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提升护理管理能力,不妨春节读读这3本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作为一名基层护理者,在琐碎的日常事务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管理能力。而年轻的护士长常问我:姐姐,有什么好办法提升护理管理能力啊?

护理管理虽然是一个需要长期临床积累的过程,但如果有一些大师的指点,想必也能少走一些弯路。

在我自己的管理过程中,在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提升护理管理能力,并在工作这个场景中进行系统运用,提升科室护理质量这几方面,有幸读到了三本书,并且将它们推荐给大家,现在也推荐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阅读。

1、《护理管理案例精粹》 :跳出日常琐事读懂护理管理理论

年初读这本书时,心想案例书想必就是说说临床故事,然后指导下怎么做,然而这本书却打破了以往我对案例书的认识,它在实际操作层面指导前,从护理和管理学讲解了相关理论知识,事实是教导护理管理者不要被临床千头万绪的琐事所困,学会用科学的管理学理论指导管理框架,并整合护理工作涉及到的方法学,打开护理管理者的视野,提升护理管理能力。

全书44个临床护理管理故事贴近临床,贴近病人,临近实证。贯穿主线的有管理学四大原理(系统、人本、动态、效率原理);护理管理五项基本职能(计划、组织管理、领导、人力资源、控制等);当前我国护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岗位、绩效、文化、危机、信息、创新管理)。

每一章先简单概述管理定义,再讲故事,并提出问题,借由相关知识链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然后对此进行延伸和扩展。

案例22是护士排班,归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章节,题目是大家都关心的《令人头痛的春节值班》,通过讲述一民营医院神经外科春节排班面临:

1.病床使用率100%;

2.年轻护士占50%;

3.一级护理病人数量都在30人以上;

4.排班三班制;

5.老护士要求春节休假,新护士害怕值班,也要求春节休假,否则扬言辞职;

针对此案例,提出了三个管理问题:

1.该病房平均每天每病人需要的护理时数是多少?相当于全职人数多少人?

2.护理部是否应该制定春节期间的排班规定?应该照顾老护士还是新护士?

3.护理部如何评价护士长排班是否合理?

在知识链接上,对常见护理工作模式、排班原则、影响排班因素、护士排班周期、排班类型等进行了讲述。

案例分析里,回答了三个管理问题,比如对三种排班方案进行筛选后,选择了自我排班,并对实施中护士长的引导及最终的审核协调作了重点强调。

经验分享环节,不仅对不同排班模式如三班制、二班制、固定排班、弹性排班分别进行了阐述;更在护士排班决策支持系统上给护理管理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参考。

个人通过对该书的学习及其后的临床实践,在整分合原则、相对封闭原则、反馈机制、培训、动态原理的弹性原则、权变管理、非正式组织、团队建设的五个阶段、制度与人性化关系、情境领导、弹性排班、激励、职业生涯规划、控制的三个位点、护理质控指标、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护理文化实施艺术及方法、岗位分析、危机管理制度建设、护理科研创新方法及流程、专科护士培养、医护一体化等方面有了全新认识。

在2016里,针对该书学习内容进行了系统实践,并将实践体会写成了一系列管理文章进行了分享。

然而现在在碰到相关的管理困惑时,每一次重读此书,仍有新的感悟产生,就像一个人每次来到海边,总会拾到新的贝壳。

这是一本值得护理管理者反复读的不可多读的好书。

2、《 临床护理异常事件案例分析与预防 》:系统上理顺护理安全管理

最近几年,患者安全管理的思想开始被临床工作者广泛接受。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安全问题,通常是由多种连锁因素造成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所在的医院也开展了护理安全活动,对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进入了护士长日常事务,然而,如何创造非惩罚环境、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呈报、分析不良事件根因、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上仍有诸多疑惑。

全书共十四章,除第一章概述部分讲述了护理异常事件分类、报告系统以及案例分析方法外,其余十三章系统收集了194个案例,涉及到以下二类十三个方面:

1.身份识别、跌倒、用药失误、烧烫伤事件、伤害;

2.输血、手术、约束、管道、医疗设备设施、医院物理环境、其他护理异常;

每一章先讲述该章涉及的护理制度、原则以及错误导致的后果,在每一个案例里,先讲述事情经过,再进行分类,然后就直接原因和其他原因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并延伸出预防措施,对涉及的制度、规范均标有明确出处。

在第29个案例--手写医嘱与计算机医嘱录入医嘱不一致所致用药失误,提到事情经过的几个关键点:

1、医生错误将手写医嘱的“氢化泼尼松”计算机录入为“氢化可的松”;

2、以前一直使用“氢化可的松”;

3、第一日主班护士未发现医嘱问题、第一日临床护士执行时核对的手写医嘱,未错、第一日总查对时未发现医嘱问题,以致打印的第二日治疗单、巡视卡、瓶签药物错误;

4、第二日加药护士为第一日主班护士,未仔细核对治疗单、巡视卡、瓶签,仍按第一日核对的手写医嘱“氢化可的松”加药,输液药物未错、第二日总查对时未发现医嘱问题,以致打印的第三日治疗单、巡视卡、瓶签药物错误;

5、第三日加药护士按治疗单、巡视卡、瓶签药物“氢化泼尼松“加药给病人输入,输入药物错误、第三日总查对时发现医嘱问题,以致打印的第三日治疗单、巡视卡、瓶签药物错误;

在事件分类上,为可预防性临床护理不良事件;

针对该事件j进行分析,发现直接原因是:

1医生错误将手写的“氢化泼尼松“”计算机录入为“氢化可的松”;

其他原因有:

