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不愿做汉武帝的丞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9-06
正是因为汉武帝的雄心壮志,必须把丞相的行政权力夺过来才能便于施展。而权利在于行政制度,汉武帝即位后开始改革行政制度。所以称汉武帝时期丞相为过渡!汉初时,丞相位极人臣,辅佐皇帝,总管政务,集决定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班固在《汉书•百官公卿表》就说:“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转自铁血社区/]刘屈氂是武帝庶兄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公孙贺死后,刘屈氂以涿郡太守的身份任左丞相,封彭城侯。同年秋,太子刘据因被巫师江充所谮,派人杀了江充,刘据又发兵入丞相府,刘屈氂其印慌忙逃跑。武帝对此很不满,让他平乱。刘据与刘屈氂两兵交战,死者数万,最后以刘据军败而告终,刘据逃到覆盎城门,司直田仁让太子逃出,刘屈氂想要斩田仁,但在御史大夫暴胜的劝告下,便放了田仁。武帝知道这事后,大怒,暴胜因惶恐而自杀。这事也就这样告一段落。第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刘屈氂送他渭桥,李广利希望刘屈氂请武帝立昌邑王为太子,昌邑王是李广利妹妹李妃的儿子,而李广利的女儿又是刘屈氂儿子的夫人,所以两人都想立昌邑王为太子。这时候,武帝严令治巫蛊,“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数有谴,使巫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有司调查,判为大逆不道,于是武帝下诏用厨车载刘屈氂游街,然后在东市斩腰,妻子被扎斩首在华阳街。李广利知道了这事后,就降了匈奴,李广利遭灭族。云彦曰:刘屈氂枉听暴胜言,释田仁,以至武帝大怒,幸不难与其也,而暴胜自杀。后屈氂又与贰师谋立昌邑王为太子,素外臣私预废立之事,不免于遭罪,而屈氂又遭郭穰阴告其所为,故亡矣。富民侯田千秋田千秋,又名车千秋。太子刘据为江充所谮败后,田千秋上奏为刘据讼冤,武帝才恍然大悟,于是立即召见田千秋,见拜田千秋体貌甚丽,非常欣赏他,再加听田千秋一番话后,拜田千秋为大鸿胪。刘屈氂死后,田千秋代刘屈氂为丞相,封为富民侯。田千秋为人敦厚有智,武帝连年查太子刘据的事,群臣都很惶恐,于是田千秋与御史、中二千石一同奏请武帝“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武帝认为有道理,就不再追查太子一事了,还感谢丞相、二千石等。后来武帝病重,田千秋与霍光、金日磾等人共受遗诏,辅少主即位,是为昭帝。田千秋虽为丞相,但政事都取决于大将军霍光,但田千秋还是“谨厚有重德”,所以并没有犯什么事。田千秋一共做了十二年丞相后,病死了,谥为定侯。云彦曰:田千秋无他材能术学,以上书言事故而数月居丞相之位。然其似石庆后谨,故得善终。千秋为丞相,能尽其责,亦不失于人,昭帝初即位,大将军光尝谓千秋“今光治内,君侯治外”,然千秋对曰“唯将军留意”,此皆其安保其位之因。[转自铁血社区]从以上十三位丞相看来,武帝即位初,丞相还是有一定实权。自公孙弘以后,数位丞相屡屡犯事,而又无能,才导致了丞相之权渐为九卿所代。而丞相稍有不谨慎,就有被诛杀的可能,而为人谨慎的丞相,又没有实权,所以才导致了后来丞相府“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的惨状。当然,这跟汉武帝自己的雄心也有关系,像汉武帝这样的皇帝,是决不允许权利掌握在别人手中的,田蚡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就这样,武帝确立了中外朝制度,一步步地将丞相的权力收回,完成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