四岳说:不行就怪了。试试就知道了。

帝尧于是听了四岳的话启用了鲧。九年也没能把洪水治住。天知道这九年帝尧是怎么难为伯鲧的。可能正是群众基础太好的原因,唐尧怕镇不住他,让伯鲧“功高震主”,所以处处难为他。息壤该给他用为什么又搞那么多审批程序,这边刁难一下,那边刁难一下的,不待帝命,其实就是老板对你不满意,反而将罪过推到你身上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