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的角度,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焦虑症等,该如何调理养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从症状看,属更年期范畴,是常见的肝气郁滞,治疗时用理肝散(逍遥丸)合归脾汤;如从中医角度分析为阴虚阳亢。肾阴不足引起心火过盛,出现心悸不安、心烦失眠、抑郁、易怒、焦虑等。治疗方法滋肾阴、平心阳。如交替丸(黄连、肉桂);黄连阿胶汤等加减。

日常可用药膳辅助,常用的药材如:酸枣仁、茯苓、百合、莲子、桂圆肉、山药、黑豆、大枣等,互相搭配作为药膳调理效果更佳。

谢邀。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焦虑症这几种症状其实有多证型的,要对证治疗,而非仅凭 养生 可以解决。

首分虚实。

从实证说又分多种证型:比如上焦不治水泛高原,当水气凌心时会心悸不安的,这是因为心为脏中之阳,水饮为阴物,水饮凌浸心脏时导致心脏失去正常功能而心悸不安。再比如热扰心神,当内热时心脏失于常道,因心胞积热郁而不泄故感觉心烦,心主神,心受热而悸动自然无法安眠。此外,还有痰阻经隧,精神伤感导致心理忧郁恐惧,都导致心神不安心烦失眠。

从虚证来说又分多种证型,:如血不养心,心为血脏,大凡血虚之人,不能滋养心脏令其保持正常功能,当然心悸不安心烦失眠。如气虚者,气为血帅,血不自行赖气而行,如果气虚不达,血行即滞,且气为阳心为阳脏,心的律动正常与否主要受人体元气统摄,当元气不足虚损时,心气不足影响正常律动,当然会产生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等症状。还有肾气不足,阴火上炎,扰动心神不安,不能水火既济,所以感到心烦失眠也是常有之事。

这些症状出现时,已经不是 养生 ,而是而对证治疗,单纯想 养生 而不治疗,恐一时难以奏效。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

西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适当练习八段锦中“摇头摆尾去心火”和五禽戏的“猿戏”以及24节气导引 养生 “夏季节气的动作”。

2.不宜过度劳累,生活尽量规律。

3.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坚定信心,有助于康复。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

4.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

5.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做好急救准备。

小康最近老是有心悸,相信很多人都跟小康有过一样的症状,那心悸严重吗?日常要怎么调理?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

什么原因会产生心悸呢?
1.注意力过于集中

当人过度集中精神,专注于某一件事时,大脑的交叉神经兴奋性会增强,导致心搏量增加,神经敏感度增强,这些因素相互结合会引发心悸。

2.熬夜

熬夜是年轻人的常态,熬夜会导致心率过快,心跳加速,容易产生心慌心悸。患者需要调整好心态,遇到事情不要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心悸的缓解有积极作用。

3.体质差

身体较为虚弱的人,常常会出现心悸症状,比如更年期的女性,因为更年期女性容易神经衰弱,导致失眠多梦,心悸心慌,疲乏无力,这个阶段的女性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心悸严重的话是需要去看医生的,偶尔一次心悸那我们日常生活是可以调理的,通过 健康 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

1. 注意休息

心悸这种情况有时候会发生在我们体力透支的时候,少熬夜总是有好处的。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身体的各类器官也在做适当的休息,这样才能适应我们第二天的机能调节,那么,如果我们一直熬夜,第二天不仅会感觉很累,无精打采,同时,对我们各类器官也是非常的伤害,所以,要少熬夜。

2. 调整心态

积极的心态有利于消除心悸,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过度紧张、生气、喜悦、悲伤等等,要知道,这些极端的心态很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神经活动能力增强,从而导致我们心脏遭受损伤,这样是容易引起心悸的。

