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色,我的哈弗H9的顺风车生活体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07

顺风车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出行方式,把私家车闲置的座位资源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给出行时间路线相近的人,乘客分摊出行费用,一来车主油费负担得到分摊降低,而来乘客可以较出租车更优惠的价格获得快捷的出行体验,同时降低车辆空驶率来降低环境污染,其实是多赢的一种出行方式。

自从单位搬到江北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开车往返,偶尔有同事搭车。疫情是一方面,现在的出行路线人不多也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没坚持使用顺风车软件。最近闲来,觉得有必要再启用之前的APP了,毕竟上下班路上有人和你分摊费用,在如今有人称现在是“赚钱比吃屎还难”的时代,省钱就是赚,还不占用时间,何乐不为。

城市越来越堵 就会造成油耗升高 5座的大家伙每天只我一个人跑 未免有些浪费 找个顺路的顺风车乘客分摊一下 又环保又节约

最近的天一直阴雨不断 出租车越来越难坐 再加上本地出租车一到雨雪天就开始挑客 顺风车的机会反倒多了些

一天晚上江北小聚 10点多回来 居然还有顺路的乘客

说到顺风车,对于大九这个大家伙,这个账如何。我简单算了一下。 我们本地常用的两个APP,基本上都是按1.2-1.4元/公里的单价结合平台规划的路径里程计算出价格,基本上实际出行里程在12公里左右,加上其他的一些杂七杂八,每单基本都在20元左右。我长期通过一款APP记录油耗后统计出柴九的百公里油耗在10-12之间,也就是平均每公里在0.6元左右,12公里的油费基本在7.5元左右。粗粗算下来如果不考虑其他的,一单下来有基本还能剩下一半。当然这里没有考虑磨损、保险等,前几日做了个例行保养,费用核算下来大概每公里0.1元,反正顺风车的初衷不是让你盈利,只是分摊费用。(然而对于柴九来说,还是比同级别的汽油车更适合担当顺风车)。即便是接单收入不抵当天行程(比如你跑了20公里,顺风车只跑5公里),那毕竟还是省了一些油费。不要小看这点钱,积攒一段时间也是不少呢。

很多车友都看仪表盘显示的油耗 其实这款APP计算更准 好多车友也在用

油耗的高低 和交通状况 天气都有关系

看着这上面的数字不断变化 心里还是很开心滴

其实想找到一个和你时间路线相近的 并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

和出租车一样,当你接触的顺风车乘客越多,你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安静有礼貌的有之、把苹果手机遗忘在车上的有之、你和他友善沟通结果下车就给你差评的也有之……从接触顺风车第一名乘客到现在,总结归纳出来一条:就是——不要拉男乘客。倒不是异性相吸的原因,实在是和女乘客相比少了很多安静内敛,却多了一些破马张飞和五马长枪。当你听到他在车里高谈阔论吹牛掰的时候,我真想把车停在江桥上把他扔下去让他和松花江里的鱼虾们分享他的天马行空。

偶尔还会遇到拼单的

乘客的素质千差万别 所以很多事情要有言在先

素质是不分男女的 但总体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接女乘客 原因在后面 但有些女乘客 拉一次就够了

而女乘客们则显得很安静内敛,一上车基本上就是安静的玩手机或者打个盹直到目的地,有时候也会简单交谈几句,也是极有礼貌。本来我的顺风行程中是不允许乘客在车上吃东西的,有一天下班接了一个刚入职的小姑娘,估计是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上车后跟我商量说她忙了一中午没吃午饭,现在很饿,能不能让她在车上吃汉堡。对于这样有礼貌、尊重对方的乘客,我有什么理由拒绝。看她狼吞虎咽的吃完一个汉堡之后,我递给她一瓶水。说真的,似乎看到了当年刚刚入职的自己一样。相比之下,那些上车招呼都不打就掏出烟要点上、劝阻的时候还颇有微词的男乘客们,我宁愿空驶也不愿意搭载那些人乘车,毕竟我也是看人下菜碟。

8月末的一天晚上,在江北一处郊区和朋友小聚过后,大约9点钟,开始驾车往市区走,忽然想看看这里能不能有顺风车。刚刚发布行程,就有乘客主动询问是否方便接她们。看了一下还算顺路,就接了这单。乘客是附近温泉上车的两位年轻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上车后一路完美的到达了目的地,下车时仍习惯性的提醒一句不要忘了随身物品。待她们下车妥当关好门后我便开车回家,拐过街口,突然听到后排座位上有手机响,第一个反应就是乘客的手机落在车了上了,我把车子停到路边发现一部苹果11ProMax手机在坐垫下面,拿起来接通后是刚才下车的一个妈妈。不用犹豫,当然是要开车送回去。在小区门口,那位妈妈抱着孩子在等着我,送还手机时连忙道谢,小宝宝更是可爱,奶声奶气的说谢谢叔叔。 真没想到,以往经常广播里听到的出租车上捡手机的事情,居然在我的大九里发生了。

一天接的也是两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去商业区,路上四个人在聊着天,我在专心的开车,以至于大一点的小朋友叫我的时候我都没有反应过来,当我刚刚反应过来答应的时候,另一个更小的刚刚会说话的小朋友也突然用不太清晰的声音叫了我两声叔叔。小孩子叫我叔叔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孩子的妈妈却笑得停不下来,原来孩子刚刚会叫一些称谓,却从来没听她叫过“叔叔”,孩子的妈妈说这坐一次顺风车,孩子又学会说了一个词——叔叔

周末去车站送家人,顺便接个顺风车乘客。应该是返校的大学生吧,联系上了,估计15分钟左右能到停车场,等待间隙,拍几张顺风车时候的大九。

原来的地上停车场车位有限 脏乱差

新的停车场分南北广场两个,而且还是两层,干净整洁

车位充足 大九躲在柱子后面干嘛呢

手机的功能很强大了 能拍出很美的大九

这张拍的有点像模型

五门齐开 就是为了更好地通风

顺风车算不算网约车?

不过大九的顺风车生活也让很多不知道或者不了解大九的人近距离的接触感受一把大九。记得前年冬天在利民新区吃完饭回市区,顺路接上一个大哥,很有涵养。上车之后对国产汽车厂商也能造出这样一台像样的大车而感到高兴。而还有一个曾经的乘客,后来成了我们车友会的队友,后来再看到我时跟我说,他之前去试驾过,但试驾车只能跑那一段,后来坐到我的车做了十几公里,而且从车主口中了解到的远比销售讲解的要可信真实,所以,回去之后就定了。

随着大九的顺风车生活的不断继续,故事会越来越多,也许将来会有《大九的顺风车生活》系列。

报价大全

汽车之家报价报价大全

预约试驾

车家新车预约试驾

4S经销商

汽车之家4S店经销商

二手车

汽车之家二手车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车型大全购车计算销量排行新能源车新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