2改变药物未告知

3主班护士处理医嘱时未尽到查对职责、

4护士未能有效执行每日总查对制度、摆药配药时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原因时,在直接原因1中提到了《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四版)》医嘱护嘱执行制度;在2中提到了《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四版)》安全用药制度中静脉输注药物(液体)制度;在4中《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四版)》中提到《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四版)》查对制度;在5中提到“三查七对“;做到了有原因可查、有制度可依从;

纠正措施上,在病人现场情况处置(停药、评估用药伤害、沟通解释、上报等)、事件本身(组织讨论、记录)、培训(医生、护士)、药品管理(对“听似”、“看似”药品进行标示管理)几个方面进行了处理;

最后从预防措施上杜绝该行为的再次发生:

1、停用手写医嘱,医嘱直接输入计算机;

2、培训上落实关于医生职业素养、护士业务培训及制度考核、职业道德等;

3、对高危药品、听似、看似、一品多规药品进行标示管理;

我们科内针对该书涉及到的案例,在每日晨会上组织学习,比如在身份识别事件案例分析与预防:实习护生险些将30床患者液体输给25床患者、药物险输入另一位同音不同字的缓和体内、急诊抢救室内无名氏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用药失误:头孢曲松钠错发成头孢噻肟、贴错瓶签险致用药失误、输液后未签名致氨茶碱重复给药;护士未核对肌内注射药物剂量致多注射1.5倍药物、过期药液错误输入患儿体内;

医疗设施设备:静脉留置针套管断裂手术取出、注射泵速率异常;

沟通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与预防:恶语伤人、劝告比指令更有效、心急的家属、愤怒的患者、实习护生静脉穿刺不成功引起家属不满、用语不当惹纠纷、告知不足致家属要求减免床位费、换药等候时间过长导致护患发生摩擦、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反复哭闹突发呼吸心搏骤停;

在每月科内有护理不良事件呈报时,我总会翻看该书,时不时会得到更系统的管理办法,并在科内年度护理不良事件呈报时,整理出占80%左右的用药错误、仪器设备故障、沟通不良等案例,对照书中的管理进行总结分析,找出安全管理的提升空间,并在此针对此方面内容,科内护理人员分组进行学习后谈案例感受。

学无止境,只有学了再用,用了又学,才能不断提升临床护理安全管理能力,这就是《临床护理异常事件分析与预防》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3、《护理样本》:整体护理的最佳实践

在读到《护理样本》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当护理资源受限,比如地理、人力资源等,如何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服务模式,要经历怎样的蜕变,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的实践--《护理样本》给我提供了最佳的实践思路。

全书从七个方面:1、护理应考:三甲大考中的护理答卷;2、思想转弯:从洗头到洗脑;3、排班开路:从功能制到责任制;4、改革奠基:从人力资源到支持系统;5、护理落地:从分层培训到质量监督;6、长效机制:从岗位管理到绩效变革;7、护理再出发:从“一张床”到倒逼医生。在七个章节的讲述里,深入分析了这所地处高原边疆的医院,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将优质护理服务水平跻身国内第一方阵的三大原因:

1、院领导认识到位,高度重视: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在该院被提升到战略高度,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

2、医院管理者争取理解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找准了护理改革方向:将排班改革作为切入点。落实扁平化护士包干负责患者,紧抓岗位管理实施;

3、医院护理队伍良好执行力。

在该书第五章护理落地:从分层培训到质量监督中,有一个小节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那个小标题是-转向“以用为本”。

这节讲述了该院护士长刘赵仙担任专职培训主管来经历的挑战和变革。

在护理部提出的“以用为本”的培训理念下,要革除以往偏重理论讲解以及护理示教与临床实际脱节的弊端,立足护理岗位和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培训。

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以用为本”的培训更多地从示教室的模拟转到了床旁的实战演示和讲解,培训内容主要基于工作流程。护理部在2011年组织全院护士进行了6个专科疾病责任制整体护理流程培训,培训采用模拟患者与护士日常工作方式进行,在战术上选择单病种临床护理路径切入。

刘赵仙首先从一个科室挑选2~3个病种,逐一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然后逐渐扩大覆盖的科室范围,以期涵盖各科常见的5~10个病种。

并且以神经内科常见的脑梗死的优质护理路径为例,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个阶段,护士们每天要针对那些内容进行患者病情的评估,该执行哪些治疗处置措施,该在健康教育中向患者告知哪些内容,该完成哪些生活照顾的服务项目,该进行哪些康复指导事项,均条分缕析地加以列出,护士对照此优质护理路径表,对完成的项目打钩以备忘。

单病种临床护理路径针对疾病特点,通过强制性重复流程,有助于年轻护士迅速熟悉工作内容,避免人为疏忽遗漏工作内容和环节的可能,也为护士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指明了方向。这种通过流程细化和护士培训提供内容指南的思路也激发了各科室的模仿创新。

后来,我在科室医护每个月推行的应急演练中,立足科室实际诊疗水平,以二甲医院评审标准中提到的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高危新生儿的急诊服务流程为演练范本,根据我市关于这几大病种的抢急诊服务流程进行演练,每次演练完毕后进行点评,每年进行汇总,找出差距,为我科医护人员在抢救流程上的标准配合上搭建了实战框架。

正如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机构评价中心陈晓红所说,《护理样本》一书对玉溪市人民医院推行优质护理改革的历程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深入剖析,既有经验的提炼,也有教训的总结,正因如此,其护理改革的案例才更具有样本的借鉴意义。

春节即将来临,值班的护理管理者、不值班的护理管理者,如果对本文中提到的书感兴趣的话,不妨接下来的节休里,安安静静读一读书,追随老师们的足迹,品味护理管理的芬芳百态,在新的一年里实践进取,携手同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