3. 及时休息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好!我是谭王页谭医生

单纯从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焦虑这些症状,很难准确的判断具体原因。

最少也要知道年龄和性别。

因为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性别发病有一定的规律。

如果单纯从调理和 养生 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给你一些建议,但是未必很准确。

心悸不安失眠首先考虑到心脏本身的问题。

可能会有心火旺、心阴不足、心血虚。。

如果是心火旺盛,往往舌头红,舌尖会有红赤甚至糜烂,心烦容易发怒等。

这样的情况,可以用莲子心少量泡水喝,祛心火这些症状可以减轻。

如果是舌头没有苔,舌头淡白,那就是心血不足,可以适当用些桂圆肉。

如果舌头红,少苔或者没有苔,有可能是心阴不足,有虚火。可以少用些西洋参、桂圆、麦冬泡水喝。

但是也有可以能是肝火旺导致。

也有可能是肾水不足,心肾不交导致的。。。

原因比较多,不能够一一讲完。

给一个比较安排的方法

按摩内关、太冲和涌泉穴。

每天顺时针按摩,有一定的效果。

最后,祝愿你早日恢复 健康 !

从任何一个中西医的角度来看,是需要改变一下好的生活习惯的时候了。信号告诉我们,心脏的负荷重了,里面的核心动力不足了,需要加油或者大检修了。这跟保养一部 汽车 没啥两样。不一定需要高深莫测听不懂的话语,该需要增加营养 ,该需要停下脚步休息 ,改变一切忙碌得节奏。只需小半年回归适合天人合一的《黄帝内经》生活轨道,学习西方的最朴实的每日科学饮食。一定会回归到正常的符合生理发展进程的身体状态。我们还是可以蹦哒好久。再续辉煌。。。[呲牙][呲牙]本人就是这样的过来的。。当然,您需先做各方面的确认,您的心脏没有到达器质性的病变哈!

中医不是万能的,中医 养生 调理亚 健康 可以,但不能治病。引起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焦虑症的身体原因很多,用中医理论也能作出各种推测和解释,可是单凭题中这几个症状,根本无法作出准确诊断。这些症状,通常由病引起,比如甲亢、甲减、反流性食管炎,也就是说,你的身体很有可能有病。

不知病根,妄图通过中医 养生 来解决问题,这种意识非常危险,会把轻病拖成重病。到那时,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

所以,要是出现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焦虑等症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排查疾病,找出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切勿胡乱 养生 。有些疾病单靠中医的望闻问切无法诊断出来,一定要通过仪器化验血液才能得出结果。

有些人容易发生心烦口燥、潮热盗汗、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或者伴有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腰酸腿软等,很多是属于肾阴亏虚,肝肾阴虚,虚火内盛,阴虚内热,肾阴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导致出现的症状,可称之为心肾不交。

因为伴有肝肾阴虚的问题,所以容易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腰酸腿软,耳鸣等现象。

中医治疗滋阴降火、滋补肝肾、交通心肾、清心降火安神为主,临床上可以使用黄连阿胶汤,有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的功效。

还有另外一个方子,天王补心丸也有滋阴降火、宁心安神的功效,适合阴液不足、心火亢盛所导致的上述症状,也有中成药可以选择,比较方便。

除此之外注意固护肾阴,避免耗损过度,比如不要运动过多,出汗过度,避免熬夜劳累伤身体,不要情绪过急动火,暴躁发怒,避免辛辣饮食,保持心态平和。

日常生活中少吃辛辣肥腥之品,以清淡滋润养阴的为主,可以使用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生地熟地、莲子、百合、枣仁、柏子仁、白木耳、蜂蜜等食材,进行调养治疗。

心火旺引起的失眠主要特征有心烦不安、口舌生疮、苔黄、脉滑或数,临床调理的重点在于清心火,针灸治疗可刺内关、神门等穴,或进行放血治疗,另外也可选择刮痧、拔罐、按摩等方法来清心火,日常多食用莲子、黄瓜、萝卜等清火食物对于心火的清除也有一定作用;除此之外,心火旺患者需要保持情绪舒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达到降心火的功效。

不太清楚中医调理。
相似回答